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媛 魏泽
摘 要:在“送教上门”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进而导致“送教上门”工作质量堪忧。基于此,本文从送教教师队伍素质、理论教材、送教时间、送教工作的监管考核制度四方面论述了“送教上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送教上门;质量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7B-0010-04
一、现实背景
自《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颁布以来,“送教上门”工作在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投入到这一领域中。教育部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送教上门”相关服务也提上了日程。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已有关于“送教上门”的相关政策。由此,“送教上门”这个词正式进入了大众视野。在2017年我国颁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中,再次重申了“送教上门”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措施,使送教上门的工作得到了更全面和深入的发展。此外, 2017年2月1日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也明确指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有专人护理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由此可见,送教上门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以及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多为中重度残障儿童,以及少数家长明确提出需要这一服务的特殊需要儿童。“让所有孩子都受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合适的教育”更彰显了“送教上门”的核心。在特殊教育领域内实行“送教上门”,体现了“零拒绝”和全纳教育的思想,是一种对公平受教育权的绝对认同,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安置形式的补充。随着“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大部分中重度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也呈现出许多问题,“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二、“送教上门”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送教队伍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没有保障
一直以来,特殊教育领域的师资队伍,都是相对薄弱的,因而导致“供不应求”,老师的数量与社会的需求量不成正比。久而久之,特殊教育行业在老师的专业素质上不做过高的要求,进入这个行业的准入标准较低。从事特教行业的人员出身有以下几类:特殊教育本专业的老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普校老师、普校资源老师、巡回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特殊教育行业的普通人员等。
就现阶段而言,从事“送教上门”工作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员。一是特教老师。特教老师是比较专业的,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运用上都相对成熟,但是,特教老师数量是有限的,而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数量是很庞大的,一个老师往往要面临多个儿童的教学重任。周一至周五在学校授课,周末要开展送教工作,特教老师实在是分身乏力,所以专职特教老师送教的情况不普遍。二是普校资源老师。资源老师是在普通小学工作的特教性质的老师,主要负责普校资源课的开展、资源教室的运作,有时还要身兼多职,负责小学的一般课程等。现在的小學普遍配有资源老师,资源老师也是常见的送教人员,然而和特教老师一样,除了周末的送教工作外,资源老师还得负责普校一周的资源课程,有的甚至兼管附近几个校区的资源课程,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老师的精力实在有限,送教上门工作的质量有待考量。
在以上两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三类送教工作人员,即特殊教育专业的在读学生,多为大二、大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学生送教逐渐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然而仍处于学习阶段的大学生,专业知识还没掌握透彻,虽然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但还是缺少实践和相关经验,由他们进行送教工作,不能让家长完全信服。
(二)送教课程缺乏系统的理论教材
“送教上门”的对象多为中重度残障儿童,普校或特校都无法接收。目前送教领域缺乏一套系统的、完善的、连贯的教材和理论的指导纲要,教学进度也无规定,这对送教工作的有效开展是个极大的考验。送教工作没有规定老师教什么内容,一般都是用学校常用的量表进行大致评估,然后根据该生能力,老师自主决定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老师的偏好决定,课程的制订和内容的选取没有章节可循,前后关联不大。基本都是由老师针对该生的问题制订相关的教学内容,然而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学生的需要又另当别论。由于送教上门的对象障碍类型多样,所以开发一套系统的教材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却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难题。
(三)送教工作时间有限,教育康复效果微弱
“送教上门”即到学生家里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多为每周一次课,每次一小时。然而,这样一周一次的送教课程是否对特需学生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呢?学生只在送教老师授课的这一小时进行学习,其余时间是否受到教育完全取决于该生的家长。据了解,多数中重度残障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养育,即使是和父母一起生活,家长也多忙于工作。也就是说,只有专业人员到达家里施教时才能发挥教育、康复的作用,当专业人员离开时,教育、康复等相关服务也就停止了,这样“送教上门”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按一学期18个周算,学生接收教育的时间也至多为18个小时,何况大部分地区都达不到18个课时。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按一天6小时来算,一周也有30个小时在接受教育。两相一对比,需要送教的孩子接收到的教育和康复时间实在太少,教育效果微乎其微。老师辛苦教了一个小时,而其他时间学生基本处于没有接受教育的环境,老师的努力可能成为泡沫。特殊儿童的教育和康复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过程,是一个又一个小时的连续叠加,而不是一周一小时的微弱努力。
(四)送教工作的监管考核制度不完善
“送教上门”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特殊教育安置形式,由于起步较晚,所以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应的监管制度不到位,考核体制不够完善。由于“送教上门”缺少系统的教材,没有明确的大纲,所以在期末进行考核时确实无从下手,不好进行准确的评量。一般只要求老师做到“一人一案”,提交每一次课的教案和阶段性的评估文件等。但是,这些直观性的文件,其真实度和可靠度很难去判断,有些时候,老师为了应付检查而去“完成”这样一些资料。然而特殊教育领域是个庞大的体系,需要监管的还有很多方面,考核是一件既耗费人力又耗费物力的工作,所以,送教工作是否真实难以评量。现阶段,“送教上门”工作的监管考核仍是追求一个量的普及,即为每个接受送教的学生提交了相应的资料,却未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做过多的要求。
三、解决对策
(一)加大特殊教育招生力度,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送教领域的薄弱除了因为发展时间短,还在于特殊教育发展的薄弱。特殊教育发展的薄弱原因除了起步较晚,根源还在于在这一领域奋战的人才太少。所以,送教人员的短缺实质是特教人员的短缺。中学每年向高校输出千万人才,却只有寥寥无几的学子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大多还是调剂。其原因,一是在于学生不了解甚至大多没听过特殊教育专业,二是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过少,地方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很少。为此,国家和教育部应大力提倡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此外,还可用国家调控的手段,在各个省建立一所专门发展特殊教育的院校,如,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旨在培养全面的特殊教育人才。既加大了人才的输出力度,也保证了每个地区的特殊儿童能得到专业性的服务。数量上有了保障,送教的质量也就会相应得到提升。
(二)加强专业化送教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服务学生
《第二期特殊教育计划(2017—2020)》中提到:到2020年,所有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均应取得教师资格证,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这一提出加强了特教行业的准入标准,针对特教行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杂乱多样、专业水平高低不一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送教对象的多样性要求送教老师需具备极高的专业水平。不仅需要老师掌握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技巧,还需要老师储备一定的康复知识和技能,针对教学对象的情况进行教育和康复。送教老师人员多样,素质参差不齐,若老师不具备过硬的本领,则无法自如地面对各样类型的学生。每个学生的障碍类型和情况都不一样,不是单一、死板的一个模子,大多是多重障碍或因障碍而伴随多种情况,这对老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各部门应积极落实送教老师的培养制度,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安排夏令营等集中学习模式,每月召开总结会议,为送教老师安排“月考”,促进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专业的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
(三)因材施教,开发课程
“送教上门”因为对象障碍类型不同、障碍程度不同,所以至今尚未开发出一套系统的理论课程。但是,就普遍而言,送教的对象多为重度肢体残疾儿童、重度脑瘫儿童、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等。这就表明,专业人员完全可以根据这几类儿童(重度肢体残疾但智商不受损的儿童不考虑在内)的情况和教育需求,因材施教,編写广泛适用于这几类儿童的、逐级加大难度的教材。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参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这个基础上适当降低教材的难度、放慢教学的进度和安排。因为送教课时的限制和现实环境的制约,所以可以编写一本整合的适用于送教的教材,将所有科目编写在一本教材上,一书涵盖所有科目内容。但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减少形式化的知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信息技术等)所占比重,加大实践性的知识(如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的比重。降低美与逻辑性知识的传授(如背诵古诗、掌握20以上的加减等),以让学生适应社会、学会基本的生存本领和康复为目的,进行教材的整合与编写。
不过,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儿童障碍程度从中度到极重度不等。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以上述内容为基础板块,每个单元再增设两章高一点难度的内容,以符合情况稍微好些但仍达不到入学标准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做到另一种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在有了系统的教材后,送教体系的考核也就有了保障,送教质量自然会得到提升。
(四)医“社”结合
在特教领域“医教结合”这个词并不陌生,所谓“医教结合”意味着,不仅要送教育上门还要送康复。这个观点提出来后,各地纷纷开始尝试送康复人员进门,但是,由于资金和精力的限制,慢慢也就无疾而终了。于是各送教老师纷纷开始学习康复技巧,但是,既掌握康复技巧又兼备教学能力的老师仍占少数,“医教结合”难以实现。不过,受这一启发,何不将医社结合起来?社区一般配有专门的志愿者以及卫生服务站,大可以将这些人员组织起来,请专业康复人员以及医生进行集体培训,教习康复知识和技巧。由社区的志愿者和卫生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上门康复,距离近,且时间不受限制,一星期可以多次进行康复,为因受条件限制(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的儿童提供服务。这样一来,学生既接受了教育又能得到了康复。
四、总结
送教路漫漫,任重而道远。“送教上门”工作在现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的事业,广大特殊教育爱好者一起“摸着石头过河”,但笔者相信,在每一位同仁的努力下,终能在不断摸索中越走越长远。正如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虽然过程曲折艰辛,却始终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方俊明.送教上门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现代特殊教育,2017,(7).
[2]雷江华.“医教结合”理念下“送教上门”实验区工作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6,(15).
[3]杨赛男,赵斌.“送教上门”内涵、困境及建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