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军 惠伟
摘要:基于提高公路施工和养护管理水平的目的,围绕此课题,做简单的论述,提出管理策略和方法,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根据施工和养护管理实践总结,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助力公路施工和养护管理一体化,保障公路高性能水平运行,为使用者提供优质且安全的通行服务。
关键词:公路工程;技术管理;公路养护
现阶段,公路建设养护运行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从施工环节做好严格把控,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养护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公路高水平运行,延长运行寿命,降低养护成本。面对管理新形势,积极创新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的方式方法,保障公路价值的实现。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公路作为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们出行和货运的主要选择。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带动着公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同时公路养护量也不断增加。现阶段,公路施工和养护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施工技术管理和养护优化策略,助力公路持续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策略总结
2.1 做好技术应用准备
公路施工作业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涉及到多个专业核工程,因此为保障施工作业有序开展,要注重做好前期技术应用准备。首先,要做好地质勘测。掌握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等相关资料和信息,为工程施工技术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选择适宜适当的技术。每个公路的情况不同,要结合实际来选择的施工作业方法。例如,遇到软土地基情况时,通过现场分析选择强行法或者置换法等来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到公路建设的要求和标准,进而实现对质量的把控。最后,要做好施工技术应用所需要的物资组织工作。根据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等,进行前期准备,做好认真检查,严格把握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与性能[1]。
2.2 制定完善的技术应用管理制度
目前,公路施工作业中积极引入各类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等,使得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出现很大的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要从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制度角度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管控制度,为技术应用质量把控提供依据和规范,实现对技术应用全过程的高效管控,确保技术应用到位,达到应用的要求。技术应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结合采用的技术和工艺特点,做好技术应用常见问题的分析,提出优化和完善措施,交代给施工作业全体人员,使其能够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减少技术问题的出现。
2.3 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目前来说,公路施工和养护管理实践中,BIM技术的应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施工环节发挥BIM技术的优势,通过碰撞检测以及公路施工模拟分析,对整个项目建造过程进行模拟,开展碰撞分析,能够事前发现公路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进行施工方案的优化,进而减少公路施工环节出现的设计变更,提高资源利用率。除此之外,还可以依托BIM技术以及公路工程信息系统,助力工程造价以及材料采购等管理工作的开展,实现动态化精准化管理。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公路运营养护环节,利用BIM数据库存储的数据信息,可以根据工程前期施工的参数和信息,结合当前公路运行的数据信息,开展分析和研判,为运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促使养护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并且对养护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过程化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2.4 强化施工现场的管控
公路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必须要注重围绕施工现场,采取各项措施,认真落实技术应用质量把控工作。组织技术应用管理小组,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力资源,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与检查。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制度,针对采用的技术重难点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底,而使其能够掌握关键点和重要的把控点,实现对公路施工质量的把控[2]。
三、公路养护管理的优化方法
3.1 智慧养护
目前提倡的智慧养护方法,其基于公路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运用IT技术手段,贯穿精细化管理理念,实现对人员和业务以及技术等资源的整合,实现养护全过程、智能化、主动式以及预防性管理,推动着公路养护发展变革。采取智慧养护方法,通过构建智慧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依托物联网技術和云计算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实现多种技术的结合应用。开发的管理功能模块,比如公路巡查管理功能模块、养护成本管理模块以及养护质量管理模块等,利用互联网+公路养护平台或者信息化系统,借助GPS和车载传感器等,实现对公路的智慧化养护管理,提高养护工作的精细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减少养护成本,提高养护工作效率。智慧养护的实现,需要依托工程信息,比如路段信息和桥梁建设信息等,为后续的养护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开发的巡查管理功能模块,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理念,落实养护管理工作。养护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可以获得巡查作业任务,同时进行相关信息上报,比如公路养护巡查病害信息。基于巡查管理功能模块,实现养护工作的闭环信息化管理,提高养护管理效益水平。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说,可以实现生产养护记录,并且实施统一管理以及分级责任落实制度。对采集的道路以及桥梁病害信息等,进行动态化分析以及处理,能够掌握病害发生情况,为后续的养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除此之外,还支持机械材料管理和人员管理。依托GIS技术和GPS技术等,提高养护工程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利用养护信息化系统,开展日常巡查和养护工作,能够对公路信息进行实时传递,提高工作效率。
3.2 预防性养护
根据公路养护发展现状分析,预防性养护为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贯彻预防性理念,采取养护管理措施。养护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例如微表处养护技术等,解决存在的中小问题,防止病害继续发展,引发严重的后果进行大修,减少养护成本。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要结合公路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手段,辅助养护工程的开展,高质量落实公路问题的处理[3]。
3.3 养护集约化施工
从养护管理的发展前沿分析,“最多养一次”为主要目标,各个企业积极探索有效的养护模式和方法,力求提高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以某养护公司为例,贯彻业务集约、资源共享以及管理高效的理念,推广应用集中养护、分级管理模式。例如,在养护工作中除进行超薄磨耗层罩面养护外,还同步完成隧道清洗和绿化修建以及伸缩缝清理等相关工作。集约化施工作业中,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晰管理职责;组建管理机构负责执行落实,实现各部门分块协作。集约化施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保障养护工程高质量落实。打造高效一体化公路养护模式,面向群众的需求和工程养护要求,采取集约化施工方式,能够减少涉路施工总体封道时间30%以上,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养护施工管理模式和方法的不断优化,将会继续推动养护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与养护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对保障工程价值和效益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中结合实践,提出通过制度完善、养护模式优化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等方式,提高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华启明.公路施工养护技术管理及防治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22+124.
[2]刘默.关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5):190+192.
[3]戴康虎.试分析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J].农家参谋,2020(0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