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康 李志济 张文壮
摘要:隨着企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的增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为了保持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被外界环境淘汰,就必须顺应时代技术,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所以设计优秀的供应链越发被企业重视。本文以制造业为例,主要介绍了制造业供应链的设计方法。最后分析得出,精益和敏捷供应链的结合,可使企业兼顾效率和响应能力,同时也让制造业有着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供应链;敏捷;精益;制造业
一、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一) 激励障碍
1.只追求局部最优化
由于各职能部门局部追求的目标很有可能和总体目标是矛盾冲突的,所以一味地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反而会使供应链盈余降低。例如,采用快速的运输方式可以提升企业的响应速度,但也会增加成本。
2.销售人员激励
在较多企业中,销售人员的KPI是按照销售人员在一段时期内完成的销售量来评估的。销售人员可能会为了完成KPI,人为地来提高期末销量。这增加了订单的波动,在接近评估期期末时,订单数量会突然上升,而在下一个评估期的期初,订单将会大幅减少。
(二) 信息传递障碍
缺乏信息共享会使供应链各环节间的信息传递产生障碍,从而加剧信息扭曲。此外,在当今的网络格局下,由于个性化、定制化产品越来越多,信息量也不断增加,如果没有一个安全有效的信息传递平台,重要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有被盗的风险。
(三) 运作障碍
1.大批量订货
由于每笔订单的下单、收货或运输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企业往往会基于订货批量的数量折扣大批量订货,从而加剧牛鞭效应。
2.补货提前期较长
如果供应链中的各环节之间的补货提前期较长,那么信息扭曲将加剧。假设零售商的补货提前期是一周,那么在预测时只需要考虑一周内的需求变化;然而,如果零售商的补货提前期是一个月,那么在预测时要考虑一个月需求变化。时间越长,需求不确定性越大,预测越不准确。
3.限量供应和短缺博弈
限量供应是指将有限的产品根据零售商所下订单的数量按照比例进行分配,这将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扭曲。当需求大的产品的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例如,如果供应量是接到订单的70%,那么顾客为了多得到这种稀有产品,就会提高所下订单的数量。这种限量供应的影响就是人为地提高订货量。
二、制造业的供应链设计优化与管理
(一)在上游供应链(sourcing)实现精益的方法
1.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不同产品的采购向同一供应商集中;第二,对于那些标准化的产品,尽可能将向一个相对优秀的供应商来采购,即发展单一供应商;第三,不同产品的采购向同一供应商集中,将所有的采购职能集中到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2.安全库存
因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企业通常会持有安全库存。但是供应链管理者在布置安全库存时需要进行权衡,确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因为提高安全库存水平可以增加可获得性但也会增加库存持有成本。此外,
不同的补货策略对安全库存影响也不同,在相同的提前期和产品可获得性水平的前提下,周期盘点策略所需的安全库存高于连续盘点策略的安全库存。
3.Just In Time
及时生产的理念是消除浪费,在工厂内外都进行JIT交付和JIT制造。生产计划/交付计划以电子方式发送给供应商和3PL,因此供应商和3PL将仅交付和生产所需的产品。
(二)在中游供应链(manufacturing)中实现精益和响应的方法
1.实施需求预测
共享销售点数据可以有效降低牛鞭效应是因为基于需求而不是订单的预测不确定性低,订单中存在虚假订单。要想实现完全协调,供应链中的各环节必须共同进行预测和制定计划。
2.标准化、模块化
在制造业中,产品的复杂性一直是实现灵活性和响应能力的限制。使零部件标准化、和模块化,则将大大降低复杂性,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建立客户想要的东西。因此可以在生产线的最后一点增加每个产品的复杂性和规格。这种在尽可能接近客户的点延迟产品差异化的策略,可以快速、廉价地定制所需的产品。
3.按订单生产与按库存生产相平衡
假设订单量超过了65%,这意味着客户已购买了生产线上65%的车辆。这65%按订单生产,则其余35%的需求是按照库存生产的,并且基于销售预测,这些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每日订单。
4.供应商管理
与供应商的协作与协调可确保其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使用KPI来管理其供应商,并始终确保其供应商严格遵守高质量和规范交付的目标。
5.灵活的工作实践
为了平衡淡季和高峰时段的工作量,工厂可更改其工作计划,例如,在繁忙的时候,员工会在工厂需要的时候在周末进行额外的轮班。他们将根据共享的生产计划进行必要的轮班以维持生产线运作。灵活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此外,为了保持员工的灵活性,可采用“ 1人3份工作和3人1份工作”的理念,这意味着,一名工人应受过培训,能够从事至少三项不同的工作,并且至少每个人应该有3个人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工人可以灵活地在不同的工作站中进行操作,从而增强了员工的灵活性。
6.弹性系统
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将有一个备份计划或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并确保生产线的平稳运行。弹性系统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并避免了意外事件导致的等待时间。例如,如果交货延迟,则所有相关方将自动应用备份计划,以确保将延迟最小化。
(三)在下游供应链(distribution)中实现响应的方法
1.DC的位置
配送中心地址选择应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公汽车辆终点站等交通枢纽,也靠近运输业者办公地点。以保证配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
2.共享交通
使用第三方物流将配送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第三方物流将合并具有相同目的地的车辆。此外,每次装运都将尽量避免空容器的进/出。
三、结论:
当代的企业竞争渐渐地由企业的转化为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的设计与管理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供应链的研究也在从技术层面逐渐深入到战略、计划与运作层面。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传统制造业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并从上、中、下游具体说明了制造业供应链设计优化的方法。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有待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峰.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钢铁企业采购策略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000(008):P.42-42.
[2]. 邓翠玲.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 低碳世界, 2018, 000(006):351-352.
[3]. 李雪婷.“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采购物流创新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 447(01):14- 15.
[4]. Turner, K. and Williams, G. (2005) 'Modelling complexity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supply chain',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16, 4, 447 - 458.
[5]. Christopher, M. (2000) 'The Agile Supply Chain: Competing in Volatile Market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9, 1,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