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张 伟
《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巧妙地因势利导,在各教学环节上组织有效的启发引导,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把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好奇状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英国教育家托·富勒曾说:“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一切知识的获得其实都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不断认识和了解,当人们不能厘清某些现象及背后原理的时候,疑问自然而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这种生来就有的秉性仍然存在。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恰当进行课堂设疑,并注重激疑,让学生不断带着疑问与思考进入课堂。
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通过课件播放动画视频“乌鸦喝水”,适时提问:“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最后终于动脑筋喝上了水,但是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啊,它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激“疑”,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被激活。很快,学生关注点放在了小石子上。他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学生说因为石子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石子有厚度、有面积、有空间等。当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中苦苦思索时,发现不能很好地做出说明,也不能很好地说服别人。这时,教师相机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告知学生课后来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这个现象。教学开始环节通过激“疑”,打开了学生数学思考的大门,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使学生饶有兴趣、充满热情地投入接下来的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疑问产生后就能激发主动思考,从而触动认知冲突,进而启动探索学习动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是十分善于激疑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从而达到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的目的。
“提问”是课堂教学一种常用的组织形式,提问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设问,也可以是学生自问,某种意义上“提问”就是一种自然而真切的师生互动对话,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日常课堂中往往是不缺问题的,但很多问题却是简单的应答式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同意不同意?”等。其实,一个好的问题是能够调动学生良好情绪,激活学生思维浪花,引发学生主动探索,引领学生学习思考方向的。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会很有价值:“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三角形、长方形的、椭圆形,都不行吗?”(课件出示用三角形或长方形或椭圆形做车轮的汽车)学生都笑着连连摇头说“不行,滚不起来”。接着教师又提问:“怎么滚不起来,使劲滚应该还是能走的。”(课件出示动态运行图)学生纷纷举手说:“这样太颠簸了,谁买这样的车啊!”学生在找寻原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圆特点的深刻认识,这样得出的结论理解记忆起来会更深刻。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指出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提倡化错教育。其核心理念认为“教学中并不仅仅成功是一种收获,有时出错也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对于经常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刻意收集,适时抛出,引发争论,从而探寻错误背后的原因,加深对知识本质的认识。
如教师在教学“平均数”,学生已经掌握“先求总、再均分”的平均数计算方法后,出示如下问题:“某单元测试,班级男生均分82分,女生均分90分,求全班学生均分多少分。”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可以这样计算:(82+90)÷2=86(分),并且不少学生对此结果毫不动摇。针对以上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无误地求出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并达成共识。即可以算出班级所有学生的总分,再除以总人数,得出正确的结果。此后,教师提供两种情况:①男生女生人数相同,均为20人;②男生10人,女生30人,组织学生严格按照先求学生总分,再除以总人数的方法来求平均分。第一种情形学生算完后欢声雷动,结果为:(82×20+90×20)÷40=86分,和之前结论一致。而第二种情境下,结果为:(82×10+90×30)÷40=88分,与之前结论不一致,学生瞬间都沉默下来,此时无声胜有声,思维的暗潮已涌动起来。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讲究思考的坡度,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教师不仅要善于打牢认知基础,还要能把握学生思维拔节之处。这就要教师能合理设“障”,利用挑战性问题,制造“头脑风暴”,或者“故弄玄虚”一番,将学生思维推向高潮。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有这么一道题出现在练习的后半部分(见下图),对很多学生而言颇具挑战。不少学生受前两题的影响,产生思维定式,依然认为通过旋转或平移的操作方式,将图中涂色部分旋转后得到的是边长为3格的正方形,从而得出分数是,而实际涂色正方形的边长根本不是3格那么长,此时就需要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转化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不加评判,逐一问学生:“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一个学生答“”,另一个学生也答“”,再问一个学生学生,同样答“”“同学们,你们都认为是吗?那恭喜你们——答错了!”教师陡然宣布答错了的一瞬间,班上的学生都懵了,怎么恭喜我还答错了呢?随后,学生间的窃窃私语、深入思考、小声交流自然而至了,此时再让先弄明白的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班上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投入度空前高涨。不管是直接将涂色部分转化10格涂色部分,还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先转化成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再表示出涂色部分,学生理解起来都容易得多,学习效果也特别好。可以形象地说,“设障”就好比在学习过程中攀登一座高峰,当跃上山顶、成功克服困难时,这种成功的体验是无比畅快的。
数学学习需要融会知识,更需要培养数学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即能从不同方向考虑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或从一个问题引发出对其他问题的思索。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经常会采取类比联想的方式,以便学生能全方位拓展思路、灵活多元地进行思考。也正如新课标所言:“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思维水平。”求“变”正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
如特级教师俞正强曾执教过这样一次复习课,呈现两份学习材料:
俞老师先分别让学生解读两份材料的意义,再问学生将这两份材料放在一起的用意。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后发现这两份材料都是通过转化的方式,用旧知识来解决新知识。随后,俞老师就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继续收集此类的材料,通过如上方式复习,汇总出三类转化运用的例子:①图形类(如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②计算类(如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通过移动小数点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③问题类(如曹冲称象的方法)。显然,如上复习课求“变”的思路广泛、想法多元,对数学知识的复习已离开逻辑的表面结构,而是进入了思想方法的深层次结构。将教师给出的学习材料作为思维触点,以整个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为背景,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思维检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成效明显。
曾有学者说:“一堂好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和思维的终结。恰恰相反,一节课的结束,同时又是另外一段学习的开始。”小学生生理年龄小,心理发育正在快速发展,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看,他们对客观世界充满好奇,对新生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刨根问底,这为开展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的结束,将数学知识里的“新”“奇”“特”延续下来,则可以引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及热情,延伸学生学习的时空。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留“味”:三角形三边存在着特定的规律,也就是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它的三个角也藏着奥秘吗?下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数学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的数学知识,又要拥有机智的教学智慧,需要充分利用好“激疑、巧问、示错、设障、求变、留味”等方法去进行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因势利导、有效启发,创造合适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场,从而引领学生开启探究之旅,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