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紫
不知从何时起,高考这座“独木桥”变得愈加狭窄,有太多父母倾向于以学习成绩判断孩子的前途,甚至把学习定义为孩子命运转折的唯一机会。可以预见,父母目光的狭隘最终扼杀的一定是孩子的大好前程。反之,若父母放大教养格局,拓宽成才道路,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遵循孩子的优势、特长发展,那么,孩子就很可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前途。
没有不成材的孩子
一个高考失利,
但學了自己喜欢专业的孩子
我的侄女成绩不好,她父母一直为此而努力,从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寻找各种办法“拯救”孩子,探索打开孩子学习大门的方法和途径,直到初三那一年,成绩依旧不理想。这时,一家人是真的着急了,因为父母认为学习成绩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命运。如果不能顺利升学,孩子就失去了通过校园学习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机会。
好在他们督促孩子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偏激到荒废掉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坚持培养孩子在唱歌、钢琴、古筝等方面的特长。升学的时候,孩子在成绩不高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所师范院校学习与音乐教育相关的专业。入校后,侄女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学习很努力。可以预见,这份积极能滋养她的心灵,产生推动的力量,从而成就她的未来。
一个成绩不好,
但手工精巧选择了上技校的孩子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身边的一个孩子,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手巧。十来岁的时候,就能修门锁、换热水器喷头。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读高中,而是进入了一所职业技校学习电气焊。这个孩子学得很努力,技术精湛,很快脱颖而出,毕业没有几年,月薪就达到了万元以上。
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即使孩子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不是很优异,也不会因此没有了前途。如果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刻苦钻研,也能干出一番天地。
把握教养中的底气
学习不是哪个孩子的特权,而是任何孩子都拥有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孩子天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本领,这是学习的先天条件,也是每个孩子都拥有的资本,但是,要想孩子通过学习获取好前程,父母需要明白以下两点,才能真正在教养中做到有底气。
□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
从教育的目的来看,以学习成绩评判孩子前途的教育很片面,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使其传承和发展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可作为的范围很广,学习成绩涵盖不了也预测不了孩子的未来发展。
在我国,《孟子?尽心上》第一次将“教”与“育”二字连用,指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引出或导出,即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教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地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孩子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者,影响孩子学业发展的一般能力叫做智力,涉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当一个孩子在这几方面表现一般的时候,再加上教育环境不是很理想,那么可能会造成学习成绩不佳。
但是,这并不等于孩子就没有了前途,因为绝大部分孩子还拥有自己的特殊能力,也就是独特的天赋,比如绘画、音乐、体育等。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更是通过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将人的智能结果划分成了8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研究显示,每个人都会拥有一项或者几项优势智能,也会存在相对较弱的领域,这样的智能结构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可造之才,都可能拥有某方面的专长。
这就很好地说明,从先天的条件来看,每个孩子都是大有前途的,关键在于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
□ 了解用功
是一切领域发展的前提
不管是考大学还是学习一技之长,都有个大前提,就是要用功。很多孩子前途暗淡,不是因为天赋不好、智力差,而是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不够,比如,缺乏坚持性、不够勤奋、不能抵抗挫折、自我控制力不足等。全世界公认的聪明人爱因斯坦都说,成功是靠艰苦的劳动加上正确的方法,还有少说空话。
《中论?治学》中说,“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可见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童话大王”郑渊洁没上过大学,但他喜欢童话并长年坚持写作。1985年,郑渊洁创办了《童话大王》月刊,一个人写,一个人编校,他竭尽全力,使得《童话大王》发行量逐渐攀升。到第三年,《童话大王》月刊印数就突破了100万册。时至当下,《童话大王》总印数已经超过2亿册,郑渊洁成为了一人写一本杂志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所以,不管孩子擅长什么,选择什么领域,都需刻苦学习,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即使是天才,努力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