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盼琴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疾疫作为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其发生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我国古代疾疫横行,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早在先秦甲骨文、卜辞中就已有关于瘟疫的记载。殷商时期,殷人已经认识到疾疫的危害,并知道疫病具有传染的特性。并且对疾疫的防治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近年来学界无论是从医学方面还是环境史角度都对我国古代疾疫状况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有关金代疾疫的研究也有成果出现,但是只注重于对金末汴京大疫的疫种、爆发原因、经过和结果等的论述,而对于其他时期的疾疫情况极少涉及,因此笔者拟对金代疾疫概况、时空分布规律及金代疾疫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对金代疾疫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金代疾疫多次发生,有关金代疾疫概况也在一些专著中有所涉及,但是都极为零散。①笔者在前人统计的基础上,借鉴前人成果,查阅相关史料,对金代的疾疫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统计,如下表1 所示:
从疾疫发生的频率来看,从表1 可以看出,在有金一代的119 年中共发生了十次疾疫,平均每11.9 年一次,频率为8.3%,和同时期的南宋相比,频率要低很多。据《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②统计南宋152 年间共发生疾疫44 次,平均每3.5 年就发生一次(此数据排除列表中重复记载的情况)。
从疾疫的年纪分布来看,从表2 可以看出,金代九帝间发生次数也极不均匀,金代十次疾疫,其中有三次就发生在金章宗时期,占了疾疫总数的30%,两次发生海陵王统治时期,占疾疫总数的20%,其余几次均匀的分布于除了太祖、卫绍王之外的几位皇帝统治时期。且从时间分布来看,金代疾疫主要集中于金后期,从太祖到世宗(1115-1189 年)统治的74 年里,总共发生五次,且都是比较小的疾疫,章宗到哀宗(1189-1234 年)统治的45 年里就发生了五次疾疫。
表1:金代疾疫统计表
表2:金代九帝疾疫分布统计表
从季节分布来看,从金代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八次疾疫中,除了章宗时期泰和七年(1207)的疾疫在二月外,其余几次疾疫主要集中在四到六月及暑月,也就是春夏季节。由此得出,金代疾疫高发期在春季和夏季,冬季偶有发生。
从表一历次疾疫发生地点来看,天会七年(1129)的疾疫发生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天眷到皇统年间疾疫的多发地点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转变,“生于岭北,次于太原,后于燕蓟”,也进一步说明了此疫传染性之强烈,“山野颇罹此患,至今不绝,互相传染,多至死亡。”③;天德三年(1151)的疾疫发生于广平(今河北邯郸)一带;正隆六年(1161)的疾疫发生地点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从史料中提到的“此次疾疫是在海陵王征调各路名马及工匠归京途中发生的”这一史实可以推断,发生地点应是河南、河北一带;泰和二年(1202)的疾疫史书也没有对其地点的明确记载;泰和七年(1207)的两次疾疫各发生在湖北襄阳和睢州考城(今河南商丘);贞祐到兴定年间由于蒙古军围攻东平、太原、凤翔等地,解围后,各地都有疾疫发生,死亡无数;天兴元年的特大瘟疫发生于汴京地区。
综上所述,除了三次无地点可考的疾疫,其余有三次发生在以陕西、山西、河北为主的地区,其余分布于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区。从地理方位分布来看,金代疾疫南北皆有分布,但是南方比北方更多,由北到南逐渐增加,金的发源地东北地区无一次疾疫发生情况。
疾疫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主要受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以自然因素为主,人为因素为辅。自然因素为疾疫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人为因素加剧了疾疫发生的频次。
①自然环境因素
疾疫发生的自然因素主要受其所处纬度位置及气候因素的主导。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不利于细菌及病毒的滋生;而中低纬度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湿热的气候条件为细菌及病毒的滋生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上文分析看出,金代疾疫的发生呈现由北到南逐渐增加的趋势,而与金代统治范围比较接近的辽朝统治的118 年(907-1125)间,《辽史》明确记载的疾疫只有一次,且发生在燕蓟地区,此次疾疫发生于开泰八年(1019)“八年,燕地饥疫,民多流殍,以佶同知南京留守事,发仓廪,振乏绝,贫民鬻子者计佣而出之。”④同样在比较寒冷干燥的东北地区没有一次疾疫发生。而同时期的南宋统治区,疾疫主要分布于临安、两浙、江淮、湖广、四川等地,且次数和频率都远远高于金代。北宋占据了包括金代中原统治区在内的幽云以南地区,疾疫主要也分布于开封、两浙、江淮、陕西、四川等地⑤,北方地区很少发生,这更加证明了由纬度不同进而产生的气候差异对疾疫发生的重大关联。
②人为因素
战争是造成疾疫多发的最主要的人为因素,金代史料中明确记载与战争相关的疾疫就有6 次,占疾疫总数的60%。如天会七年(1129):“大军过江宁,徙其官民北渡,时暑多疾疫,老弱转死道路。”⑥;正隆六年(1161):“于是,大括天下驘马,官至七品听留一马,等而上之。……昼夜络释不绝,死者狼籍于道。其亡失多者,官吏惧罪或自杀。……及征发诸道工匠至京师,疫死者不可胜数,天下始骚然邑。”⑦;泰和七年(1207):“匡久围襄阳,士卒疲疫,会宗浩至汴,匡乃放军朝京师,转左副元帅,赐宴于天香殿,还军许州。”⑧;泰和七年(1207):“余亲见泰和六年丙寅,征南师旅大举,至明年军回,是岁瘴疠杀人,莫知其数。”⑨贞祐、兴定年间:“如东平、如太原、如凤翔,解围之后,病伤而死,无不然者。”⑩;天兴元年(1232):“大元兵围汴,加以大疫,汴城之民,死者百余万,后皆目睹焉。”⑪就史料具体内容来说,前四次都是金朝军队攻打南宋的过程中感染的疾疫,后两次是金末与蒙古的战争中,蒙古军队对城中官兵及居民进行围困的过程中导致的疾疫流行。
城市更新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各种利益主体在此过程中博弈。根据当前多重利益主体的发育状况来看,中国的城市更新模式总体上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更新。这种模式反映了政府力量的强大以及居民和社区力量的薄弱,从总体上体现了行政力量对城市更新项目和过程的推动力。
重大社会工程建设引起的大量人员聚集也容易导致疾疫的发生,如天德三年(1151),海陵王计划迁都燕京,诏张浩主持燕京宫室的修建工作,当时正值夏天,湿热的工作环境加上大规模人员聚集,导致了疾疫的发生,“既而暑月,工役多疾疫”⑫。
社会动乱也是疾疫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隆年间,海陵王大举侵宋,征诏西北路契丹丁壮从军,引起了契丹人的不满,撒八、窝斡起义作乱,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动乱,世宗即位后,对作乱者进行招降,但是长期的动乱对环境状况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军中脏乱的环境和腐化的尸体加上大量人口聚集流动,使大量细菌病毒滋生,引发疾疫,“贼党霿河猛安蒲速越遣人至帅府约降,诏令擒捕窝斡,许以官赏。贼降者甚众,其散走者闻诏书招降,亦多降者。其余多疾疫而死,无复斗志。”⑬
①灾前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防治传染病发生的基本原则,早在我国先秦时期,统治者就已经开始采用这些方法来防治疾疫。金代统治者也积极吸取前代经验,为了防止大规模人口聚集引发疾疫,就已经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明昌五年(1194)辛亥,“谕胥持国,河上役夫聚居,恐生疾疫,可廪医护试之”⑭,此次治河应是针对明昌四年(1193)“八月,以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⑮,此次黄河决溢对沿岸水系及民众生活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起了章宗的广泛关注,首先派人对孟阳河堤及汴堤进行了增修,以避免水势对汴城的危害,其次计划“自今河势趋北,来岁春首拟于中道疏决,以解南北两岸之危。凡计工八百七十余万,可于正月终兴工”,八百七十余万的役夫显然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容易引发疾疫。
②官给施药
金代疾疫发生时,统治者也时常派遣医生对灾民进行救治,并分发药物及粮食给他们,以此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如天德三年(1151)的疾疫,海陵王“诏发燕京五百里内医者,使治疗,官给药物,全活多者与官,其次给赏,”⑯、“庆嗣携药与米分遗之,全活者众”⑰;泰和二年(1202)年四月,民多疫疠,导致“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医以承气加板蓝根下之,稍缓,翌日其病如故”,虽然疫情如此严重,但是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说:“天之气也;身半以下,地之气也……往昔不可追,来着犹可及,”,于是对其他病人“皆书方以贴之,全活甚众。”⑱
③祈求神灵
在金朝统治的119 年的历史中,有史料记载的疾疫总共10 次。其发生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时间上主要集中于金代晚期,且主要以春夏季节为主。空间上南北皆有分布,但南方多于北方。金代疾疫爆发主要受气候、战争、社会动乱等因素的影响。金朝政府面对疾疫采取灾前预防和派遣医生给民间施药等救治措施,有效地阻止了疾疫的爆发,并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民间也通过组织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来抵抗疾疫等自然灾害。
注 释:
①张志斌.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统计为6 次;王玉兴.中国古代疫情年表(一)(公元前674 年至公元1911 年)[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3):统计为5 次。
②张志斌.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4-40.
③[明]朱棣.普济方·卷279·诸疮肿门·毒肿附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21.
④[元]脱脱 等.辽史·卷八九·杨佶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7:1489.
⑤李华瑞.宋代救荒史稿·上[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242.
⑥[元]脱脱等.金史·卷八十·赤盏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06.
⑦[元]脱脱等.金史·卷一二九·李通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2785.
⑧[元]脱脱等.金史·卷九八·完颜匡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2169.
⑨[金]张从正著,王雅丽校注.儒门事亲·卷一·疟非脾寒及鬼神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18.
⑩[金]李杲撰.内外伤辨·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