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300308)
在深厚流砂地层中施工斜井施工面临诸多难题,选取合理的支护结构断面尺寸和支护参数对施工非常关键[1~7],本文结合某煤矿过流砂层斜井施工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以及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对支护结构受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测分析。
某斜井主要穿越风积砂为主的第四系表土层,由浅红色呈半固结状态细砂、粘土组成的古近系地层和由各粒级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的侏罗系延安组地层等。且斜穿的地层中有3 个主要含水层组,特别是古近系地层主要是粘土与砂层互层组成,而砂层含水则极易形成流砂层。
结构受力因素主要有:①地质:地应力、孔隙水压力、地质构造等;②地层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岩土的变形与强度特征、孔隙率、含水率、矿物成分含量等;③工程因素:井壁结构参数、施工工艺等。
斜井井壁受力与变形特征的不同之处在于:
⑴立井井筒为圆形断面,呈空间轴对称结构,受力均匀,而斜井断面多为直墙半圆拱型,受力不均匀,差异显著,立井主要受水平地压和水压作用,而斜井受到竖直和水平的地压及有效水压作用[8,9]。
⑵立井的破坏多由附加应力在表土与基岩交界面处发生破坏。对斜井而言,不同的表土种类、地层走向、倾角、含水情况等对斜井的稳定性影响均不相同[10,11]。
⑶投产运营后长期的动荷载作用的影响,尤其是处于特殊的软弱地层中,问题更加复杂、严峻。
本项目斜井长度约120 m,坡度20°,最大埋深约43 m,数值分析研究对象为二衬支护结构,影响其受力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地层埋深、结构形状及尺寸。
本节主要研究地压Pdc(因结构自身尺寸相对于地层埋深来说比较小,取四周应力均值简化分析)、井壁几何参数中边墙高度Hb与底拱半径Rd对井壁结构内力的影响。为了分析上述各因素对斜井支护结构的内力特性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将井壁作为梁单元,建立分析井壁内力特性的二维数值模型,采用单因数计算分析,Pdc范围为2~6 MPa(步长1 MPa),Hb范围为0.7~2.2 m(步长0.3 m),Rd范围为5~14 m(步长3 m)。
3.2.1 不同地层压力的影响
模拟井壁结构内力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内力Fig.1 Internal Force
从图1 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底板中央的正弯矩最大,底角处负弯矩最大,拱脚处轴力最大,底板中央轴力最小,底角上侧与靠底板侧及底拱中央是受力最不利的位置,在设计和施工中要注意控制。结构弯矩在拱脚与边墙部位变化最为明显,具体特征为:随着地压增加,边墙上侧从正弯矩逐渐向负弯矩转变,也就是边墙上侧从受压为主向受拉转变。而轴力随地压的变化不明显。将关键部位点(A、B、K、C、D 依次为顶、肩、腰、底脚和底)的内力值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曲线。
图2 内力与地应力关系曲线Fig.2 Curv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Force and In-situ Stress
从图2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随着地层压力增大,拱顶与拱脚弯矩变化较小,边墙、底角及底板位置的弯矩值均呈线性增加,轴力值也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3.2.2 不同边墙高度的影响
从图3、图4可以看出,支护结构所受的弯矩在边墙与底板部位变化最为明显,具体特征为:随着边墙高度的增加,边墙从全部正弯矩到上侧正弯矩范围逐渐缩小并且向负弯矩转变,当边墙高度为1.6 m 时,弯矩开始发生方向转变,当边墙高度增加到2.2 m 时,边墙上半部分为负弯矩,下半部分为正弯矩。而轴力随边墙高度的变化不明显。将关键部位点的内力值绘制成曲线如图5所示。
图3 支护结构弯矩Fig.3 Bending Moment of Supporting Structure(kN·m)
图4 支护结构轴力Fig.4 Axial of Support Structure(kN)
由图5可知,随着边墙高度的变化,各关键部位的弯矩和轴力绝对值变化不显著,只是边墙上侧的弯矩有一个从正到负的变化过程。
图5 井壁结构截面内力与边墙高度关系曲线Fig.5 Relation Curve Between Internal Force of Shaft Lining Structure Section and Height of Side Wall
3.2.3 不同底拱半径的影响
从图6、图7 可以看出,随着结构底拱半径的变化,结构弯矩在底板部位变化最为明显,底拱半径越小,底板负弯矩范围越小,轴力分布越均匀,并且可以改变底板的受力状态,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
图6 支护结构弯矩Fig.6 Bending Moment of Supporting Structure(kN·m)
图7 支护结构轴力Fig.7 Axial of Support Structure(kN)
在超前支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埋深和不同厚度流砂层厚度选取不同的超前支护形式),支护结构采用全封闭式支护结构(采用型钢支架配合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联合作为初支+现浇钢筋混凝土作为二次衬砌结构),以解决在深厚流砂层中斜井支护结构的长期承载和止水固砂等问题,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具体结构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在施工过程中布置支护结构收敛变形、支护结构受力测点,通过施工过程中动态监测分析,为支护方案优化提供依据。现场实测数据整理后的曲线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支护结构顶部压力计数值为0.05 MPa,拱腰部压力计数值为0.09 MPa,帮部压力计数值为0.12 MPa。从图8b可以看出,刚开始第1~10 d内,钢筋受力有个变化调整阶段,然后逐渐增长,最后趋于稳定,只是有小幅度的波动,顶部钢筋计最大轴力值为9.666 7 kN;腰部钢筋计最大轴力值为6.338 1 kN;帮部钢筋计最大轴力值为9.510 1 kN。支护结构两侧收敛位移量约2.83 mm,顶底板收敛位移量约11.23 mm,总体收敛变控制效果较好。
图8 监测数据Fig.8 Monitoring Data
表1 井壁支护结构参数Tab.1 Shaft Lining Support Structure Parameters
⑴将支护结构(井壁)作为梁单元,通过建立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井壁结构的内力承载特性,获得了井壁的内力分布特征及地层压力、底拱半径与边墙高度对井壁内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主要为:
①随着地层压力增大,拱顶与拱脚弯矩变化较小,边墙、底角及底板位置的弯矩值均呈线性增加,各位置轴力值也呈线性增加的趋势。
②随着边墙高度的变化,各关键部位的弯矩和轴力绝对值变化不显著,只是边墙上侧的弯矩有一个从正到负的变化过程。
③随着结构底拱半径的变化,结构弯矩图在底板部位变化最为明显,底拱半径越小,底板负弯矩范围愈小,轴力分布愈均匀,并且可以改变底板的受力状态,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
⑵通过现场动态监测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状态,分析验证了井壁结构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