(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世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各项事业发生深刻转变。作为传承历史、记录当下的重要一环,档案事业面临着与科技并轨的时代挑战。虽然“数字档案”、“智慧档案”等新概念不断提出,但历史档案如何借助现代科技实现便捷利用始终是信息时代下推进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第一步。作为承载着高校百余年文化积淀的重要宝库,高校档案馆不仅保存着一所学府自建立以来的历史印迹,还记录着这所学府一路走来的教育成就。为了更好地展现档案的文化价值、不断提升档案馆对校园师生的服务水平,利用信息科技促使档案管理科学化成为当前各高校档案馆的工作重点。当然,对建校历史相对悠久的高等学府而言,传统档案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首要条件就是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初步实现。
作为记录一所大学建立、发展及演变历程的原始载体,高校历史档案记载着高等学府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变迁轨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然而,受存放年代时间久远、纸质载体容易损坏和档案保存条件标准不高等因素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档案馆收藏保存的历史档案都出现了字迹模糊不清、纸张损伤严重、部分污浊浸染等危机状况,因此,高校传统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将传统历史档案通过数字扫描方法转化为虚拟的电子文件形式,实现档案管理系统平台上的数字化利用与储存,是解决当前高校档案馆历史档案存储危机的重要方法,也对高校档案馆的三个主体——档案本体、档案利用者和档案工作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高校档案馆开展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从档案本体上看,有利于重新整理和修复保存状况不佳的档案,延长历史档案实体的物理寿命,保护原始档案本体,同时电子阅览的利用方式可以减少档案实体出库、翻阅和复制的次数,减少利用中的人为损伤,实现档案资源的可持续存储与利用。从档案利用者来看,当历史档案实现数字化后,利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数字在线方式获取历史档案资源,同一份档案可以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被不同的利用者阅览,有利于档案利用者更加高效便捷地查用档案资源,减少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与限制。从档案工作者视角出发,有利于高校档案馆转变以往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方式,实现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智能化的查阅服务和信息化的资源开发。此外,历史档案数字化也意味着档案管理由传统的实体库房管理向现代的虚拟数字管理转变,数据安全和异地备份的便捷性要远远高于实体档案的保管程序,节约了人力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自然灾害对档案实体存储的潜在威胁。
作为中国建校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北京大学已经走过了从晚清到新中国一百二十余年的光辉岁月,保存着数量庞大的档案资源。本文所指的北大馆藏历史档案仅指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的档案资源。为便于分类管理和检索查阅,北京大学档案馆在初期整理时将1949年以前的历史档案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隶属学校原则做了详细分类,设有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大学、日伪占领时期的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六大类,约五千余卷文书、部分学生学籍卡片和一百多卷老照片。这批历史档案资料生动地反映了北京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从最初创建到后续发展的变迁历程,也记录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收藏纪念和保管利用价值。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储存条件的有限,很多历史档案的保存状况不甚乐观。一方面是因部分自然原因造成的历史档案本体出现了纸张脆弱、字迹褪色、边角缺损、水印加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北大档案馆馆藏的历史档案几乎全部对校内外利用者开放,来馆查阅档案资料的人数和次数逐年递增,频繁调阅原档致使档案本体的损坏程度大大提高,一些档案原件因多次借阅出现了纸张撕裂、字迹污浊等情况,给其持久保管和后续利用造成了困难。此外,因部分档案在初次整理时存在纸张错位、排序混乱、编码错误和装订不规范等情形,实体档案的有序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尽快解决历史档案的实际问题,更好地保护珍贵的档案资源,21世纪初期,北京大学档案馆从历史档案数字化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性的档案管理方法。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结合历史档案的利用情况,北大档案馆最初的数字化工作主要集中在利用率高、复制需求多的历史档案上,特别是用于大、小型展览或图书出版的文书和照片,如重要领导人和名家学者的手迹题词、《钦定大学堂章程》等教学管理类珍稀文书以及晚清民国时期的学校试题与课卷等。作为北大档案馆的镇馆珍品,这些档案记录了北大建立之初的光辉岁月,见证了一批优秀教育家和著名学者的诞生,也反映了近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借助北京大学校史展览和图集出版的契机,北大档案馆首先对历史档案中的珍品进行了高分辨率、高标准化的数字扫描和图像储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珍稀历史档案在实际保管中的危机。但是,由于仅依靠馆内个别馆员的微弱力量,初期的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进程十分缓慢,往往是用什么、扫什么、存什么,没有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或是提出明确的进度要求。同时,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融入居民生活与社会工作,越来越多的利用者不再满足于档案馆提供的纸质档案复印件,提出了拷贝电子文件或原始档案扫描件的需求,但北大档案馆数字扫描的工作量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利用需求,多次借阅、复印和扫描原档也加深了档案本身的损坏程度,开展馆藏历史档案整体性数字化工程迫在眉睫。
为了全面保护和修缮珍稀历史档案,为校内外利用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检索阅档服务,满足大多数人对北大历史档案的利用需求,北京大学档案馆于2018年先后启动历史档案整体性数字化工程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两大项目,致力于构建一套依托数字技术、安全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源长久无损利用存储体系。历史档案整体性数字化工程主要采取内部修整、外包扫描的方式展开工作,在历史档案数字扫描外包给数字技术公司操作的同时,配有档案专业人员进行破损档案的整理修缮和扫描查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工作的开展则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以改善旧系统弊病、升级系统功能为基本目的,有利于北大档案馆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与服务方式,为在线远程数字查档服务的实现提供相对可靠的信息化平台。
按照国家档案局2017年颁布的DA/T31-2017《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相关规定,纸质档案数字化的主要流程包括数字化前处理、目录数据库建立、档案扫描、图像处理、数据挂接、数字化成果验收与移交等。总结来说,整个数字化工作大体分为前期原始档案统计与整理、中期纸质档案扫描与加工和后期档案数据储存与备份三个主要阶段。依照档案数字化规范的专业指导,结合馆藏历史档案的实际特点,北京大学档案馆主要采取了内外结合方式开展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数字化前的历史档案梳理统计和数字化后的档案数据安全备份两个阶段由馆内工作人员负责,而纸质历史档案的扫描与数字加工外包给数字技术公司操作,同时辅以馆内专业人员的监督。这种内外结合的工作模式,既可以保证历史档案数字化过程的专业性和有序性,又可以减轻因档案馆人力不足带来的效率低下。具体来看,北大档案馆的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如下:
3.1.1 历史档案统计整理阶段
北大档案馆所藏历史档案时间跨度大、保存数量多,在对纸质档案实施数字扫描前,首先需要专业馆员确定历史档案的扫描范围和顺序,制定以学期为时间单位的扫描计划。据统计,北大档案馆藏有从清光绪年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约5000余卷历史档案,虽然这批档案的部分珍品已经过数字化处理,但是并未完整有序地挂接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一些扫描件还存在图像质量不一致、保存格式不标准,甚至文件缺页不完整的情况。针对这些实际问题,馆内工作人员先对所有馆藏历史档案进行了摸底检查,对档案的形成时间、保存质量、保管期限、已扫文件等多项内容做了基础统计,同时核对了已扫描案卷的数字化质量和未扫描案卷的具体数量,为确定扫描范围和制定扫描计划做好基础准备。
考虑到历史档案当前的保存状况和校内外利用者的实时需求,北大档案馆制定了“由远及近,先急后缓,珍品优先”的历史档案全面数字化原则,即按照时间顺序,从清光绪年间的文书档案开始对全部历史档案进行扫描,同时将利用者使用频率较高的档案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高的珍品档案排在数字化的优先位置。这种规范性的扫描顺序和数字化原则一方面缓解了原始档案纸张日渐脆化的危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尽早用数字化的电子文件取代档案原件,减少人为查阅原档造成的档案损伤,同时不耽误珍品档案的复制件制作和展出。
为了在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地完成数字化项目,北大档案馆制定了以学期为时间单位的详细扫描计划。不同于国家、地方各级档案局(馆)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高校档案馆存在着寒、暑假轮休的特殊情况,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期时间高效完成数字化任务是每一所学校档案馆需要考虑的。为此,北大档案馆遵循“档案不出馆、专人负责”的原则,要求数字技术公司进驻馆内开展数字扫描工作,并安排专职老师负责监管历史档案从出库、拆订、扫描、装订到归还的整个数字化过程,有效地保证了实体档案的有序借还和历史档案的数据安全。
3.1.2 纸质档案扫描加工阶段
按照DA/T68-2017《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中有关档案数字化服务的规定,北大档案馆与专业化数字技术公司签订了档案数字扫描外包服务协议,要求其工作人员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进驻北大档案馆开展数字扫描工作,严禁任何档案资源或数字化成果外流。同时,为了保证档案资源出入库房的安全性和数字扫描的流畅性,档案馆制定了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管理制度,为数字化公司提供了专门的工作场地,并配备专业老师负责整个扫描加工流程的监督指导。为了提高数字化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整理造成的二次损伤,加之前期历史档案整理状况较好,北大档案馆将档案的整理修缮与数字扫描放在同一阶段同步展开。因此,不完全依照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国家规定,北大档案馆的纸质档案扫描加工阶段包括了档案库房借出、核对案卷数量、办理登记手续、档案拆卷整理、破损档案修补、纸质数字扫描、扫描数据统计、数字图像处理、扫描原文挂接、拆卷档案装订和档案归还库房共十一个主要环节,每一环节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从工作流程上看,首先,负责数字化管理的老师从库房借出当天用于扫描的历史档案,核对案卷档号、卷内文件数量,办理借出登记手续。其次,将借出档案运送至馆内数字扫描工作区,对历史档案进行拆卷处理,仔细核查档案编页、整理情况,有需要进行页号重编或纸张调整的地方及时修正。特别是要慎重处理粘连、断裂、褶皱或污损的档案原件,合理处置空白页、重复件、不规则幅面和不同材质等特殊情况。对破损程度较为严重的档案,依照DA/T25-2000《档案修裱技术规范》的要求,优先实施技术修复和装裱,以达到档案可扫描的质量标准并延长其保存寿命。再次,外包数字化人员按照既定格式、技术要求对纸质历史档案进行数字扫描,管理老师对每卷档案的扫描数量进行实时统计,特别是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不一致的情况要特别标记,以便后续统一修改。最后,整卷档案扫描完毕后,外包人员将扫描图像与档案原件逐一核对,在核验扫描质量的同时,对大幅分扫或小幅合扫的图像进行拼接或剪裁处理,达到每一页档案原文与每一张扫描图像一一对应,并用数字化专设账号将扫描图像挂接至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案卷目录与数字图像关联。管理老师按原有装裱方式重新装订拆卷档案,并于当天将借出的历史档案归还至库房。
图1 北京大学档案馆《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流程图》
为保证历史档案实体安全,北大档案馆要求从库房借出用于扫描的历史档案必须当日归还,因此需要管理老师大致估算数字技术公司外包人员每天工作量,遵循“少借多次”原则,合理借出档案原件。同时,除将扫描的数字图像挂接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外,数字化公司还需向技术办公室提交当日全部扫描文件,保证后续安全备份和再次核验。此外,管理老师还承担着以周为单位向技术办提交档案扫描工作量统计记录和页码重编等问题备注记录的任务,以便后续系统信息修改和数字档案运维。
3.1.3 档案数据安全备份阶段
北大档案馆技术办公室负责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的后期流程,包括图像质量抽检、本地数据储存、异地安全备份、系统数据库运维和确保载体安全等多项内容。依托于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初步完成,北大档案馆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的基础上,将对全部历史档案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一方面对所有图像进行质量抽检,防止出现档案原文漏扫、错扫、多扫、错挂等问题。另一方面,针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部分历史档案案卷条目的错误标注,技术办老师需定期修改维护。此外,在确保所有扫描档案原文已挂接系统后,技术办老师还需要对所有检验合格的电子元数据和数字扫描件进行多层级备份,包括本地数据库存储、本地服务器备份和异地安全备份等,做好历次备份记录,定时检查备份质量和载体安全。
除了重视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整体工作流程,每一环节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也是顺利实现档案数字化、延续资源利用的工作重点。在数字扫描过程中,无论是扫描仪器、存储载体等硬件设备,还是色彩模式、扫描分辨率或图像存储格式等软性规定,均需要设定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每一环节的技术要求都尽可能符合长期保存和持续利用的条件,才能避免因历史档案实体出库借阅造成的二次损伤,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利用。在项目实施的过渡阶段,因利用目的不尽相同,历史档案数字扫描的技术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数字扫描工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数字化项目为基础的大批量整体性扫描,二是为满足利用者扫描需求的小范围实时性扫描。
3.2.1 历史档案的整体性扫描
专业历史档案的数字扫描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扫描设备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对档案实体破坏性小、操作效果好的扫描仪,以大幅面、可折叠的平板式扫描仪为主,这种扫描仪既可以隔绝光照、微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可以起到轻微按压褶皱纸质档案的功效。扫描色彩模式和分辨率方面,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档案原貌,北大档案馆采用了全部色彩的专业扫描模式,将扫描分辨率设置在最低600dpi。对具有特殊意义或重要文化价值的馆藏档案珍品,其分辨率将提升到最高1200dpi,如名人手迹、题词、晚清任命文书等。扫描分辨率的提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描速度和存储空间,但是对具有特殊价值或利用要求较高的档案珍品而言,一次高质量的数字扫描要比多次低质量利用的效果更好。扫描工作者还需根据纸张材质、色彩、薄厚程度等设置合理的黑白对比度、彩色度和扫描幅面范围等。
存储格式也是影响历史档案扫描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尽量避免历史档案出现二次扫描的情况,考虑到数字图像的长期保存性质和多重利用目的,北大档案馆选择以TIFF格式作为历史档案扫描件的基本存储格式。这种格式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或压缩,清晰度高,软件兼容性宽泛,具有较好的存储条件。但是,分辨率越高、清晰度越好的存储格式所占容量空间越大,不适宜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挂接使用,因此,在历史档案初步完成数字化后,档案馆还需要对扫描的数字图像进行两次格式转换。一次是将TIFF格式转换为JPG格式上传挂接到档案管理系统中,作为馆藏应用和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检索、浏览和下载使用的标准格式;另一次是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JPG格式向添加水印的PDF格式的转换,作为利用者获取档案电子资源的输出格式。扫描文件命名上,北大档案馆以“档号+题名”和“档号+序号”的形式建立案卷文件夹,命名卷内图片,每一页历史档案对应一张图像文件。此外,在图像文件上传挂接到系统前,要对部分幅面过大或分幅扫描的多幅数字图像进行技术性拼接处理,并按照利用者的浏览舒适度合理调整图像方向。
3.2.2 利用需要的实时性扫描
在档案数字化未完成阶段,尚未扫描的历史档案仍处于可查阅状况,北大档案馆面临着利用者的实时性扫描需求问题。目前,利用者临时扫描暂由馆内技术办老师负责,数字扫描的技术要求也相对降低,依据不同的利用目的适度设定。如:对于部分院系举办院庆活动时提出的学籍首页复制件制作的低质扫描需求,档案馆设定了以办公模式为主、300dpi分辨率为限、JPG为输出格式的技术要求;而对于校史馆提出的校史展览图片复制的高质扫描需求,技术要求则设定为专业模式、600dpi分辨率和TIFF输出格式。由于这种扫描类型的数字图像多为一次性应用文件,缺少长期保存和持续利用的价值,也不便于历史档案资源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有序挂接,因此,利用目的不同是衡量技术要求设定、影响扫描时效的最重要因素。
以历史档案数字化为起点,借助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更新的契机,北京大学努力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在线服务的数字档案检索与利用信息资源平台,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北大珍稀历史档案的智能检索和优化利用。当然,信息平台的搭建仅依靠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和管理系统的简单更新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结合实际利用情况适时调整平台架构,设定符合档案管理规范的开放权限,制定满足利用者需求的系统流程,是北大档案馆需要继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从利用情况来看,北大档案馆所藏历史档案主要为学校用户和校外用户两类利用者服务。服务用户的分类和利用目的的不同,要求北大档案馆在搭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时需充分考虑用户权限设定和利用流程设置,针对不同利用者提出的不同需求,在自助式目录检索的查档申请一体化流程基础上,制定相对个性化的服务程序。当然,除了搭建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档案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也是北大档案馆适应信息时代发展、建设智能化档案馆的努力方向。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实现,需要匹配相应的阅览方式,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将为历史档案的查询、检索和浏览提供基本的载体平台。只有依托于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数字化的历史档案才能真正实现在线阅览和智能化应用。而自助式查档服务的推行,可以有效地解决馆内人力不足造成的查档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为科技化的档案管理和人性化的档案服务指明新的发展方向。
按照北京大学档案馆历史档案数字化工程的既定计划,目前馆内数字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外包公司的引入保证了实际操作的人力充足,专业馆员的参与增强了档案数字化的专业性和有序性。但是,对比以往的工作状态,当前的工作效率和日工作量只是基本达到最初设想,内外结合式的工作方法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改进效果,日常的数字化扫描过程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进度缓慢、成果不突出的问题,仍有值得反思之处。
4.1.1 政策层面:历史档案数字化政策、资金不到位
身处在新时代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边缘,历史档案数字化未能获得学校的足够重视和充分认可,如北京大学在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上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工作场地又相对有限,无法启动大规模、高速度的数字扫描工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未列入北大数字校园建设的工作范畴,不能与学校OA办公、教务学籍系统等实现良好对接,给未来的档案收集和利用带来了困难。北大档案馆在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制度建设上也存在着欠缺,单纯依靠国家档案局出台的《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作为工作指导,缺少具有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制度建设;在项目施行过程中,检索利用与数字扫描的工作流程存在交叉现象,未能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流程规范。此外,历史档案电子数据资源的存储、备份和异地保存等工作也缺少专业性的指导,亟待北大档案馆根据实际工作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4.1.2 管理层面:档案馆各科室之间缺乏统筹管理
根据档案业务流程,北京大学档案馆设立了管理利用、收集指导和技术编研三个业务科室,原则上三个科室都有必要参与这一项目,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以技术办为主的倾斜情况。收集办基本上未参与项目,利用办只负责管理历史档案的出入库部分,从整理修复到数字扫描、从图像处理到验收挂接的其他所有流程都归技术办负责,项目分工的差异造成各科室之间交流缺乏,工作节奏和工作状态也大为不同。在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北大档案馆未能统筹管理整个工作流程,项目所涉及的各科室之间缺乏统一协调,责任分工不明确,历史档案在检索利用和数字扫描上还存在着重复需求的问题,工作冲突时常发生,档案信息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数量和质量。
4.1.3 专业层面:档案数字化专业人才短缺
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求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精通档案、历史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前提是档案按照一定要求有序整理,对破损档案进行及时性修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工作准则,这需要相对专业的档案学知识作指导;在数字化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数字扫描流程、图像处理、原文挂接、数据更新和多层备份进行实时监管,必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历史档案数字化检索利用的实现,还涉及档案内容补充著录、关键词抓取等工作,需要有专业历史知识背景的人辅助完成。北大档案馆将扫描工作外包给数字技术公司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档案馆实操人员不足的问题,但是在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专业人才配置上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只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修裱老师加以监管,整个工作缺乏档案专业指导和数字技术支撑。特别是在档案数字扫描后的检查验收和补充著录阶段,无法满足项目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要求,给后续档案利用造成困难。
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的启动是北京大学档案馆参与数字校园建设迈出的第一步,无论是对北大档案馆的未来发展,还是对北大校园信息建设的辅助推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北大档案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当前数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2.1 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与规范,积极寻求学校资金支持
针对历史档案数字化制度体系不健全问题,北大档案馆应以国家档案局出台的相关规定为蓝本,拟定切实符合北大档案实际特点和高校档案馆发展路径的规章制度,建立历史档案数字化扫描流程、技术标准、数据储存备份等工作规范,制定严格的数字化外包公司及工作人员管理与保密制度。档案数字化基本实现后,设立高校数字档案利用制度,执行严格的电子档案登记、审批、查阅和复制手续,为馆藏档案数据资源的安全存储和规范利用提供可行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时,北大档案馆应将历史档案数字化放在全馆工作突出位置,切实让学校领导从理念上高度重视档案事业,感受历史档案数字化和档案利用智能化给学校发展和数字校园建设带来的重要价值,提高学校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档案馆内部要合理分配学校下拨项目资金,设置数字化专项经费。
4.2.2 合理调整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分工,权责明确,统筹管理
合理调整项目分工是解决当前北大档案馆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难题的另一重要方法。因项目职责不明确,项目分工不合理,馆内多数老师对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态度不一,积极性不强,真正承担此项工作的老师又因工作任务繁重难以兼顾,这就造成了项目监管不到位、数字化进度缓慢的困难状况。只有馆领导从全馆整体工作视角出发,合理调整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分工,从各科室抽调部分人员组成专门的数字化小组,明确职责到各科室负责人,统筹管理整个数字化工作流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已经暴露的各种问题,不断调动全馆开展历史档案数字化的积极性。
4.2.3 设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复合型档案管理团队
专业人才缺失是影响历史档案数字化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原因。为此,北大档案馆应当开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组织馆员开展档案学、历史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和历史档案修复、装裱等技能培训,加强与其他高校档案馆的馆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学习其他档案部门的成熟理念和先进办法。设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学习奖励机制,鼓励外出经验学习和档案培训,鼓励馆员开展历史档案数字化头脑风暴座谈会,加强馆员之间的专业理论交流和业务信息沟通逐步建立起多学科背景、多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档案管理团队。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不仅作用于历史档案数字化项目的全过程,还将有助于推进北京大学未来科技化、智能化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