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五倍子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影响的体外研究

2020-11-20 06:54:20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五倍子龋病链球菌

余 晶 邓 蔚

南昌市第一医院口腔科,江西南昌 330008

龋病是口腔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细菌性疾病,我国的平均患龋率在38%左右,儿童的患龋率可高达76.6%[1-2]。口腔的主要致龋菌种为变形链球菌,参与龋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在早期产生菌斑生物膜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3]。因此,对菌斑的产生进程进行有效抑制,阻碍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的出现、繁殖可有效防治龋病。当前,氯已定、氟化物等在口腔领域内是公认的有较强抗菌能力的药物,若长期使用会造成口腔菌群紊乱,口苦、着色等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五倍子越来越被广泛用于龋病的防治中,但其浓度的选择不尽相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0 例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浓度五倍子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00 例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 组(n=40)、B 组(n=30)和C 组(n=30)。A 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6~25 岁,平均(12.16±2.09)岁;病程1~5年,平均(2.50±0.49)年。B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5~26 岁,平均(12.11±2.14)岁;病程1~6年,平均(2.52±0.44)年;C 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25 岁,平均(12.15±2.10)岁;病程1~4年,平均(2.54±0.46)年。三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龋病;②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②患传染性疾病者;③口腔严重感染者;④患有精神及意识障碍,不能配合采集口腔唾液者。

1.2 方法

A 组患者使用院内自制的含氟漱口液漱口,使用中性或者酸性氟化钠配方,0.2% NaF(900 mg/LF-),10 ml/次,含漱1 min 后吐出,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1 次/周。

B 组患者使用液体二倍稀释法稀释为16 mg/ml浓度的五倍子提取液漱口,10 ml/次,含漱1 min 后吐出,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1 次/周。五倍子提取液的提取方法:五倍子可购于中药材市场;将1 kg 五倍子粉碎后置于60~70℃下用3 L 去离子水进行10 h 的水浴,并多次振摇、过滤,合并滤液,将活性碳加入其中脱色、过滤,直至滤液浓缩为稠膏状,获取五倍子原药;置入95%乙醇中后进行搅拌溶解、过滤,乙醇液减压浓缩得类白色粉末状物,然后冷冻干燥,获取五倍子水提取物纯品干粉;依据具体需求配制不同浓度五倍子水提取物溶液,分装后钴(Co)-60 照射备用,并放于棕色玻璃瓶4℃下避光储存[5]。

C 组患者使用液体二倍稀释法稀释为32 mg/ml浓度的五倍子提取液漱口,10 ml/次,含漱1 min 后吐出,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1 次/周。五倍子提取液的提取方法同B 组。

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 个月,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三组的细菌培养基中变形链球菌菌落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

①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口腔唾液制作细菌培养基,将口腔唾液样本在BHI 琼脂培养基上接种,放于37℃恒温厌氧箱(85% N2,10%H2,5% CO2)中培养24 h;选取单克隆菌株转种于内有5 ml BHI 培养液试管内,放于37℃YQX-Ⅲ型号的恒温厌氧箱中(上海乔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培养24 h,制备菌悬液,调整浓度为100 CFU/ml 备用。对变形链球菌菌落数进行计数,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口腔神经损伤、氟牙症、氟中毒等并发症总发生率。③复发率:统计并比较三组患者随访期间龋病复发情况,龋病治愈后又开始发展为浅龋(外表白垩色或黑褐色,探之有粗糙感或表面缺损、质地松软),或出现自觉症状(对冷、酸、热、甜可出现激发性痛,刺激去除,症状消失)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细菌培养基中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的比较

治疗前,三组细菌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细菌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均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 组的细菌培养基中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少于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B 组细菌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少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细菌培养基中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的比较(CFU/ml,±s)

表1 三组治疗前后细菌培养基中变形链球菌菌落数的比较(CFU/ml,±s)

“-”表示未测定,无数据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A 组(n=40)B 组(n=30)C 组(n=30)F 值P 值1325.25±200.04 1300.27±220.25 1315.27±210.66 0.122 0.885 6.618 7.058 15.532 0.000 0.000 0.000 tC 组与A 组比较值PC 组与A 组比较值tC 组与B 组比较值PC 组与B 组比较值tB 组与A 组比较值PB 组与A 组比较值------1056.98±160.33 956.66±150.33 622.75±123.55 78.200 0.000 12.217 0.000 8.788 0.000 2.823 0.006

2.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氟中毒,C 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三组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C 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0.00%(0/30),低于A 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4,P=0.009);B 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3.33%(1/30),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0,P=0.039);C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与B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313)。

3 讨论

龋病是口腔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细菌性疾病,是导致中国人失牙的第二大病因[6]。引发口腔疾病的主要致龋菌为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血链球菌等。其中变形链球菌在龋病的产生中起到最为主要的作用,在早期产生菌斑生物膜中作用也十分明显。一般而言,没有致龋菌,就不会引起龋病。菌斑生物膜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是致龋菌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对菌斑的形成进行控制,对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的生长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能有效防治龋病[7]。

以往临床多使用氟化物防龋,氟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患龋率,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最有效的防龋手段之一[8]。但如果对水、牛奶及食盐中的有效浓度不能严格进行控制会引发氟牙症、氟骨症等,且长时间使用含氟牙膏会产生耐氟菌株,不利于防龋。因此,寻求一种无毒副作用并具有防龋功能的方式来防治龋病十分重要。中草药为自然生药,其抗菌作用一般比抗生素和化学药剂弱,但对机体副作用小,有着较弱的耐药性,且对需氧菌以及厌氧菌抗菌效果好,故用中草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有较大的优势[9-10]。其中五倍子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早已得到证实,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已备受关注。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 涩肠止泻、收湿敛疮等功效,抗菌性能好,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11-12]。同时五倍子提取物不但能抑制致龋菌,也能对牙齿硬组织产生影响。因为五倍子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鞣质,有抑制细菌、络合、抗氧化等多重功效,口腔科学者们将五倍子用于口腔领域,发现其对各种口腔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抑制脱矿,促进再矿化[13-14]。且有体外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五倍子对龋病防治、牙周病治疗、根管消毒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细菌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均少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 组细菌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少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 组细菌培养基中的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少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2 mg/ml的高浓度五倍子提取液用于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减少变形链球菌菌落数,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更强,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在龋病患者中使用32 mg/ml 高浓度五倍子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抑制链球菌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五倍子龋病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的制备与鉴定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五倍子汤漱口止牙疼
婴幼儿龋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假性动脉瘤患者感染厌氧消化链球菌的鉴定
巧用五倍子
嗜热链球菌与不同乳杆菌组合在脱脂乳中的发酵特性
食品科学(2013年15期)2013-03-11 18: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