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皓严
张 沛*
张中华
2017年修订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在旧版分类标准基础上,以“游园”取代了“街旁绿地”,并对其内容、内涵进行了修订,突出了空间功能的游憩性及分布的广泛性。游园是城市公园的良好补充,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价值。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游园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但理论体系的不健全也让个别城市在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规划、设计和管理问题[1]。
使用满意度是衡量空间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对开展空间规划设计与优化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对于城市公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讨已较深入,但游园在定位与特征方面与城市公园存在本质区别,因此不能将两者统一对待。本文立足游园范畴,基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影响游园使用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游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旅游学领域的满意度研究起步较早,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内外学者也从游客期望、个人感情、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2-5]。近年来,相关研究越发重视对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特别是基于感知价值、感知质量角度的探讨,而对基于游客期望、个人情感等主观层面影响因素的探讨逐渐减少[6]。
城市公园作为市民日常休闲的重要载体,关于其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探讨不断加深。总体来说,目前主要集中在对整体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基于不同专项视角下的影响因素研究2个方面。其中,前者多集中在公园所提供的设施与服务特征方面[7-10],对使用者潜在的心理感知关注不足,而伴随城市建设中对包容、公平、特色和健康等理念的重视,基于专项视角的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成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重点。国内外学者也基于不同种族、性别、年龄、身份、文化认同、环境指标、健康需求和经济水平等角度进行了大量探讨,有些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6]。
近年来,随着游园综合价值的凸显,对于其使用体验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①。综合来看,目前相关研究与城市公园领域的同类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其中,国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空间在健康改善效果、资源配置的公平正义性、生态系统服务绩效3个领域的影响因素[11-13];国内目前的专项研讨多是基于空间整体视角的探讨,总结出诸如空间功能多样性、活动类型、植物配置及园路系统等相关影响因素范畴及具体因子[14-15]。随着对国外相关研究经验的借鉴,基于专类视角的探讨也逐渐显现并得到学界认可,如谭少华对袖珍公园缓解人精神压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自然性因子、感知性因子、设计性因子和环境性因子4个因子范畴[16];王嘉楠从空间景观构成视角对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铺装与绿化、植物配置模式、树荫数量、人行道宽度4个方面的具体因素[17];郭庭鸿基于健康视角对相关空间特征进行了识别研究,提出地面绿化、人视绿化、地形变化、自然园路4个对健康改善有显著作用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18]。这些研究对于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视角、提升理论深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空间内部环境,缺少对空间规划设计问题的整体性认识与系统探讨。
由于满意度无法通过仪器测得,因此目前对于满意度的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而在分析方法上,相关典型研究多采用结构方程、多元回归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等方法[6],这些方法的应用对于丰富研究手段、探讨多视角下的复杂空间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提供了巨大帮助,但方法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范式方面,以上方法均是以大样本量为支撑的量化分析,虽然这符合当前研究的发展趋势,但由于使用者需求与认知差异较大,直接以无差别的结构问卷进行大样本量调研未必有效,且研究易受样本数量与质量的影响,这无疑加大了前期调研与中期分析过程的难度。此外,问卷制作中的指标与参数设定也会受研究者主观定见或偏见的影响,对研究分析的结论造成较大干扰。因此,目前的分析方法仍有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
图1 扎根理论方法框架图
基于对目前研究现状的了解,本文采用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思路,以扎根理论方法尝试更有效的探讨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轮廓。扎根理论作为质性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其最大特点在于研究之初并不提出理论假设,而是通过扎根于经验数据的方式,通过严谨、规范的分析流程进而从质性资料中生成理论的一种方法[19]。该方法克服了一般定性研究缺乏规范流程指导、结论说服力不强等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研究定见造成的主观干扰,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20-21]。并且,由于理论体系较为成熟且操作流程简便(图1),扎根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研究领域。近年来,扎根理论被引入城市建设研究范畴,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发展,但方法的应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2.2.1 前期准备
本研究以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所需资料。在访谈形式上,采用一对一访谈与焦点小组访谈(每组3人,共6组)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前者时限为1h,后者为2h。本文所采用的访谈提纲如表1所示。
2.2.2 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的社会访谈对象包括游园使用者、相关领域专家及具有游园使用经历的市民三部分③。其中,空间使用者以西安主城区内4个具有代表性的游园使用者为对象,这些空间分别邻近居住区、办公区、商业区和大型交通站点,基本涵盖了常见的游园类型。鉴于质性研究要求被访者对所研究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因此,现场选择的访谈对象基本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以思维活跃的中青年为主。以理论饱和为基准,从访谈结果中选出44个样本用于分析。
2.2.3 资料整理
访谈过程中,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以便整理成原始材料,并方便撰写备忘录。经过整理,从44件访谈记录中共总结出11万余字的访谈记录。随机从中抽取2/3的样本(约29份,其中一对一访谈20人,焦点小组访谈3组)用以编码分析与模型建构,剩余1/3样本留作理论饱和度检验。
表1 访谈提纲②
2.3.1 开放式编码(概念化与初步范畴化)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编码、标签和登录,从中形成初始概念和发现范畴。为了防止个人“偏见”与研究“定见”的影响,尽量以受访者原始语句为标签[22]。本文通过对访谈记录逐个编码,共获得640余条原始语句及初始概念。由于当前初始概念的数量相对庞杂,且相互之间存在一定交叉,为了方便对概念的范畴化,剔除出现频次低于2次的初始概念,同时还剔除个别前后矛盾的初始概念,最终生成多个初始范畴(图2)。
2.3.2 主轴编码(主范畴的挖掘)
主轴编码的目的是发现范畴与范畴间的潜在逻辑关系,进而发展出主范畴。基于本研究的目的,在充分了解研究情景与对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各初始范畴的属性,通过不断比较,按照不同范畴间的逻辑次序与相互关系对其进行归纳[19],最终从20个使用影响初始范畴中归纳出5个主范畴(表2)。
2.3.3 选择性编码(生成理论与构建理论模型)
选择性编码的目的在于从主范畴中进一步探索范畴间的关系,进而生成研究的核心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关系,并以“故事线”的方式描绘行为现象和脉络条件,其结果是发展出新的实质性理论[23]。本研究主范畴间的关系结构如表3所示。
确定“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围绕这一主线概括出布局及选址特征、功能及设施特征、环境适宜性特征、景观观赏性特征、管理与维护情况5个游园满意度影响因素范畴。其中,前2个范畴指向空间“硬件”基础,是空间使用的前置条件;后3个维度指向空间的“软件”基础,是空间休闲游憩品质的现象条件,三者可调节满意度评价与休闲质量间的关系方向。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个由以上5个维度构成的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图3)。
2.3.4 结论饱和度检验
图2 开放式编码及其范畴化流程(注:图中A**/B**表示第**位受访者的原话;因篇幅限制,仅截取部分关键内容展示。)
图3 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图
利用剩余的1/3样本进行重新编码与范畴化操作,以验证当前理论饱和度。结果显示,当前模型中的理论范畴已经发展得非常丰富。除已经产生的5个理论范畴外,再无产生新的理论范畴和关系,5个主范畴内部也未产生新的构成因子,由此可以证明,本文构建的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是合理的。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影响人们游园使用满意度的因素包含于空间规划、设计、管理的不同环节,具体概括为5个相关范畴,每个范畴对于空间使用满意度的影响机制、路径是不同的,以下将对此进行阐述。
3.1.1 布局及选址特征
该范畴指向游园的规划布局和选址情况,是空间建设的基础与使用前提。良好的空间可达性与可获性是游园的基本特性,也是市民选择邻近游园进行日常休闲的根本原因。空间到访距离与便捷程度是否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是决定人们空间到访的前置条件,这要建立在充足的空间数量与合理的布局安排之上。袖珍尺度导致游园环境更易受外界干扰,邻近高架桥、快速路等区域的空间普遍不受欢迎。此外,尺度因素也制约了空间分区安排,容易给人造成游园功能单一、活动相互制约的直观印象。因此,需要以适宜的空间选址作为保障空间日常使用体验的前提。
表2 主轴编码生成范畴与初始范畴的对应关系
3.1.2 功能及设施特征
该范畴指向空间物质条件塑造,是日常休闲体验的根本。休闲需求多元化激发了人们选择多样性的需要,但这与游园尺度特征相悖,因此人们更容易对游园产生片面的评判而忽视了其真正价值,协调游园尺度与多元需求的关系是提高空间品质的关键。根据对受访者意见的整理与反思可知,保证空间基本设施供给的齐全及其服务品质是维持空间日常使用体验与满意度评价的基础。在此前提下,结合场地条件与区位条件,辅以更丰富且高品质的功能与设施条件,对调节人们对空间使用的满意度与使用效果有显著作用。
3.1.3 环境适宜性特征
该范畴指向空间的环境条件,是空间休闲体验的核心与满意度评价的重要依据。空间物质条件的塑造是解决从无到有,进而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过程,而环境体验塑造是在此基础上提升人们行为、心理舒适性的情景要素。根据环境行为学的相关原理,人的心理意识决定其行为动机,而环境特征是影响人们感知与心理状况的外在条件。结合游园使用者的心理特征与需求层级,理想的空间环境体验应该具有良好的卫生性、安全性、自然性、包容性及舒适的感知体验,在此之上,结合相关设施、活动的安排营造空间环境的趣味性,提升空间使用的活力与吸引力。
3.1.4 景观观赏性特征
该范畴指向空间景观条件,是空间环境体验需求的更高层面。对于景观审美的需求反映了人们对超越现实价值与实现个性解放的心理需要[24],这一过程受空间物质条件与环境体验的影响,并反馈到对空间总体使用的评价中。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构建需求越发强烈。审美作为其中的重要途径越发重要,而个人审美能力的差异导致其对空间景观体验需求千差万别,但人们对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景观体验认识相对一致,特别是在对观赏植物等视觉感知型景观的需求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地方性、文化性、创意性等要素的应用则是满足更高审美标准与需求的途径。
3.1.5 管理与维护情况
该范畴指向空间的管理运营情况,是保障空间使用可持续性与体验的重要环节。空间的管理与日常维护能够排除使用中潜在的不良因素,保持各相关功能环节的正常运转。在休闲需求愈发强烈的背景下,合理的监管措施和及时的维护维修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关注。但与此同时,过度的管制措施或频繁、长周期的更新维护又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有些空间将某些活动“拒之门外”,这破坏了公平性的原则,是影响满意度的原因之一。
图4 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图
此部分旨在了解模型中各指标间的关系,为分析关键的范畴与因子提供帮助。其原理是假设目前5个分析范畴是影响游园使用满意度的因素,以结构方程法为基础,以各指标间的路径系数大小作为判断关系强弱的依据。分别以当前5个满意度范畴下的20个构成因子(P1)以及反映休闲游憩质量的6个因子(P2)为评价对象,基于李克特5级量表制作“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定表”;以现场与网络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剔除干扰问卷,最终共获得有效样本840份④。通过SPSS对样本数据进行效度与信度检验,在符合参数要求的基础上利用AOMS绘制初始结构方程,将5个满意度范畴作为外生潜变量,将20个构成因子作为外生观测变量,定义休闲游憩质量为内生潜变量。以CMIN/DF、RMSEA等参数为依据提高模型拟合度,最终得到适配度较好的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图4)。
通过图中路径系数可知:
1)5个满意度范畴与休闲游憩质量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关联强度从强到弱为环境适宜性特征、功能及设施特征、布局及选址特征、景观观赏性特征、管理与维护情况;
2)分区情况、设施齐全、感知舒适、绿化品质、维护情况与各自范畴关联性最强,此外,可达性、功能类型、使用体验、卫生条件、自然性、观赏性、特色性也是各范畴中较重要的因子;
3)外生潜变量间均存在正相关性,其关联性强弱依次为F3-F4(0.9)、F2-F3(0.87)、F1-F2(0.79)、F1-F3(0.75)、F3-F5(0.71)、F2-F4(0.71)、F1-F4(0.67)、F4-F5(0.58)、F2-F5(0.55)、F1-F5(0.34);
4)持续使用时间与休闲游憩质量的路径系数最高,是表达满意度的重要表现,此外,愉悦感、使用频次也是反映使用满意度的重要表现。
本文以探讨游园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目标,基于扎根理论的相关方法,构建了由5个核心范畴及其20个构成因子组成的游园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结构方程分析了模型内部各范畴与构成因子间的关联性,其具体结论如下。
1)影响游园使用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可以总结为布局及选址特征、功能及设施特征、环境适宜性特征、景观观赏性特征、管理与维护情况5个范畴。这涵盖了空间规划、设计、管理的各个环节,表明使用者对游园使用的需求愈发系统、全面,开展多视角、系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优化尤为迫切。
2)环境适宜性特征、功能及设施特征、布局及选址特征3个范畴与人的日常休闲使用密切相关,因此与休闲游憩质量的关系也更强,三者决定了空间环境的基本使用条件。此外,各范畴间的正相关性表明在实践中应考虑各范畴间的协同关系。
3)景观观赏性特征、管理维护情况与休闲游憩质量之间的关联性不及其他3个范畴。结合调研分析表明,人们对于两范畴的态度容易受个人感知能力、所处环境、亲身经历的影响,但保证基本的观赏性及日常维护管理在促进空间使用体验方面是必要的。
4)一般情况下,设施齐全、感知舒适、自然性、绿化品质、可达性、卫生条件、观赏性、特色性、维护情况是影响使用者满意度的核心因子,应加强实践,而对于使用者较关注的分区情况与功能类型,则需要结合具体实践条件妥善安排与协调矛盾。
5)目前西安相关实践问题较突出,在规划层面,老城区空间数量不足造成了空间可获性与可达性的降低;在设计层面,一些基础服务设施与体验明显缺失,空间日常使用平淡无奇;在管理层面,对空间的日常维护并不及时,环境使用体验受到影响。
表3 主范畴间的关系结构
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进入转型阶段,相关发展理念与侧重点均有很大转变,游园作为城市公园的补充也迎来了良好发展契机。但早前因重视不足或方法缺失造成相关实践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与当前诉求相去甚远。因此,结合本文研究结论及新的语境,对未来游园规划设计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空间规划方法的探讨。以往关于游园使用满意度的探讨多局限于空间内部,对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关注较少,随着日常使用需求的提升,由于空间数量不足、体系不强而造成的空间可达性、可获性问题受到市民关注,解决相关领域问题尤为迫切。根据目前城市发展背景,一方面,游园建设可以结合城市“微更新”“微改造”来快速补充小尺度空间数量;另一方面,从长远角度出发,提出存量规划语境下基于新规范、新要求、新理念的空间规划方法更符合现实需要,特别是在生活圈理念下,结合新的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开展系统性城市资源整合及游园配置,补充适宜数量、位置与规模的空间,构建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弥补快速城市化遗留问题及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都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2)完善并优化空间功能建设。早前对于游园的功能定位比较单一,这与不断发展的使用需求形成对立。基于此,首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完善空间功能体系,特别是随着人们对休闲健康性、知识性、体验性需求的提升,以及城市各空间系统耦合关系的愈发紧密,游园功能价值也得以拓展与丰富,重构对游园价值的认知体系十分必要;其次,在实践层面要健全空间基本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置及其服务品质提升,将锻炼、游乐等市民关注的条件纳入空间塑造的基本范畴,同时,根据空间类型、规模等级、周边环境合理安排空间功能的复合,试图打造游园“微型综合体”,提升空间的综合服务价值,助力城市便民生活圈的构建。
3)提升空间环境的整体体验。在良好的物质条件体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能够保障空间深度体验的环境基础。首先,从卫生性、安全性、自然性、包容性与良好的感知体验层面保障基本的体验需求,特别要挖掘游园绿地属性所蕴含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重视其绩效放大机制的探讨,营造适宜的空间微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借助趣味要素激发空间使用活力与吸引力;其次,注重空间景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单个空间要突出观赏性、独特性和地方性等特点,重视相邻空间景观形象的互补性与整体性,在区域内打造以游园体系为载体的景观空间序列;最后,优化空间管理与运营机制,形成规范、合理的管理模式与保障制度,提升空间使用的综合体验。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注释:
① 国外与游园相似的空间有口袋公园、袖珍公园及邻近公园等。
② 为让人们回到早期的线索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深度访谈的问题可以重叠出现。
③ 针对专家学者的访谈为了获得更加全面的内容信息,避免社会调研中的缺漏,本次研究访谈了3名相关领域的博士生导师以及4名相关领域的博士生,同时也包括3名其他专业领域且具有游园使用经历的博士作为参照。
④ 为防止思考时间不足对研究结果准确性的干扰,剔除网络调研中作答时间小于200s的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