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相”作副词和词缀时,都用于动词前,形成了两类看似相同但内在结构关系迥异的“相V”组合,极易混淆。教材限于篇幅,未能逐一作注并归类讲析,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文章以“相”的历时演变轨迹为脉络,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28例“相V”组合进行了分类探析。“相”作副词的“相V”组合是状中关系的两个句法成分,从语义角度考察可分出含交互义、含共同义、表单向义三小类;“相”作词缀的“相V”组合是附加式复音词,从句法角度考察可分为接宾语、省宾语、提宾语三小类。
关键词
统编教材 初中语文 古诗文 “相V”组合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1]重视传统文化的承传,古诗文选篇占比超过50%,都是经典、极具代表性的篇目,常见的语言现象基本出现了。“相V”(“相”用于动词前)作为古诗文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其典型且易混淆的几种用法课文中均有所见。教材限于篇幅,未能逐一作注并归类讲析,给教学带来了难度。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本文以“相”的历时演变轨迹为脉络,对古诗文中“相V”组合进行了分类探析。
“相”经历了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作为副词由互指到偏指,进而虚化为词缀,继而词缀用法泛化的演变历程。“相”作副词和词缀时,都用于动词前,形成了两类看似相同但内在结构关系迥異的“相V”组合。统计显示,六册教材总计125篇古诗文正文中“相V”组合共有28例(包括“相与V”2例、“厮V”1例),教材未注释的14例中有12例为非交互义的组合,另有2例非交互义组合注释表述不清。
一、“相”作副词的“相V”组合
作副词是“相”的后起用法,“相”本义察看,动词,“相,省视也”[2],并引“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说明先民基于环境和认知造“相”从目从木的道理。“目接物为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3],“相”本义暗含动作双方,通过引申,本义中动作义消失,派生出较为虚化的“互相”等新义,在此义位上,“相”的功能随之虚化,演变为副词。用作副词的“相”均置于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等)前充当状语,这时“相”和“V”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具体的施受动作由“V”来表达。下文将从语义角度对这类“相V”组合进行考察。
1.含交互义的“相V”组合
“相”用作互指时,释为“互相”,“相V”组合含交互义,句子主语是复数,且主语间互为施受,如表1例1~5,这五例教材均有注。表1例6、7教材未注。例6译为“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例7“相见”即“互相见面、彼此会面”。
2.含共同义的“相(与)V”组合
“‘相字也作‘共同用,然而多用‘相与‘相与共‘相与俱这类词组。”[4]如“鲁孟孙、叔孙、季孙相勠力劫昭公”(《韩非子》),句中“相”就释为“共同”。教材中有两处“相与”的用例,表2例8教材有注“相与:共同,一起”。“相与”作为固定词组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形成“相与V”组合,表示动作行为由几方共同发出,但并不交互及于对方。“与字应视为动词”[5],吕叔湘先生指出“与”是动词,那么“与”音yù,参与。“相”作副词,共同。“相与”可分析为偏正关系,但显然“与”已趋向虚化。
“相与”的出现除了避免使用单个“相”产生歧义外,主要是韵律节奏的要求,如“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超然台记》),使用“相与”都是为了凑足五言。又如“臧与穀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庄子》),“相与”“俱亡”对应,出现在连词“而”两端。再如“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史记》),双音节“相与”与单音节“共”同义连言,加上动词“立”,构成两个音步,组成一个四音节韵律模块。
表2 含共同义的“相(与)V”组合
3.表单向义的“相V”组合
表单向义组合中的“相”用作偏指,“相”经演化渐由互指变为动作行为只涉及一方的偏指,即句子的主语只是施事者,“相”所指代的宾语为受事者,表3例10~13中的“相”都是偏指用法,教材均有注:“我”“屠户(他)”“他”“我”。表偏指的“相”依语境译成不同的人称,“V”后不再出现宾语。这类用法的“相”叫做指代性副词,“相”有指代性,但只出现在状中关系的“相V”组合中,不能像代词一样可独立使用。
理解“相V”的语义和用法,不能孤立判断,要结合前后语义关系及上下文语境,如,例13“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独坐”与“相照”首尾呼应,“我”独坐幽篁,明月似解人意,来照耀、陪伴“我”。“相”“独”对应,都是用在动词前的副词,“相”作为特殊副词,还有指代作用。不能受成语“肝胆相照”的影响将“相”理解为互指。
表3例14~19,教材无注。例14“‘相扶将是‘扶将之”[6],“相”译为“她”,指木兰。例1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句中“相逢”译为“遇到你”,“你”即对句中的“君”。例16、17,这首诗叙事主体是“我”,两个“相”都译为“他们”,指行人,全句译为“(我)看着他们但不认识他们”。有参考书译为“大家相视却互不认识”,这样理解则“我”与行人互为施受,叙事视角混乱,语义不贯通,也无法渲染“我”落寞的心境。例18“相弃”译为“弃我(指孔明)”。例19“相迎”译为“迎接我”,与例13“明月来相照”的语境相似。
例20“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教材注释“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表述不清。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由小见大,说明鹏待息相吹是同一道理。“相”指代“雾气和尘埃”,“相吹”译为“吹拂它们”。整句话可理解为“雾气如野马般奔腾,尘埃在空中飞扬,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它们的结果。”
例21的注释值得商榷,教材将“杂然相许”释为“纷纷表示赞同”。王力先生在分析偏指用法的“相”时以此句为例,“相许”译为“赞成他”[7]。吕叔湘先生指出“偏指用法,先秦经籍不数数见,两汉渐多,魏晋以后滋盛”[5],即“相”在先秦用作偏指的例句不多,但已出现。笔者赞同两位先生的观点,这里的“相”用作偏指,译为“他”,指愚公。“相许”即“许之”,择“相”,因“相”可指代宾语,且要置于动词前,从而突出愚公,实现表达目的。《三国志·诸葛亮传》有类似句子,“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因“莫之许”是否定句,依文言表达习惯代词“之”(代诸葛亮)作宾语直接前置。又如,“流辈多相许,时贤亦见推”(《谪居感事》),“相”“见”对举,皆为指代性副词,译为“我”。当然若“许”的宾语不是前景信息则不前置,如“仲子生子牙,戎子请以牙为太子代光,公许之。仲子曰:‘不可……”(《齐灵仲子》),“公许之”句的宾语“之”代戎子,在以仲子为主干的语篇里,戎子作为背景信息不前置。
另外,“相”作副词,“相V”还可表递相义,如“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史记》)。教材中无此类用例。
二、“相”作词缀的“相V”组合
词缀“相”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无实在意义。这类“相V”是动词性的附加式复音词,在句中作谓语,以下根据其前后语言结构的不同进行考察。
1.接宾语的“相V”组合
“动词之前有偏指之相则宾语隐而不显,此文言之通例。而亦有复出宾语者。”“相字显已失其指代之用,仅为无特殊意义之动词前加成分”[5]。表4例22,教材注释“相与:结交”。这里“与”音yǔ,动词,结交,“相”是词缀。此时“相”仍用在及物动词前,但动词后又出现了宾语“张老爷”,那么“相”的指代作用就消失了,演化成词缀。可见指代性副词“相”迫于语言结构的改变进一步虚化空灵,以保持结构内的和谐与平衡。
2.省宾语的“相V”组合
始于东汉的汉语史中古期,是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的重要时期,附加式复音词是汉语词汇走向复音节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此,“相”演化为无实义的词缀后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出现了词缀用法的泛化,即“相V”后不出现宾语时“相”同样可作词缀。“动词后没有宾语,而‘相之偏指作用亦已虚化者,此类‘相亦相当于动词前缀。”[8]表4例23、24就属此情况,“似曾相识”理解为好像曾经认识。例24理解为彼此有(自己的)事情,哪能强求。
3.提宾语的“相V”组合
中古以后的文献中“有及物动词前用‘相,而动词后的宾语用介词提‘相之前者,此时的‘相亦无偏指作用,亦相当于动词前缀”[8]。例25里“干”译为“牵涉”,宾语“大奶奶”用介詞“与”提到“相”之前,“不与大奶奶相干”即不牵涉大奶奶。例26介词“与”后省略了宾语“之”,“与(之)相见”即见他(诸葛亮)。例27可理解为“(潭中鱼)好像在逗游人开心”,“乐”是使动用法,宾语“游者”用介词“与”提前。例23~27教材均无注。
三、“相V”也作“厮V”
近代“相V”也作“厮V”,教材有一例,例28教材注释“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这里“厮觑”即“相觑”,有成语“面面相觑”。《水浒传》中“厮拼、厮打、厮守”等用法并不罕见,很多现在仍在使用。“相”“厮”声母均属心母,韵部分别为阳、支,是旁对转的关系,二字在唐宋口语中都有入声读法。在宋元词曲及白话中“厮V”很常见,与“相V”共存,“两情相向,一年厮睚”(《鹊桥仙》),“相”“厮”对举,均表互指。与“厮”组合的动词主要是具有双向性的协作类动词,由此“厮V”基本是含交互义的组合。“厮”作词缀在近代作品中频见,“并非我厮瞒你”(《荡寇志》)、“厮配得才貌仙郎”(《红楼梦》)。
古诗文教学中释词解句是阅读文本的基础,然后才是文学鉴赏、文化承传。语言是动态变化着的,历时的叠加形成了共时层面一词多性多义的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够以教材为依托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这种特性,在掌握词语常用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探求其发展脉络,不仅能消除误解和障碍,且能让学生了解语言的演变规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切实提高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018.
[2]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吕叔湘.相字偏指释例[A]//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8.
[8] 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张新(1974-),女,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