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对气候干旱化的农业技术研究

2020-11-20 06:48贾兵强
关键词:灌溉黄河农业

贾兵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古代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气候冷暖干湿的异常变化[1]。研究表明,气候干冷是隋唐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种植面积缩减的重要因素[2]。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的冷暖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呈现寒冷—温暖—寒冷的干旱化趋势[3],主要表现在冷、暖、干、湿等指标上,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干冷、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如隋唐年间,黄河水灾的记载减少,主流无重大的变迁。然而,五代以后,黄河中下游地区水灾明显增多,主流变迁频繁[4]。隋唐气候干旱化的演变,一般会引起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的农业灾害,尤其是旱灾与饥荒。如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七月雨,沣水溢害稼,冬关中饥。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关中旱蝗疾疫,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春旱无麦苗,至八月旱甚,灞、浐将竭,井皆无水[5]卷三六《五行志》,917。为应对气候干旱化导致的农业灾害,隋唐政府除了实行减免赋税、赈灾救济、储备粮仓、恢复生产等政策外,还调整旱地农作物结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和推广水利工程技术等,促进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一、合理的旱作种植结构

气候冷暖变化对农业种植具有重要影响。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扩张,而寒冷干旱的气候则会破坏农业生产[6]。隋唐以前,我国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粟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据首位。如在《齐民要术》所载各种粮食作物的排序中,粟列在首位,而大小麦和水旱稻位置则比较靠后。唐朝末年,韩鄂的《四时纂要》记载的农作物除粟、麦、稻外,还有菽、薯蓣、荞麦和薏苡等,并且在旱地农作物中粟和麦都位居前列,基本上改变了以前麦居首位的格局。研究表明,黄河中下游的旱地农作物主要有粟、小麦、黍等,均为抗旱、耐旱的粮食作物。

(一)粟

粟古称“稷”,通称“谷子”,是喜温耐旱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唐代时,粟广泛分布在全国,主要栽培地区在华北平原。作为唐代第一大主粮的粟,除华北平原外,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种植也较为密集[7]。

早在史前时期,粟的密集种植区域主要在西起甘肃兰州、临夏,东抵山东广饶、胶县的黄河流域[8]。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粮食作物以粟为主,这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犯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等文献典籍中均有记载[9]9。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作物仍以粟为主,奠定了北方以粟为主的旱地农业的格局。

唐代,河南府位于华北平原最西部,附近产粟颇为丰盛。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和籴东、西畿粟各数百万斛”,东、西畿分别指都畿和京畿,可见两京附近产粟数量之巨[10]。高宗时正遇大旱,怀州武陟县尉员半千“劝令殷子良发粟赈民”[5]卷一一二《员半千传》,4161。玄宗时颁布的平籴诏,要求诸郡籴粟若干,其中荥阳、临汝等郡各出粟二十万石。河北道无论是太行山东麓平原,还是河北平原腹地,南起黄河、北抵燕山山脉,都是粟盛产地区,也是唐代粟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11]卷三五《元宗·平籴诏》,384。考古发现,唐代洛阳含嘉仓里收藏的粮食主要是粟米和稻米[12]。唐代的含嘉仓储粮约占全国的一半,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二)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我国小麦的种植主要集中在黄淮地区。唐代中期,北方小麦的产量急骤上升。如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京兆府麦田占耕地面积的8.3%;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该地区麦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上升到了20.0%[8]。唐代,河北、河南道除山东丘陵地带外,小麦产地几乎连成一片。就当时的山东而言,小麦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西部的郓州、兖州、曹州、宋州等地[13]。如其中的莱芜县(今莱芜市),《水经注》载“山谷有平丘,面山傍水,土人悉以种麦”[14]579。

隋唐时期,河南道小麦种植规模大,西起洛阳,东止徐州、亳州,北至兖州、郓州,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河北道小麦种植呈线状分布。如京兆府辖23县盛产麦子、贡麦、大麦[5]卷三七《地理志一》,961。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五月,河南、河北道诸郡“收麦倍胜尝(常)岁”[15]卷四八七《邦计部》,6013。从关中地区来看,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四月,唐高祖因小麦丰收在望,命京城官员休假,以“亲事务农”。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唐玄宗因皇苑里的小麦成熟,率皇太子等亲自收割[15]卷一《帝王部》,788。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户部侍郎第五琦请税京兆之麦,成为我国农业史上第一次征收麦税。小麦列入法律条文,说明麦的地位上升,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中,也有专门负责粮食收购工作的。唐九寺之司农寺下的导官署,设令二人,“令掌导择米麦之事”[16]卷四四《职官志》,1887。

(三)黍

黍,俗称黄米,是抗旱力极强的一种农作物,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酿酒。隋唐时期,黍是粮食作物之一。唐诗里有很多关于黍的农业生产的记载。如杜甫的“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17]卷二一七《羌村》,2279;储光羲的“秋至黍苗黄,无人可刈获”[17]卷一三七《田家杂兴八首》,1386;张谓的“主人有黍百余石,浊醪数斗应不惜”[17]卷一九七《湖上对酒行》,2021;白居易的“种黍三十亩……望黍作冬酒”[17]卷四三三《村居卧病三首》,4769。与此同时,史书也有关于种黍的记载,如王绩,隐居乡里“种黍,春秋酿酒”[5]卷一九六《王绩传》,5594。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五月,河北抗旱,玄宗下诏“劝课种黍稌及旱谷等,使得接粮”[11]卷二六《元宗七·赈河南河北诏》,303。以上记载,说明了当时黍的种植情况。

另外,为应对干旱化趋势,黄河中下游地区推广果树的种植,不论是品种,还是种植范围都大大增加。唐代还引进了扁桃、无花果、黄肉桃、黄色绵苹果等。政府规定,每户在均田制的土地上要种桑树,如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下诏:“天下田计其顷亩,官收十分之一,择其上腴,树桑环之,曰公桑,自王公至于匹庶,差借其力,得谷丝以给国用。”[16]卷四九《食货下》,2127

二、完备的农业技术体系

我国农业历来有利用农业技术减灾的传统。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铁器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北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确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耕作减灾技术,如作物换茬种植以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深耕细作,翻耕土壤以防旱保墒等。隋唐时期,北方抗旱保墒和中耕继承了之前的技术并加以完善,使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更加完备,农业减灾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一)成熟的抗旱保墒技术

北魏时期,以耕、耙、耱为主的抗旱保墒耕作体系初步建立。隋唐时,耕犁整体结构进一步改进,促进了养地保墒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18]。唐代耕作技术的进步表现在对耕地的宽度与深度要求保持一致,而且对耕作土壤要求整齐均匀。唐人对耕地高标准的要求,也可以说明唐代耕作技术的进步[19]42。

中耕也是保墒耕作的一部分。如《齐民要术·卷首·杂说》中的记载:“候黍、粟苗未与垄齐,即锄一遍。黍经五日,更报锄第二遍。候未蚕老毕,报锄第三遍。如无力,即止;如有余力,秀后更锄第四遍……务欲深细。”意思是在黍、粟等作物幼苗期间进行中耕,为了避免松动或损伤幼苗根部,并防止土块埋压根节,妨碍发杈枒,必须浅锄,等到苗株长大,根部基本稳定,可以深锄;在孕穗到抽穗期间,根系逐渐密布地下,深锄容易伤根,因此又须浅锄。《四时纂要》载:“锄禾,禾生半寸,则一遍锄,二寸,则两遍,三寸、四寸令毕功。一人限四十亩。终而复始。”[20]卷三《四月》,114这里不仅体现了早锄、多锄、细锄的技术要求,而且还规定每人负责40亩地的定额。这种浅深相结合的中耕方法,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说明唐代抗旱保墒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耙地保墒防旱,是我国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耕作技术,耙地需要掌握适宜的时间。过早耙地,由于土壤冻土浅,保墒效果不好;如果耙地过晚,土壤解冻很深,耙松的土层过厚,会加大地层空气与土壤空气的对流,对保墒不利。

同时还重视耙耱。耙耱的要求是“务遣深细,不得趁多”,当时一般耕五六遍,“每耕一遍,盖两遍,最后盖三遍,还纵横盖之”。耙耱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人们对其防旱保墒作用有了明确认识。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春土壤水分充足,尚未完全解冻时,对春播地及时耙耱,是早春抗旱保墒的有效措施。总之,通过耙耱不仅能保墒防旱,而且有提高地温、促进越冬作物返青的作用。

(二)轮作复种技术发展

唐代北方的轮作复种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复种作物以麦和谷为主,还有粟、稻等水旱混作的作物[19]42。秋收秋种、谷后种麦的生产程序更加紧凑,农民更加繁忙。多熟制复种技术也比较常见,如《唐会要》记载,公元847年诏“二稔职田,须有定制”[21]卷九二《内外官职田》,1672。所谓“二稔”应指麦禾二熟或麦稻二熟。

从《四时纂要》中的农事活动安排看,当时已经广泛实行绿肥作物和禾谷类作物的复种,五月麦收后,又可以安排小豆、枲麻、胡麻等作物的种植。《齐民要术》卷首《杂说》载:“禾秋收了,先耕荞麦地,次耕余地。”[22]这是荞麦与早秋作物复种。“其所粪种黍地,亦刈黍了,即耕两遍,熟盖,下糠麦。至春,锄三遍止”是禾麦复种的另一种方式。唐初,在关中地区“禾下始拟种麦”[16]卷八四《刘仁轨传》,2790,说明冬麦与粟复种在唐代有所发展,为轮作复种制向精耕细作转变夯实了基础。

(三)农田水利工具改进

隋唐出现了筒车、曲辕犁和鸟耕等农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整地质量。唐代农田灌溉工具除了传统的桔槔、辘轳、翻车外,还发明了筒车和水轮等灌溉新工具。唐代的水车已经改进为手摇、脚踏和牛转数种了,改进的龙骨水车得到推广。《唐会要》载:“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三月,内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沿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21]卷八九《疏凿利人》,528唐代的水车不仅遍及全国,还传到了日本。另外,唐代还出现了辘轳汲水与架空索道相结合的“机汲”灌溉工具的进步和普及。

上述农田灌溉技术的改进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如天宝十二年(公元735年),“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甘州诸屯,皆因水利,浊河灌溉,良沃不待天时,四十余屯并为奥壤”[23]216。

三、发达的灌溉农业

为了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隋唐时期国家十分重视灌溉农业的建设。据统计,唐代仅山西施工的水利工程就有32项,居全国第三位[24]。唐代屯田还开有水屯,如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六月,“遣中书令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八月,“遣张九龄于许、豫、陈、亳等州置水屯”[25]135。唐玄宗时,仅许、豫、陈、寿四州便设置了一百多处水屯[26]。隋唐修建的水利工程在灌溉农田、提高农业产量以及减轻水旱灾害威胁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派李询开渠引杜阳水,灌溉三畤原农田,“民赖其利”[27]卷三七《李询传》,1122。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四月九日,同州治中云得臣,开渠,自龙门引黄河,溉田六千余”[21]卷八九《疏凿利人》,1619。

(一)人工渠道与农田水利

隋朝的农田水利设施比较多,如颍州汝阴郡的大崇陂、鸡陂、黄陂、湄陂等[5]卷三八《地理志二》,987。此外,隋代还有一些官员很重视水利建设,如怀州刺史卢贲[27]卷三八《卢贲传》,1143、蒲州刺史杨希尚[27]卷四六《杨希尚传》,1253、都官尚书元晖[27]卷四六《元晖传》,1256等,他们在任期间,都兴修了颇具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收到了显著的功效。

唐朝继隋之后,在农田水利方面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源充分利用,代表性的工程有郑白渠和成国渠。郑白渠的前身为汉代所修的白渠,秦汉时期曾广收灌溉之利。到了唐代,郑白渠包括三条主要干渠,即为太白渠、中白渠、南白渠,继续发挥灌溉作用。如高宗永徽年间,可灌田一万多顷,到代宗大历年间,还可灌田六千顷余[28]卷二《关内道二·泾阳县》,88。京兆郡武功县境内的永丰渠、普济渠,泾阳县的茂农渠,华阴县(今华阴市)的白渠,冯诩郡下邽县的金氏陂等[27]卷二九《地理志》,808,均为当时兴修的人工渠,主要用于农田灌溉[29]。

隋唐都以关中平原的长安为首都,都大力恢复和发展关中地区的水利,唐朝对郑白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更新与改造,使渠系得到完善,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30]89。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在京畿道宁民县(今陕西省蓝田县)开凿库峪渠,引水入长安城,沿途浇灌旱地。在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绛县)凿十石沪渠,“溉田良沃,亩收十石”。在太原府文山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开甘泉、荡沙、灵长、千亩等渠,溉田数千顷。公元716年,在华州华阴(今陕西省华县)开利俗渠,引乔谷水灌溉,开罗文渠,并筑堤坝排泄山洪,变水害为水利。公元719年,在同州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开通灵陂,引蓄洛水、黄河水,溉田百余顷[5]卷三七《地理志一》,965。同时,开元年间还在京兆府鄠县西(今陕西省户县)修渼陂,蓄涝水,有灌溉、养鱼、碾碨等多种效益;在岐州岐山县修润德泉,引北山下五个泉的水灌溉[31]。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关中久旱无雨,京兆尹崔琪奏请皇帝,把龙首渠中的水供百姓使用,才使百姓过了难关[32]47。

此外,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利工程还有兴平县(今兴平市)的普济渠,郑县的利俗渠、罗文渠,下邽县的金氏二陂,朝邑县的通灵陂,韩城县的龙门渠,合阳县的阳斑湫,虞乡县的涑水渠,龙门县的瓜谷渠、垆渠、马鞍坞渠,临汾县的高梁堰和夏柴堰,曲沃县的新绛渠,闻喜县的沙渠。下游地区有汝阴县的椒陂塘,文水县的常渠、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千亩渠,下蔡县的大崇陂、黄陂、湄陂,长社县周围一百八十余里的堤塘,西华县的废邓门陂,陈留县的观省陂,北海县(今北海市)的窦公渠,莱芜县的普济渠,济源县(今济源市)的枋口堰,武陟县的新河,安阳县的高平渠,邺县的金凤渠,尧城县的万金渠,临漳县的菊花渠、利物渠,新乡县的新河等,均为唐代所开,灌溉效益可观。仅兴平县的普济渠、韩城县(今韩城市)的龙门渠和济源县的枋口堰三项水利工程,就可灌田一万八千多顷[29]。

(二)水利工程与引黄灌溉

据统计,唐代水利建设的分水岭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前,唐朝修建的农田水利约占全国总数的60%,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修建的农田水利只有101项[33]。今以《新唐书》地理志中有关唐代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为例,从中管窥唐代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所建农田灌溉水利全貌(详见表1)。

表1 唐代前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田灌溉水利工程

由于唐王朝京都所在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当时黄河流域农田水利工程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均开创了我国利用黄河水系灌溉农田、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时期。如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同州治中云得臣自龙门引黄河水溉韩城田六千余顷。在洛阳,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怀州刺史杨承仙就“浚决古渠,引丹水以灌田,田之于莱遂为沃野”[34]卷八《故怀州刺史太子少傅杨公遗爱碑》,3967。元和八年(公元813年),观察使田弘正及郑滑节度使薛平在卫州黎阳县(今河南省浚县)开新河,引黄河注入原来的河道,滑州(今河南省滑县)再也没有水患[35]。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河阳节度使崔弘礼“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5]卷一六四《崔弘礼传》,5051。大和七年(公元833年),河阳节度使温造“修枋口堰,役工四万,溉济源、河内、温县、武德、武陟五县田五千余顷”[16]卷一七《文宗本纪下》,550。大中年间,怀州修武县令杜某“自六真山下合黄丹泉水南流,入吴泽陂”[5]卷三九《地理志三》,1010。另外,永徽年间,裴行方“为检校幽州都督,引卢沟水广开稻田数十顷,百姓赖以丰给”[15]卷六七八《河渠》,8101。

唐朝在引黄灌溉方面取得最大成绩的地方官员首推姜师度。“好兴作,始厮沟于蓟门,以限奚、契丹,循魏武帝故迹,并海凿平虏渠,以通饷路,罢海运,省功多。……安邑盐池涸废,师度大发卒,恤引其流,置盐屯,公私收利不货。……又派洛灌朝邑、河西二县,阏河以灌通灵陂,收弃地二千顷为上田,置十余屯”[5]卷一○○《姜师度传》,3946。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姜师度在华阴县西开敷水渠,以疏排洪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姜师度在郑县西南开利俗渠引乔谷水,又于县东南开罗文渠,引小敷谷水,筑堤防洪,发展农田灌溉。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姜师度重建引洛灌区。《旧唐书》载,姜师度“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雒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16]卷一八五《姜师度传》,4816。

四、结语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应对干旱化趋势形成的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备,旱地农业得到发展,麦类生产超过粟类,抗旱保墒技术和轮作复种技术得到发展,政府倡导改进水利灌溉工具,兴办农田水利工程,并形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兆人本业》。上述农业技术体系主要是围绕抗旱保墒展开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旱灾或减少旱情的作用,从而适应了干旱化趋势下的农业生产,维护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一千多年来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黄河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