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是怎样炼成的

2020-11-20 02:01冯海帆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年9期
关键词:赤壁赋赤壁苏轼

冯海帆

原 文 阅 读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縞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知 人 论 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写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写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主张神似,提倡“墨戏”“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古 文 引 读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屈原、陶渊明、杜甫和苏轼之所以能光照千古,不只是他们的作品有神韵,更源于他们的人格魅力。其中,苏轼一直以豁达洒脱的形象屹立后人心中,那么,他的豁达是天性使然呢,还是后天锤炼而成呢?我们不妨梳理一下他的人生经历。

一、博学多才,青春少年样样红

“识遍天下字,读尽天下书”。这是少年苏轼的豪言壮语。他家学渊源,其父苏洵即《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终成一代名士,是宋代著名的散文家;其母程氏知书达理,教子有方。

苏轼自幼耳濡目染,勤奋好学,未及弱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他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走上了发奋读书而入仕的道路。

他21岁即高中进士,因丁母忧,居丧三年;26岁,抱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步入仕途。仁宗末年(1061),他向朝廷建言献策,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可谓年轻气盛,前途不可限量,然而现实却让他走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荆棘之路。

二、乌台诗案,人生几度话秋凉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转知湖州,例行公事,作《湖州谢上表》,略叙过去政绩寥寥,再谢皇恩浩荡,最后附上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之人“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习惯在遣词造句上表现得含蓄蕴藉,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御史台的官员们也不例外,何况在社会变革的敏感时期。同年六月,监察御史何正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变法期间,因司马光给王安石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保守派攻击变法派的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中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致使“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湖州谢上表》中这些用语自然刺痛了那些窃据高位、谋取私利的“小人”。第一个站出来检举苏轼的是何正臣,第二个是王安石的学生李定。

但仅凭这一两句话是不够的。偏偏凑巧,当时出版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新人”们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舒亶经过四月潜心钻研,以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为证据,弹劾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其他的诗文中找出个别句子,断章取义,扣上罪名。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却被曲解为讽刺皇帝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私人贩盐。总之,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面对御史台的奏报,宋神宗左右为难。因宋太祖曾有遗嘱:除了犯叛逆谋反罪,一概不杀大臣。而李定等人必欲置苏轼于死地,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新旧两派正直之士,均出面营救,故得以轻判,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三、被贬黄州,凤凰涅槃获新生

从“乌台诗案”中侥幸捡回一条性命的苏轼,无疑是痛苦抑郁、孤独寂寞的,且看他初到黄州时所作的《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然而,这种情绪很快就得到了缓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江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美好风物,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此外,他还找到一处灵魂栖息地——黄州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像鼻子,人们称之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人们又叫它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两年的苏轼站在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高唱“大江东去”,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同年7月16日和10月15日,他又两次泛舟夜游赤壁,写下千古名作《赤壁赋》,此谓“赤壁三咏”。在这三篇词赋里,苏轼描写壮丽山川、追思古代英雄、寄托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抒发功业未就的苦闷、也记录了他在艰难的岁月中,自我升华的过程。

1.“三咏”同写赤壁之景,但景色迥然有别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篇描写赤壁之景:“大江东去”,写出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渐入海的奔放气势;“乱石穿空”,写出古战场突兀参差、陡峭奇拔、高耸入云的飞动乱石;“惊涛拍岸”写出波涛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的激荡水势;“卷起千堆雪”,写出浪花如玉似雪、由远及近、奔涌而来的层次感。

作者大笔如椽,景物描写境界壮阔,雄奇壮丽,尽显豪放,为下文周瑜的出场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②《赤壁赋》写景有所不同: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写出初秋时节,清风徐徐、江面如镜的风平浪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用“出”“徘徊”生动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对游人的脉脉含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出水天相接、晶莹透明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清风、明月、江水构成了空明柔美的赤壁秋景,暗合东坡先生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③《后赤壁赋》描绘了同一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一意象(高山大江清风明月)、不同季节(冬天)的不同景象:“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纯粹写景的文字虽有限,却写出了初冬的独特夜景:山高崖峭,空清月小,江水有声,石出水面。这些激起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于是“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当苏子独自一人登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使他感到凄清忧惧,不得不重返舟中。

2.词和前赋同写乱世英雄,但人物成败不同

来到赤壁古战场,自然会睹物思人,想起风起云涌的三国,缅怀乱世中的英雄。赤壁之战中,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功成名就,英名远播,成三国鼎立之势;枭雄曹操惨遭火攻,大军被破,荆州被夺,被迫北回。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歌颂的是周瑜。词人写周瑜,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托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姿态雄壮,英俊奋发,儒雅动人;最后写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面对强敌,谈笑自若,稳操胜券: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大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才智。

②《赤壁赋》缅怀的是曹操。课文第三段追忆当年的盛况:十万曹军沿江陵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把酒临风,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终被“浪淘尽”,留下一缕青烟、一抔黄土,何况自己这般凡夫俗子呢?因而只能悲叹人生渺小而宇宙无穷;生命短暂而长江永恒。

这是苏轼借客之口袒露自己悲观的一面,是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3.“三咏”或说理或抒情,但境界不尽相同

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篇赞美赤壁的自然景色,下篇仰慕周瑜的潇洒风度。词中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和功耀史册的英雄人物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其意境之高阔,气象之恢宏,体现出一种壮美。

苏轼为什么要浓墨重彩颂扬周瑜呢?周瑜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功业无成的苦闷和无奈。

最后只能感叹:人生如同一场朦胧虚无的梦!无奈之余,只有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的明月,也寄托自己无尽的哀思。

②《赤壁赋》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实为自己思想的另一个方面。

客“羡长江之无穷”,想“抱明月而长终”。苏轼以眼前之江水、明月为喻,提出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发展,它们的存在也不过是转瞬之间;若从不变的角度看,宇宙与我都是无穷无尽的,没什么可羡慕的。

既然如此,该如何度过余生呢?享受“江上之清风”,拥抱“山间之明月”,忘怀得失,融于自然,天人合一!

不难看出,在苏轼的意识里,儒家的积极入世是第一位的,當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用佛老思想自我安慰。

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乐观的。比唐代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旷达,与东晋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极为相似,和北宋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异曲同工。

③《后赤壁赋》中,孤鹤形象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处世方式。孤独、寂寞、高贵、幽雅的白鹤历来是道家的神物;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表达自己高贵幽雅、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超凡脱俗的理想。

时光啊,若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惊醒的苏轼“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原来是南柯一梦!此间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矛盾纠结:出世还是入世?政治上的失意使苏轼积极寻求解脱,希望寄情于山水之乐,结果也只是暂得消解,心中的块垒无法真正消除!

从“赤壁三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才华横溢的苏轼,一个沉思现实与人生的苏轼,一个努力自我超越的苏轼。儒家的入世有为,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就这么看似矛盾却又非常奇妙地统一在他的身上,不能不为之惊叹!

四、蜕变成熟,吟啸徐行迎风雨

有人说,“人到无望是豁达”。苏轼的豁达也许是被生活一步步逼出来的,但久而久之,在生活的历练和不断地思考中,他已经把豁达内化到自己的骨子里了,使之成为生命有机组成部分。且看《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正所谓人如其文,穷而后工,此时的苏轼到达了人生的新境界。而这种境界,是他在经历了政治灾难、精神孤寂和努力蜕变之后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浴火之后的重生,成熟于物质匮乏的穷乡僻壤,成熟于心灵宁静高远的那一刻。自此,春风得意、逞才使气、心浮气躁的苏轼退隐了,取而代之的是饱经忧患、屡陷困顿而终于突破重围的豁达洒脱的东坡先生。

猜你喜欢
赤壁赋赤壁苏轼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睡仙亭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
“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