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玺 赵勇志
摘要:地铁广播系统能够在地铁运行时向乘客传递正确的公告信息,当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时广播系统还可向乘客及工作人员及时传递危险信号,从而使群众能够尽快疏散,将人员伤亡概率有效降低。这种高质量的服务能够帮助地铁管理及维护人员对地铁运营进行更加方便灵活的管理。
关键词:地铁广播系统;组成;技术措施;探讨
地铁广播系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现场总线控制和音频处理技术将处理与传输信息的网络平台在地铁上构建起来,从而将优质的信息和语音服务提供给地铁乘客。以模拟和数字结合方式构成的地铁广播系统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将作业通知和命令发布给工作人员,将列车运行向导及安全等服务信息通告乘客,为了使该系统能够更好地为地铁运营和旅客提供优质服务,本文针对针对该系统的组成和技术措施进行探究。
一.地铁广播系统的构成
1.车辆段廣播系统设备
该设备由一套广播机柜、扬声器网络和广播控制盒等部分构成,储备功率放大器、音频切换矩阵、音频前级处理模块等是广播机柜的主要包含内容。
2.车站设备
设置在车站综合控制室的广播控制台,包含监听扬声器、语音合成器、话筒及其他音源设备等,帮助车站值班员对本站进行选路或全站广播;设置在车站通信机械室的广播控制和功放机柜,前级放大装置、负载切换装置功放机、站台音量反馈装置、检测单元等其主要构成;设置在客运服务员能够方便使用的站台位置的站台广播控制盒帮助工作人员对站台区域广播;噪音传感器和扬声器也是地铁车站中的设备。
3.中心及广播系统设备控制
中心控制设备与广播控制台是中心广播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网络管理传输接口等设备的中心控制设备能够对各种选叫进行处理并对装置监视测试等。环控调度与行调广播控制台是控制中心的主要设置,环控调度员利用环控调度广播控制台对选路控制和全线选站进行广播,行车调度员利用行调广播控制台进行相应工作。
二.地铁广播系统的技术措施应用
1.PA系统控制
多层次分布式的C/S结构是PA系统的总体控制架构,PA中央与车站主控制模块是控制的核心设备,OCC的ISCS提供广播服务是OCC的PA中央主控制模块,本地ISCS和OCC的PA中央主控制模块提供服务是车站/车辆段PA主控制模块[1]。全线PA系统、ISCS、PA系统三者间使用以太网接口和TCP/IP协议,RS422/485接口和内部通信协议是本地PA内部设备与车站/车辆段PA主控制模块使用的方式。各个车站/车辆段PA主控制模块将一个TcpServer提供给OCC的PA中央主控制模块,接受提供的模块启动后作为TcpServer接入全线所有的车站/车辆段。利用这些Tcp连接的OCC的PA中央主控制模块能够将车站/车辆段的工作状况/故障信息立刻获取,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车站/车辆段。使用多线程技术的该模块软件反应能力不会受到车站数量的影响。
2.车站级ISCS的PA功能典型音频
监听与广播是车站音频流的两个部分,预先录制与直播的语音广播是广播的两种类型。模块的综合预处理工作由借助传声器和接入音频麦克风音频广播完成,车站按照优先级矩阵切换,将主控制模块借助音频输出到功率放大器输入同步记录设备[2]。预先录制语音广播则通过车站PA主控模块向音频预处理模块按照指令中播放的声音直接将广播音频输出。借助音频矩阵切换、均衡处理与音量调节、输出分区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将广播音频输出到扬声器(如图1)。
3.中心级ISCS的PA功能典型音频
监听与广播是典型音频流的两部分,而预录语音广播和话筒直播又是广播的两种类型。利用OCCISCS话筒盒的话筒直播音频接入OCCPA的音频前级处理模块[3],由OCCPA中央主控制模块将其利用音频矩阵切换输出按照优先级别向同步录音设备、OCC网络接口模块输入端、OCCISCS话筒盒监听输入接口输送,指定车站与OCC网络接口模块通过中央主控制模块进行输出和输入端配对,这样指定车站便可获取通过网络传输的OCC音频流。预录语音广播则利用PA车站主控制模块按照指令播放的语音将广播音频直接输出。对广播的监听则由中央主控制模块将控制中心和车站的网络音频监听通道打开,利用音频切换矩阵切换网络监听音频到OCCISCS话筒盒的监听输入并将监听音频的选择指令发送给指定车站,再由其切换所需的监听音频到车站网络接口模块(如图2)。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广播系统是将舒适乘车环境提供给旅客,保障其人身安全并对地铁站乘车秩序进行维护的重要装置,设计合理的地铁广播系统将广播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要求满足并将运行期间干扰多、噪音大等问题解决,使地铁广播系统在正常运营的同时将抗干扰性及可靠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长海.地铁长大区间隧道通信广播方案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0):54-55.
[2]杨海.地铁广播系统的组成与技术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263.
[3]苏志勋.以太网技术在地铁广播系统的应用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2):88-8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