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常州意园复原研究

2020-11-20 12:49邢启艳
中国园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复原常州白云

邢启艳

陆 琦*

梁欣颖

常州,地处江南水乡,素有“八邑名都、中吴要辅”的盛名,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1]。早在617年,隋炀帝建皇家园林“毗陵宫”,距今已有1 300余年的历史[2]。常州私家园林自明中叶开始兴建,清代尤为繁荣,盛时达40余座[3],经过战乱的摧毁,现仅存近园、未园、意园、约园四大名园[4]。其中,意园坐落于白云溪畔,为常州的文脉所在。2015年,常州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意园的复原对于建设常州的文化地标,丰富常州的人文底蕴有着重要意义。

意园始建于16世纪,毁于太平天国运动,旧迹现仅剩门头与魁星阁。1886年,此园归县令史干甫所有,集蔡襄书“以意为之”四字为匾额,遂称“意园”[5]。园址紧临白云溪,园外画船往来,园内廊轩绕曲,疏落有致。邑中名士邓春澍曾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游记中说“吾邑名园八九,余最爱此”[6]。意园不仅以景胜,其人文亦荟萃,清状元赵熊诏、文学家洪亮吉、画家恽南田等均曾择居于此,它同时也是“毗邻七子”雅集胜地[7]。1987年,意园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单位为了再现意园的历史风貌、丰富常州的文化景观,着手经办意园的修复事宜。

近年来有关常州园林的研究成果较多,盛湘群[2]、邵志强[3]、王翊语[4-5]结合相关文献对常州园林的历史变迁作了概述;叶舟[7]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挖掘,还原了意园的周边环境和人文盛景;周文娟[8]透过园记来研究意园的主要景点;达红[9]对意园的精神内涵进行解析;包立本[10]、张荣新[11]、王佳虹[12]从建筑细部入手,对常州园林的建筑特色进行论述。以上研究成果对于意园的历史变迁、园林文学和民居建筑有着较为详细的分析,但尚未涉及图像分析以及形态复原问题。目前仅任阿弟[13]对意园进行过初步的复原,但其复原过程只结合园记,使得相关的论证较为笼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关于意园的研究成果与其历史价值不相匹配,主要原因在于对历史材料的挖掘不够深入,复原的方法也比较单一。本文试从民国时期的游记、家谱、地图资料、实地测量数据等与意园相关的原始资料入手,采用路径分析和地图视角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参考园主后裔的口述材料,以期全面系统地复原意园。

1 历史沿革

意园坐落在白云溪畔,原为清状元赵熊诏府邸花园。清嘉庆年间,赵家府第传到“毗陵七子”之一的赵怀玉手中,在园内建亭台楼阁,渐成宅第园林之形。

该园的内园部分,自清初至中期为蒋启宸宅,与赵家府第东西相邻。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州,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率军攻陷常州,房屋焚毁,仅存门头及魁星阁。光绪十二年(1886年),原潜江知县史干甫退休回常州,购得此地,建园筑景,始称“意园”[9](表1)。进入民国后,史家家道中落。1937年,史家分别将内、外园卖给了杨金达和徐章福(图1)。虽已显破败,但园之形制及主景犹存。据1995年出版的《常州市志》记载:内外园房屋及魁星阁基本完整,书法石刻可寻,小池填没,亭榭无有,已成民居。

意园的发展主要有2个重要阶段,即初期的赵家花园和繁盛时期的史家花园。下文将对这2个阶段的园林进行复原,并重点研究繁盛时期的史家花园(意园)。

图1 民国时期史家花园范围(意园)

图2 赵家花园时期建筑布局[引自清光绪五年(1879年)《武进阳湖县志》]

图3-1 1937年测绘

图3-2 1991年影像图

2 成型初期——赵家花园的园林布局

赵家花园真正形成是在清嘉庆年间,此时期,赵家花园未留下图片类资料,仅有文字记载。在洪亮吉的《外家纪闻》中,详细描述了建筑的位置关系:“缓云阁接瓯香馆,一带红栏间碧栏”“瓯香馆即临溪小筑……紧靠赵家方玉堂”“方玉堂与晏公庙相对”[14],由此可确定方玉堂的位置。《外家纪闻》又说“缓云阁东即方玉堂,自此斜北至迎春桥,为文昌阁、为雪洞,为云窝、为辛味斋,大半为赵家楼阁也”。透过描述,笔者推测赵家花园中建筑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园林建筑集中于白云溪周边,形成南宅北园的布局形式。

根据《外家纪闻》中所描述的赵家花园时期的植物(表2),可以发现,园内以海棠和桂花为主景树,园外重视水边植物的营造,“沿岸皆杨柳”;而园中多处景观皆取自花木题材,杏花楼、方玉堂等单体建筑的命名,与其周边植物的配置有关。

3 繁盛期——史家花园的园林布局

3.1 材料分析

3.1.1 现场测绘和历史地图的运用

对比图像资料(图3),可以发现民国时期的测绘图非常精准,且距离园子建造时间仅37年。因此对意园的周边环境和范围的复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图像资料中缺少园内布局的详细表达,只能通过文字资料和后人口述来补充。

3.1.2 园记和游记分析

园林实体的普遍缺失,幸而其场景以园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了解已消失的园林空间的重要研究依据[15]。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园记,关注园林实体空间,对于园林的复原有着高度参考价值[15]。园记多是以游园路线展开,根据位置的变换和视点的移动,对园内景象空间和场景画面进行描述,主要采用3种视角描述:凝视视角主要是园记中静态观景的描述,属于沉浸式体验模式,路径视角和地图视角属于动态观景的描述,不同的是地图视角描述方式,采用宏观鸟瞰方式,主要描述建筑“东西南北”的相对方位;路径视角以主体为中心坐标,通过“前后左右”记述园子中建筑相互位置关系和游览路线[16]。

表1 历史沿革

清代王国钧的《意园记》[17]总体来说并未按照游园顺序对园内景象和场景进行描述,行文以地图视角为主,记录了意园12处景点,清晰交代了主要建筑方位,同时结合路径视角描述其附属环境。该文首先讲述了主体建筑延桂山房位于外园南部,并用路径视角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描述:“南面筑室为延桂山房。檐前覆翠,……翼之以亭,凿池以下,左则潭香荷芰,右则游泳锦鳞。”然后描述了进入内园的景象,交代了南部一房山的位置及周边环境:“循岩东上,有亭曰一房山。”东北处有“云深处”“绣佛龛”“魁星阁”,西北有“望云水榭”。根据描述,对园中建筑的位置进行梳理(图4)。

园记仅描述园子中的建筑方位,难以窥见意园的全貌。民国十四年,邓春澍与友人徐怀游重游意园,其在《申报》上发表的《重游意园记》描绘了民国时期意园的整体风貌,并详细记述了游园顺序。

全文以路径视角展开,介绍了建筑的“前后左右”方位,伴随路径的变化,提供了行进式的空间线索。如“处第宅之右、备弄之前,折而西向曰延桂山房……循廊数曲而远小池,池上有亭,额曰‘得少趣’。折而北有小轩,曰‘云深处’。右曰‘冷翠山房’,后即魁星阁,而通内室矣”。这里记载的是作者游览外园的顺序。

随后作者进入内园。“由山房前入别一洞天,有厅事三楹,曰‘清虚室’……后即望云水榭,北窗洞开临溪”,说明了内园北面的建筑关系。最后作者描述了他进入园子后所见南部的景色,并从南部扇亭出去,再回到延桂山房的游览序列:“厅前假山如皋……左一亭斜上翼然,曰‘一房山’,……由扇式小亭转而出,则乃达延桂山房矣。”根据作者的记述,可以绘制其游览路线,如下:

综上,园记和游记对于景点中的描述有3个不同的地方:1)园记中说延桂山房旁边是亭,游记中补充亭名为“得少趣”;2)园记中说东北处有云深处,游记中说有轩,名为“云深处”;3)园记中说溪山小隐以南构有精舍,游记中说过了溪山小隐,有厅事三楹,名为“清虚室”;可见,游记不仅记载了园子中建筑的名称,还进一步交代了园子建筑的形制。游记的发现,为意园的修复提供了实证。为了进一步证实意园中建筑的确切布点,我们采访了史家后人并进行了实地调研。

图4 园记中建筑方位结构

3.2 复原方法

相较已彻底消失的园林而言,意园复原的优势在于园址尚在,以及园内建筑有部分遗存。我们运用上述资料,确定了修复方法:首先,通过历史地图和方志推测历史上意园的周边环境;然后,利用卫星地图图片叠加的方法,推算意园的大致范围;最后,结合园记和游记的相关记载,辅以史家后裔的口述资料,并经过实地勘测,最终确定意园的空间布局。

4 意园复原

4.1 周边环境

意园前园主赵侗敩曾在《云窝诗》中写道:“余居白云溪上,过古渡口复折而北”,而洪亮吉在《外家纪闻》中也表示,赵家花园“西望白云渡,北对迎春桥”。二者共同点明了意园的位置,即紧临白云溪,北望迎春桥。康熙年间的《武阳两县舆地全图》可以看出迎春桥的位置。从1948年旧照片中可以看出魁星阁紧临着白云溪,结合意园现存的遗迹,我们粗略推断出意园当时的周边环境。

4.2 清代意园轮廓的确定

通过把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意园的测绘图与1980、2004年的地图相叠加确定意园的范围。透过1980年的地图可以看出,白云溪被填埋后,建筑向着东北和西北2个方向扩张(红色区域),2004年,园址北部扩建了满足居民需要的基础设施(橙色区域)。从2004年至今,意园在文保局的保护下,园址没有发生改动。经过仔细分析,图中绿色区域约为清代意园的范围(图5)。

表2 赵家花园的植物表

4.3 园林平面布局

根据王国钧《史家意园记》的描述,园中建筑主要有精舍、望云水榭、延桂山房、明月廊、龙墙、方亭、魁星阁、花池、假山、鱼池、溪山小隐。其中花厅、延桂山房、龙墙、溪山小隐、花池、精舍现今仍然存在。至于园内的其他建筑,主要有2种识别方式:一是可以通过地面铺装和柱子痕迹,配合史家后裔的口述资料;二是完全消失,只能通过园记、方志和后人的描述推测。

4.3.1 园址痕迹可以观测的建筑

1)明月廊。

意园最具特色的就是使用廊道划分园内空间,意园记中提到园内廊道“循廊数曲”,邓氏亦提及“园分内外,廊轩绕曲”。现今园址廊已不复存在,但是在进行地面和墙体勘测时,我们发现廊道的地面铺装和墙体有柱网痕迹,据此推测出明月廊的位置(图6)。

2)方亭和水池。

王国钧《意园记》云:“延桂山房,翼之有亭,凿池其下,左则潭香荷芰,右则游泳锦鳞。”“翼”即翅膀,有一侧之意。即延桂山房旁边有亭,亭下方有水池。邓春澍的游记也说:“折而西向曰延桂山房,庭多植疏桐古桂。循廊数曲而远小池,池上有亭,额曰‘得少趣’。”两则史料共同印证了亭子与水池的存在及相对位置。此外还可进一步推测,方亭名为“得少趣”。通过现场观测,魁星阁北侧有一处方亭的基址。

3)扇亭。

邓氏在游记中提到:“由扇式小亭转而出,则乃达延桂山房矣。”此句透露了2条信息:一,亭子是扇形的,且是园子的出入口;二,延桂山房和亭子的位置关系。在进行实地勘测时,我们发现延桂山房对面的地面上有一处扇形的铺装,恰与游记中的描述一致,由此可以推断出扇亭曾经的位置。

4.3.2 已消失的建筑

1)一房山。

意园记在描述一房山时写道:“下则叠石成洞,可容出入,循岩东上,有亭曰一房山与鱼池穴墙相间,柯逊庵太史取‘半潭秋水’之意题之。”描述了一房山和周边的环境,说明了景点名称的来历。游记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厅前假山如皋……左一亭斜上翼然,曰‘一房山’。”据史家后人回忆,假山面积较大,占地约半亩。假山采用了苏州常用的叠石手法,以黄石起脚,太湖石压顶。该山为土石山,山上种植桂树。假山上有一六角亭,“文革”时期遭到破坏。在对意园进行地面勘察时,我们发现了一处六角亭的地面铺装,这个发现提供了该亭面积的大小。此外,笔者在对同时期江南园林周边环境进行调研时发现,环秀山庄的“半潭秋水一房山”的假山与意园有相似之处,环秀山庄的叠石是常州人戈裕良的作品,早于意园,笔者推测意园在建园时受到环秀山庄的影响。

2)望云水榭。

前已述及,在任阿弟的意园复原图中,望云水榭的位置在外园的东北角,有3个证据表明其位置有误,其实际位置应在内园的西北处,证据如下。(1)《常州市志》说,望云水榭建在原来方玉堂的位置;《外家纪闻》云,方玉堂的对面是晏公庙。从图3中可确定方玉堂在魁星阁的西侧,而任阿弟的论文中望云水榭的位置在魁星阁的东侧。(2)前文对邓氏游览路径的分析,他是穿过了进入内园的西门(溪山小隐)才看到望云水榭的,那么望云水榭似不在外园,而应在内园。(3)史家后人的口述称望云水榭在花厅的后面,紧靠白云溪,进一步证实了望云水榭在内园,以及它与花厅的位置关系。通过以上历史材料和口述资料,可以确定望云水榭的位置。

3)瓯香馆。

因《外家纪闻》中有载:“籁若字启宸从舅氏宅中临溪小筑,故所作画多署瓯香馆。”而现瓯香馆内又挂有牌匾“溪山小隐”,故很多人认为溪山小隐就是当年恽南田作画的场所。其实瓯香馆早已损坏,现存“溪山小隐”的牌匾只是当年瓯香馆内的一块匾额,为史干甫在建园时于残壁中拾得。《意园记》对此有明确记载:“西辟方门,主人所得败壁中‘溪山小隐’四砖,榜诸楣。”即在后期建园时,史干甫在捡到砖石才悬挂于瓯香馆内。以致后人误认瓯香馆和“溪山小隐”是同一建筑。故而笔者在此特地指出,此时的溪山小隐并非瓯香馆。

图5 意园用地范围

4.4 平面复原图

意园平面的复原以原址实际遗存为主要依据,初步确定整体布局,再结合史料、口述史、照片等相关资料分析建筑、水系、植物、假山等的设计,进一步细化绘出复原图(图7):宅园相连,临溪而立,自东向西分为住宅、外园、内园三部分。住宅位于意园东侧,由第一进的轿厅、第二进带侧厅的正厅,以及第三、四进家眷所居的宅屋和北端柴房组成南北向四进院落。每进间设内院或走廊,间植香橼树。外园以凌驾于池上的方亭为核心,方亭西北设船厅、魁星阁,方亭以南设延桂山房、半亭,各建筑通过九曲明月回廊串联起来。

4.5 建筑风格及复原

4.5.1 史家住宅部分

采用常州地区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硬山造做法,即正贴为抬梁式,下部空间相对开敞,边贴则用穿斗式。建筑物重量由柱子承担,前后檐下柱间墙上自由开设门窗,十分通透。两侧山墙则不设洞口起防火隔断作用;其形式有观音兜、人字山墙2种[11]。房屋内部全部构架显露可见,为彻上明造做法,整体结构质朴明晰。

表3 现存建筑形制

4.5.2 园中建筑部分

园中建筑相比住宅部分更为自由多变,兼有歇山、硬山、攒尖等多种形式(表3)。其中部分破损或消失的亭、廊架形式为根据周边环境以及遗存基础推测而得(图8)。

图6 九曲明月廊、水池和扇亭的位置

5 意园的设计营造特色

以历史文献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结合笔者所绘示意的平面和意向图,以下对意园的设计营造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5.1 选址——览白云溪之胜

意园重在借白云溪之景,白云溪是常州文脉兴盛的象征,是名士聚集地。“自昔亦号雄繁邦,却少山水供眺览”[18],自古以来常州文人就以周边没有名山大川可供登览为憾[19],因此文人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寻找能供其吟风赏月的景色,而白云溪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洪亮吉便称“吾郡苦无山水可以登眺者,惟云溪擅风月之胜”[20],又云,赵氏“所居擅云溪之胜”。白云溪不仅以景取胜,亦为人文渊薮,无数文人墨客聚集于此[8]。可见常州最美之景在云溪,云溪之盛在意园。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借云溪十景之芳名,意园遂成文人荟萃之所。

5.2 布局——一墙分内外,明月廊通全园

意园面积较小,布局上采取左宅右园的形式,根据复原的平面图,运用空间句法对空间进行整合度和连接值的分析,从整合度看,墙体隔离了内外园,改变园子中的私密度和可达性。从连接值看,廊道连接内外空间,连接建筑与外部空间(图9、10)。

5.3 山水——注重内部空间营造,引水入园

赵家花园时期,园林初步成型,园林建筑依白云溪而设,借白云溪之景,以外向观景空间为主。最初赵家花园的叠山只在园内筑土为山,以创造出不同视觉高度的观景体验。归于史家之后,史干甫在旧址基础上进行了复杂的叠石改建,突破了原来外向的静观模式,开始重视园林内部动态的游览功能。内园南部进行叠山,山上建有一房山,山下洞口可容二人出入,假山可观可居可游,营造出幽深曲折的意境,引人入胜,达到日涉成趣的效果。园中的置石主要以刀劈石和石笋为主,分布在书院和住宅之中,以山作林,作为点景之用。山水相映方能成趣,意园的理水同样匠心独运。外园的水池锦鳞游泳,烘托了书房安静的氛围,内园以潭水为主,与“一潭秋水一房山”相呼应,营造了幽深的氛围,丰富了景观的层次。

5.4 植物——桂花为主,园内分四时之景

意园本来植物茂密,园内“花木掩映,竹树葱茜”,园外“长堤芳草,夹岸杨柳”[14]。在战争和人为破坏后,园林现存古树无几。通过研究相关史料,参考史家后人的口述材料,并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对意园原有植物的配置情况进行推测。意园栽种植物的风格沿袭了赵家花园时期的特色,总体上,植物配置更加重视芳香植物的应用以及四季之景的营造。园内的植物从赵家花园时期以桂花、海棠并重改为以桂花为主,共种植金桂11棵、银桂2棵;园中主景建筑的命名也与桂花有关,如“檐前覆翠,桂树交柯”的延桂山房;住宅区则栽种芳香植物——香橼。同时,主人欲以花木的代谢来显示季节的更替,春有辛夷花(玉兰),夏有茂林修竹,秋有桂花、银杏,冬有梅花。不仅如此,园林也更加注重水系植物的布置,沿岸培植垂柳,池中遍插芰荷。

5.5 装饰——低调内涵,墙中镶嵌书法碑帖

常州私家园林中的建筑风格简洁质朴[12]。意园中的匾额和楹联主要用淡雅朴素的原木色为底,用绿色和蓝色等冷色调题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园中有米芾、董其昌、蔡襄等名家书法石刻十余方。笔者在史氏家谱中读到史干甫之子对其父的描述:“生平最工二篆八分”[19],可见园主喜欢书法篆刻,并以此来装饰园林。

6 结语

本研究建立在翔实的资料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史料,并结合现场调研和后人口述,以园记和游记为分析视角,对意园进行了复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意园的理景特色,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点:第一,在布局与空间营造上,意园选址于风景优美且人文鼎盛的白云溪畔,布局小中见大,在面积不大的园林中巧用墙体和廊分隔空间,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第二,在植物搭配上,颇具巧思,园中植物以四季造景,并以桂花为主景树;第三,在理水上,利用地处白云溪畔之便,采用园外借水、园内引水的方式营造水景;第四,在装饰构造上,依据主人的喜好,园中墙壁上装饰石刻,建筑风格朴素、低调,建筑采用正贴和边贴相结合的构造方式,具有典型的常州地域风格。本文通过对意园的复原及其理景手法的探析,为研究江南园林增添了一份案例,也为挖掘常州的文化特色提供了新的线索。

图7 意园平面复原图

图8 意园复原意向图

图9 意园轴线与凸边形地图

图10 意园植物配置平面图

注:文中图片均由华南理工大学民居研究所设计团队绘制。

致谢:感谢薛焕炳先生提供地图资料。

猜你喜欢
复原常州白云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常州的早晨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白云(外三首)
我喜欢白云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