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逢疫必谣,逢谣必乱”的魔咒

2020-11-19 10:54邱兴旺
心理与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辟谣谣言新冠

邱兴旺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重大破坏。新冠病毒给感染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威胁,而对广大的未感染者而言,却也被破坏力同样巨大的随“疫”而生的各类谣言扰得心神不宁。这些谣言借助网络平台的快速传播优势,严重干扰了人们对新冠疫情的合理认知,误导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的正确指导,给社会和市场秩序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为阻止各类疫情谣言的疯狂传播,各大权威媒体纷纷发布辟谣信息。仅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疫情防控辟谣专区数据信息为例,全国各地每天证伪的较有影响力的疫情谣言就多达数十条。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致敬英雄的同时,我们也总结了抗疫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大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小到对个人健康常态化的防护。在此,笔者针对疫情期间传播较盛的一些谣言,从心理学的角度予以解读,以期给读者们一些建议和启发,对于今后防范各类谣言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制造谣言定有所图,怀抱警惕必不可少

谣言起于造谣者,而造谣者编造谣言一定有其背后的动机,若我们可以洞悉造谣者的心理状况,则更易识破其编造的谣言。造谣者通常的心理有以下几种。

趋利心理

疫情初期,防治新冠肺炎尚无特效药,加之疫情封控措施空前严格,导致人们产生心理恐惧和焦躁,安全感极度缺乏,在自身无力解决时而病急乱投医。造谣者趁机谣传奥司他韦、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可防治新冠肺炎,吃大蒜、喝白酒等可预防新冠病毒。这些谣言导致人们哄抢物资、哄抬股市,造成市场经济紊乱,个别人趁机攫取私利。

侥幸心理

造谣者利用自媒体时代公开发表意见的平台广、门槛低、流程短、隐匿强、监管难等特点肆意妄为,如曾有人谣传“北京新发地疫情期间,解放军301医院出现疫情,海淀区新增100余个封闭小区名单”,一时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全稳定,网络上身份隐匿的优势和法不责众的心理让造谣者有恃无恐。造谣者逞一时口舌之快,且侥幸免于追责,但其破坏力不可小觑,因此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治理一直在加强,无论何时何地何者,凡以身试法必遭惩罚。

娱乐心理

造谣者试图通过捏造、歪曲、拼凑事实来制造新闻热点、舆论焦点,以博取大众关注讨论,从而获得大量“粉丝”。如曾有人谣传“哈佛医学院为李文亮医生降半旗致哀”,实为哀悼于2020年1月9日逝世的本院教授Stephen P.Dretler,但巨大网络流量让不少人沉迷不已、娱乐至上。这其实是造谣者对事件相关人的极不尊重和恶意消费,同时也浪费了社会公共媒体资源和民众个人时间精力。

虚荣心理

造谣者出于人际交往需求中的形象管理动机,想要成为关键时期的信息“领头羊”,从而凸显其在“朋友圈”中的重要地位。如曾有人谣传“(河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确保5月24日全省安全平稳开学”,广大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对获取教育信息的高度期待极大地满足了其作为“第一知情人”的虚荣感。可辟谣信息一出,这些造谣者立马现出原形,失信于人的形象从此形成,故而得不偿失。

宣泄心理

造谣者试图通过包装自身负面情绪来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如曾有人谣传“中央决定暂免武汉红十字会救灾物资管理工作”,以此把自身对武汉红十字会处置捐助物资工作不力的不满情绪扩大化。谣言广泛传播,一个人的宣泄变成了一群人的肆意发泄。

挑拨心理

造谣者企图制造社会矛盾来造成党群关系、干群關系紧张以达到其政治图谋,如曾有人谣传“国务院通知任何平台不得销售口罩”,试图抹黑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弱化和转变人民对党和政府的情感认同。

接受谣言潜移默化,克服定势必不可少

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第一步就是能识破谣言。而由于一些思维定势的存在,部分谣言“易感者”不知不觉中就着了道。让我们看看哪些心理让你易受谣言侵扰。

恐慌心理

恐惧是人面临危险时的本能反应,而恐惧往往来源于对外在世界的未知或无知。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选择性注意和信息定向性推送的高度结合使得民众的信息通道狭窄,疫情信息过载摄入加剧了人们对疫情严重性的误判,从而使其更加恐慌,更加容易偏信谣言。如曾有人谣传“武汉周边部队开始集结,若疫情于2月10日前不见好转,将接管武汉”。疫情初期,病毒感染者数量每天都在急剧增加,而防控措施和治疗方法尚不完善,致使部分民众陷入无助的恐慌中,自然而然想到了寻求常常危难之中显身手的人民子弟兵的帮助,因此对该疫情谣言深信不疑甚至喜出望外。

利他心理

曾有专家在对微信谣言传播的社会心理分析中发现,处于风险社会环境中,面对谣言信息时,中老年微信用户的第一反应大多是“告知熟人如何避免”,而不是考察信息的真实性。这是因为社会风险的频发形成了人们负面的“集体记忆”,特别是老一辈人经历的重大自然灾害和恶性社会事件较多,对危机的感知过于敏感,对灾害的防范有些过度。如曾有人谣传“国内粮食短缺,要赶紧屯米抢油”,导致人们奔走相告,引发小范围抢粮热,直至各级政府、权威媒体以多种形式说明“大国粮仓顶得住”,谣言最终才烟消云散。

怀疑心理

畅销书《谣言》的作者卡普费雷曾说过:“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他们就会相信一切”,其中包括谣言。权威信息的模糊、滞后甚至缺失都会导致人们信息通道受阻,陷入“存在性焦虑”,此时谣言便会趁机大行其道。如起先有人谣传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系SARS病毒,后又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SARI,直至2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COVID-19”才尘埃落定。疫情初期,医学界对新型病毒知之甚少,一切都在研究之中,故而无法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而此时人们便会根据社会过往经验不假思索地怀疑一切,以此来抵消自身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从众心理

心理学认为,从众原因主要包括对他人行为的参照、对偏离的恐惧、与群体融合的需要及群体的凝聚力。因此,人们往往在不确定的情境里会选择最安全的策略,即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放弃了对谣言的独立辨别、理性思考。如曾有人谣传“钟南山说‘已经挺过一个14天,(2月)7号开始第二个14天”。此谣言背景是2月4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开始下降,但钟南山院士认为不能以此证明疫情拐点的到来,故而人们纷纷揣测还需继续居家隔离以阻断病毒传播。

甄别谣言慎之又慎,理性独立必不可少

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法治,更重要的是谣言止于智者。理性判断、审慎处置各类信息,是对我们每一个普通大众随时随地有效的认知“屏障”,这也是我们自身能够竭力做到的。

1客观看待疫情发展变化

我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头脑每天都在经历信息风暴,而人又往往容易记住那些负性事件,因此我们每天接收疫情信息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接收信息总量的40%,防止信息集聚打破认知平衡,造成心理过度恐慌和焦躁,从而对疫情抱有悲观甚至绝望情绪。

我们解读疫情信息既要有把握全局的眼光,更要有关注趋势的智慧,防止产生認知偏差。譬如解读疫情病例数字时,既要看到其“总量”,更要关注其“增量”。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疫情暴发后,该市应急响应级别随即由三级调至二级,迅速开展全面的流调、溯源、检测和排查,从而在很短时间内使得其新增疑似、确诊病例明显下降,这说明我们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检测、治疗方面已经卓有成效,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2积极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我们要对政府充满信任,因为信任感是一切良好预期及稳定行为的心理基础,我们生活在政府管理的社会环境中,一旦丧失这种基础信任,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应激性反应和非恒常性举动,造成心理失序甚至心理危机,从而在心理慌乱中对各类疫情谣言偏听偏信。

我们要克服因过度恐惧而引发的疑病心理和歧视心理。如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应立即前往相关医院进行检查,如被确诊也可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减少感染他人的可能性;而不能故意隐瞒又疑神疑鬼,这样反而容易陷入自我焦虑中。同时,对于来自曾是高风险地区的人们也要客观看待,不要搞地域歧视或属地保护,我们防范的是病毒,而不是与我们同根同源的兄弟姐妹们。

3适时寻求外界专业支持

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而不在乎事件真相,恰好谣言往往都是针对人们内心喜好或期待应运而生,因此我们选择信息来源更须谨慎,比如在寻求疫情信息时应主要接收官方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拒绝某些小道消息,特别是警惕冠以“绝密、内部消息、知情人士透露、专家建议”等字样迷惑大众的信息,如在疫情期间,各类疫情谣言假借“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之名招摇撞骗,不少人深受其害。

自媒体时代人们的网络社交更加高效便捷,各类疫情信息容易在人们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以讹传讹,让谣言的传播产生了明显的“蝴蝶效应”,因此当面对疫情信息甄别不准时,应保持客观冷静,并及时寻求正规渠道去查验核实。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果壳网、腾讯较真辟谣平台等每天都会发布辟谣信息,并提供查询求证功能。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在举全国之力打赢新冠战“疫”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性思考、客观辨别,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从而打破“逢疫必谣、逢谣必乱”的魔咒,避免造成心理恐慌和社会混乱。

猜你喜欢
辟谣谣言新冠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微信辟谣小程序上线:这个一定要转给了爸妈!
谣言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