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颉晓勇 钟金香 关杰耀 徐竹青 李应仁 贾晓平
本文通过借鉴人工养殖解决大鲵、鲟鱼等珍稀保护动物资源问题的成功经验,致力于探讨解决中华鲎资源危机的适宜途径。文章分析了中华鲎人工养殖的可行性,指出人工养殖是解决中华鲎资源危机的适宜途径,提出中华鲎养殖产业绿色发展应当解决的问题,以及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优化管理的对策建议,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推动中华鲎人工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中华鲎(hou)是具有重要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的古老物种,是医疗检测鲎试剂的重要物质材料基础来源,曾经也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目前国内的中华鲎资源已锐减至濒危,挽救其种质资源迫在眉睫。
中华鲎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太平洋西岸海域,在全世界现存的4 种鲎中,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体形相对最大,相对血液含量最高,是生产制造鲎试剂的最佳物种。由中华鲎血制作的鲎试剂(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reagent,TAL)是具有高灵敏度和专一性的内毒素检查品,被列入中国药典并远销海外,占据国际市场一定份额,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据资料记载,我国的中华鲎资源曾经占世界上中华鲎总资源量的95%以上,后来随着过度开发导致鲎资源逐渐枯竭,虽然广东、广西、福建等东南沿海省份早已将中华鲎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但是目前为止在部分海域对其禁捕执行得依然不够严格,偷捕和误捕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个别地方市场和餐馆有中华鲎被公开售卖,非法抽取鲎血的行为更是屡禁不绝。目前我国中华鲎资源已经到了濒临枯竭的程度,2019年3月份IUCN正式公布将中国鲎列入濒危(EN)级别。
我国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了《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规定对列入名录中的物种,可按规定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和专用标识,实行与野外种群不同的管理措施,此规定对珍稀濒危水生动物资源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和法律依据。目前我国就有多个通过珍稀水生动物人工养殖减缓甚至解除了资源危机的成功范例,典型的如大鲵、鲟鱼等。
中国大鲵(俗名娃娃鱼)是起源于侏罗纪时期的古老物种,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中国大鲵的种群数量急剧降低,栖息地范围严重缩小,某些种群甚至灭绝。1988年大鲵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后被 IUCN 列入极危物种(CR级)。我国采用了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和人工繁养大鲵并进的措施,使得中国大鲵得到相对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量得到有效恢复。手续正规齐全的人工饲养大鲵代替野生大鲵成为名贵水产品走上餐桌,通过这种形式对野生大鲵资源提供了保护。
鲟鱼是比较古老的软骨鱼类,我国自然水域中分布的鲟形目鱼类有8种。由于对鲟鱼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自然界中大多数鲟鱼种类一度处于濒危状态,珍稀的中华鲟更被称为“水中大熊猫”。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特许管理办法》实施,除中华鲟、白鲟、长江鲟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外,其他鲟鱼均纳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我国鲟鱼商业养殖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先后突破了包括杂交鲟在内的近10种主要鲟鱼全人工繁殖技术,鲟鱼养殖与鲟鱼子酱加工已经发展成产业,我国成为世界鲟鱼养殖产量第一大国和鲟鱼子酱加工出口大国,加工出口的鲟鱼子酱更是畅销全球。然而依照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尚未实现全人工繁殖的鲟鱼种类,在不能食用、也不能放流的情况下,出现了养殖达到一定规模时如何处置的难题,这也是中华鲎养殖引导与布局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国内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有着坚实的法律保障,国家相关法律规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特许利用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由于中华鲎目前仍然属于省级保护动物,尚未纳入上述名录,管理实践中将难以准确判定捕鲎、售鲎、抽鲎血等行为是否构成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并依法处置,这些法律法规难以为中华鲎保护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因此,尽快推动中华鲎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是中华鲎保护管理的当务之急。
中华鲎多年来没有进入水产养殖领域包括多方面原因。曾经我国中华鲎野生自然资源丰富,中华鲎长期未进入需要发展养殖的“视野”。中华鲎养殖技术研发没有得到重视,相关技术积累薄弱,种质资源评估尚未开展,相应良种繁育体系和养殖生产过程中疫病防控技术体系急待建成。中华鲎生长成熟期漫长,从卵子受精至性成熟需要约13年~14年时间,这使得中华鲎资源脆弱极易濒危而恢复困难,也是影响其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行业对于中华鲎的需求在增加;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也使中华鲎成为餐桌上的新品种和新需要。无论是作为医药检测鲎试剂的重要材料来源,还是作为消费需求高涨的水产品,满足市场的刚性需求将是中华鲎养殖的长期目标。从科学发展角度看,海洋捕捞作为典型的资源环境依赖型产业,单纯依赖捕捞野生鲎资源的传统模式已然走到了尽头,引导有序发展中华鲎人工养殖业势在必行,根据养殖生产发展不同阶段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管理对策是解决中华鲎资源危机的适宜途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渔业管理政策和法规逐渐完善。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和颁布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渔业法律法规和规章近千项,已经形成了层次结构完备、措施有力、不断完善和具体化的渔业管理制度。可以预期,随着中华鲎资源的重要性逐渐为公众所认识,针对中华鲎的具体管理政策将加快形成。
中华鲎资源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共享性等渔业资源典型特征,近30年来中华鲎资源快速下降既是“公地悲剧”的典型表现,也显示了我国渔业管理的复杂与困难。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明确中华鲎资源的归属,明确中华鲎的养殖权和捕捞权;二是要明确管理权限,制定中华鲎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依据极限参考点判定资源养护界限,将开发限制在安全生物量限度内,防止出现过度开发的危险。
保护动物的养殖管理制度需要更新完善,以满足中华鲎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包括颁发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等。制定和落实中华鲎养殖生产经营者行为规范。适时开展评估认证,建立养殖产品可追溯体系。合理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中华鲎养殖业,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组织作用。加大政府对中华鲎养殖产业扶持力度,在税收、用水用电用地、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等方面对养殖中华鲎给予政策支持以及政策性补贴。增加公共财政对中华鲎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资源环境养护等相关领域科技研究与推广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建立有利于中华鲎养殖生产和经营的管理体制。
解决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支撑中华鲎养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阶段中华鲎养殖产业绿色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养殖模式方面,除了陆基海水(咸淡水)池塘、浅海与滩涂养殖、传统网箱养殖等模式需要针对中华鲎生理生态特性研究修改之外,混养时应该混养的生物种类及其数量比例也应进行专门研究;养殖管理方面,在缺乏科学基础的情况下通常养殖生态和经济问题会较为突出,如病害肆虐、超负荷养殖、污染严重和养殖企业亏损等,要考虑针对这些问题应采用的管理模式;种质资源方面,中华鲎良种培育所需要的种质资源基础薄弱,尚未筛选出适宜培育性状;养殖病害防治方面,对于中华鲎集约化养殖而言,中华鲎的主要病原及其致病环境条件以及如何进行有效预防都是未知的;营养饲料方面,针对中华鲎的专用饲料目前仍然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应尽快研发出适宜中华鲎生长以及能促进中华鲎产血的饲料是重中之重;养殖装备与工程方面,中华鲎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生态习性不同,应应针对这些特点研发出适用的设备与设施。
在新时代谋划中华鲎养殖产业,应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提倡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当前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基础上,注重中华鲎养殖产业结构布局,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以下是几种设想:
1.开发中华鲎池塘工程化养殖方式。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提高池塘养殖机械化水平,完善进排水以及水质监测和处理系统,实现养殖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容量,打造生态健康的中华鲎池塘养殖业。
2.开发中华鲎深远海设施养殖。开发适应不同海况条件的新型网箱和设施装备,研发高效营养配合饲料,开发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3.开发中华鲎陆基工厂化养殖。按照“节水、循环、环保、可控”要求,规划和布局工厂化养殖,进一步提高设计系统化、装备标准化、控制自动化、管理集约化,提高循环水利用率、水处理技术质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实现优质高效和节能环保等绿色生产需求。
中华鲎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大力发展中华鲎人工养殖是快速恢复我国中华鲎个体数量、修复滨海生态环境、保存近海生物多样性、以及保障国内外医疗检测鲎试剂市场供给的重要途径。总体来说,当前应当建立中华鲎养殖业绿色发展机制,对绿色养殖中华鲎给予政策支持;增加公共财政对中华鲎养殖研究方面的投入,制定有利于中华鲎养殖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措施;合理引导养殖户和企业开展中华鲎养殖业,将中华鲎养殖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