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育龙
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西部,所以也叫西府。这里南经大散关而通巴蜀,西越陇阪而接甘青;东过咸阳而连西安。秦岭巍巍,渭河滔滔;山川形胜,物华天宝。沃野纵横,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在宝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仰韶时期的彩陶,姜炎文明曙光,周秦文化的智慧等等不胜枚举的文明之光照彻了中国历史的天空,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里也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之乡,剪纸、皮影、泥塑、木版年画、刺绣等众多的民间艺术都因独特的地域风格和美学价值深受国内外民艺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青睐,也因其独特的民俗学和人类学价值被列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鸡地区的皮影艺术作为北方和关中皮影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受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古老文化的滋养和影响,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征。
皮影艺术也叫“灯影戏”,它是皮影艺人以牛皮为材料采用选料、制皮、画稿、雕镂、彩绘、压平等复杂的艺术手法,制成形态各异的影人、道具等艺术形象,再利用灯光透射的原理、通过幕布(俗称亮子)呈现,在民间音乐伴奏下由皮影艺人操控形象,说唱表演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也是通过“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
宝鸡皮影广泛地分布于各个县区,尤以凤县、陇县的皮影最具代表性,人们把陇县的皮影称为“陕西西路皮影”。皮影是主要以牛皮为材料的雕刻艺术,有人把它称为皮雕,又因靠灯光照射在幕皮上显影的特征,所以大家又把它叫作“灯影戏”。灯影戏是一种人员少、设备简单、起行方便、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文艺形式,以各地的音乐曲调为演出形式。例如,风翔的“西府曲子”、千阳的“灯盏头碗碗腔”、陇县的“扬燕麦”等。
宝鸡皮影虽然与木偶、戏剧等艺术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但它又有其独特性,其造型突破了平面艺术品的局限,形成了一整套独具魅力的表演技法,它是音乐、戏曲、美术等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宝鸡皮影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下非常鲜明的艺术特征。
宝鸡皮影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中国皮影史略及其现状》一书中对我国皮影进行了历史考证,他认为:“中国皮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周秦两汉及至隋唐以其地最盛。”他还认为,陕西皮影由于其地域分布和制作表演的特点不同,应该分为东、西二路,东路因主要分布在今西安以东而得名,以二华(华县、华阴市)之地为中心。而陕西西路皮影主要流传在西安以西的凤翔府(今宝鸡市凤翔县及其周围十余县)一带而闻名。据《陕西省戏剧志·宝鸡市卷》记载:“清康熙三十年至五十年(1691~1711),岐山人王庆,由祖籍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阳平迁至马江,组建栓板腔皮影家班,演出西府一带。清雍正元年(1723),岐山马江、王庆拴板腔皮影家班,由其子王忠清启乐盛班,改习碗碗腔。清乾隆五十年(1785),千阳县齐家背后出现了碗碗腔(创始人佚名)皮影戏,后逐渐流播千阳、陇县、麟游及甘肃灵台等地。清乾隆六十年(1795),岐山碗碗腔皮影乐盛班改演西府秦腔。清光绪五年(1879),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杨家沟巩家泉李学民创办西府碗碗腔皮影班,由祖孙三代人组成。“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千阳县碗碗腔皮影班已发展有30多个。宝鸡地区皮影班,先后有226个组织出现。《千阳县戏曲志》载,清末民初,千阳县境内,戏曲班社众多。1934年时,千阳县仅有4万人左右,却有30多个皮影班在活动,演出的剧目有一百多本(折)。呈现这些皮影戏班中,班主大多是世代祖传,每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绝活,如柳家鼠的皮影可以达到二尺有余,为了表演时呈现最佳效果,不得不用宽大的晾子展示;齐保奎技术精湛,演、唱双绝,能双手挑线,使皮影人物提袍甩袖,吹胡子交战,如梦如幻。绝技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宝鸡地区清代以前的皮影发展情况虽然没有文献资料的记载,但由当地的民间传说和清代之后宝鸡境内层出不穷的皮影班和精湛的表演技术可以判断其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宝鸡皮影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其造型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往往令人叫绝称奇。在制作中广泛吸收了我国传统绘画、民间剪纸及戏剧脸谱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阴刻和阳刻结合,为了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常常吸取社火脸谱的造型特点和着色方法。为了便于贴晾子投影,往往采用侧面镂空造型。以定缀合成的方式将不同的部件进行合理组装。定缀的次序可按“先小后大,先零后整”的原则,将提前设计好的十二节人身,按照标好的编号和符号进行有序的定缀组装。先装左右手臂,然后依次安装颈、腿和腰。将这些皮影人物部件相互缀结起来,皮影人物的形体构造即告完成。图案装饰和色彩运用都很讲究,其轮廓整体概括、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据调查和考证,宝鸡已故著名的皮影制作人陈招贤(宝鸡市陇县牙科乡人,人称“西府皮影王”)仅留下来的画稿《粉本》上就有600余幅各式影型脸谱,精美程度令人啧啧称奇。他刻制的宝鸡皮影体形高大,造型比例匀称,身高8寸,连同面部头饰一般在一尺以上。他注重块面关系和整体效果,具有高超的雕刻技艺和成熟的传统白描技巧,通过方圆适度的线条,勾勒出夸张变形的头部形象,线条纹样变化,疏密相间、虚实有致,细处刻工精巧,粗处简明概括,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他在皮影人物形象处理上,生、旦、净、丑的性格特点非常明显,平眉、皱眉、净脸、花脸、大丑、小丑、老旦、青旦、小旦等戏剧脸谱非常夸张,相貌、身材、衣着也区别很大,使皮影人物充满了浪漫色彩,(图1)其所雕刻的宝鸡皮影作为民间艺术珍品被中国美术馆所珍藏。宝鸡县晁峪镇的贾川镇、齐林福、千河镇的蔡世超、杨家沟乡赵志忠、慕仪镇的张志孝通过丰富的想象,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把他们理想的审美情趣,合理的夸张变形、高度的集中和概括,赋予这些牛、马、羊皮所雕刻的人物和禽兽造型以生动感人的生命活力,使旦角的娇媚、生角的俊美、净角的刚强、丑角的刁陋跃然影幕之上。他们刻制的皮影造型皮张光亮,平展不卷,雕刻精美,颜色鲜亮,图案清晰,具有造型逼真、支撑牢固,挑线灵活等特点,深得百姓欢迎。除陕西外,甘肃、四川、宁夏、青海的皮影班纷纷争相订购,成为宝鸡很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作品。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的候珠喜除了雕刻的人物极具特色外,其刻制的乘骑战马有黑鸟骓、白龙马、黄骠马等十几种,就连神话戏中的天堂、地狱造型,在他丰富的想象中都刻制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被誉为“千阳民间艺术一绝”。
宝鸡皮影在造型技法上不固守程式,不受远近、前后、左右、繁简、疏密等物体特征的直观视觉所限,而是从广大普通百姓的喜恶、欣赏习惯出发,根据皮影艺人的感受,对要求表现的物体特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印象,按照中国传统美的造型规律,把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物象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变化移位,融入平面一体的雕刻皮影部件上,通过表演,在同一影体上呈现具有平视、俯视、侧视等多视角物象的特殊艺术效果。
《尉迟敬德与马枪子》(图1)
《宝殿》(图2 )
宝鸡皮影的影形多达四五百种,一个很普通的皮影班社的一副戏箱至少需要一百多件,仅人物造型就有文、武、生、旦、净、丑、番王、士卒、衙役、官员、臣工等60多种身子,三百多个头的造型,六套桌椅(帅桌、印桌、书桌、穷桌、绣桌、神仙的石桌)。花草、树木、独角兽、狮、虎、龟、蛇、龙、凤、蝙蝠、花院、绣楼、亭子、拱桥、云朵、背光、龙床、殿帐等五十余种道具,(图2)每到宝鸡地区庙会和节庆之际,特别是在陈仓区虢镇城隍庙四月八会、县功镇三月三庙会、岐山县周公庙会、岐山五丈原会、太白县咀头镇三教洞庙会、扶风法门寺等较大庙会之上,宝鸡方圆几百里的皮影社班都会涌到这里进行表演。这些皮影造型不论神仙帝王、文臣武将、市井布衣人物造型,还是琼宫仙阁、飞禽走兽,个个造型逼真、生动传神,制作细腻精美,色彩富丽明朗,充满勃勃生机,可谓神采飞扬、栩栩如生,不要说其人物造型精美绝伦、动人心魄,就连作为残暴凶恶代表的独角兽和老虎,经过宝鸡皮影艺人的刻意加工,没有呈现出丝毫凶恶的神情,看不出半点妖气怪态,却呈现出虎虎生气、矫健雄威、憨态十足的可爱形象。只见它们昂首挺胸,体态威风,大步向前,精神抖擞,那圆睁的巨目、大张的阔口、倒竖的胡须、高扬的尾巴、弯蹬的后腿、奋起的前爪、欲驰沙场的身躯是那样的雄健有力,背负着主人冲锋陷阵,拼死冲杀的神态又是那样的温顺服贴。我们从宝鸡皮影所看到的古老艺术形象,已不是生活中飞禽走兽的原型,是宝鸡皮影艺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浪漫的艺术手法、理想的审美情趣、合理的夸张变形和高度的集中概括,赋予这些兽皮以生动感人的生命活力。
《皮影武将》(图3 )
宝鸡皮影的雕刻刀法十分讲究,技艺精湛娴熟,全部运用阴刻方法,刀路豁达,线条奔放有力,凿孔排列有序,且刀凿兼施,反刀、正刀交替使用。在牛皮之上以刀代笔,熟练地推皮运刀,成功再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形式,其中的排刀“拉丝”绝技精微刚劲,一丝不苟,足见宝鸡皮影雕刻艺人的深厚功力。宝鸡皮影在制作过程中精心套凿连点成线,密集的凿孔和富有弹性的镂空图案,形成简洁明朗的色块面,既疏窄对比、虚实有致,在反复对比变化之中构成节奏韵律感,获得繁而不冗、简而不空的艺术效果。宝鸡皮影色彩运用简练单纯,其以红、绿、黄、黑为主色,兰、紫、褐色陪衬。(图3)兽皮本质为白色,用中国画工艺彩绘之法平涂分填,镂线分色,以大红大绿作为强烈对比,色块之间以镂经凿孔进行“勾点”协调,浓黑重压,使色彩在对比中取得均衡统一,形成宝鸡皮影简洁明快、丽而不艳、含蓄沉稳的特有装饰色调。彩绘,皮影的着色彩绘是渲染突出皮影形象的一道主要工序。彩绘皮影的色彩,过去多以民间古法炮制的矿、植物质的大红大绿、普蓝、槐黄为主的颜色点染。涂色的浓、淡、混、浊,必须恰当地表现出明暗、虚实和层次。50年代以来,着色的原料多采用透色水,使皮影色彩更加变化万千、丰富多彩。
宝鸡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的发展,表演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十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传最广的有以下七种类型。
西府皮影,亦被称为“西路梆子”或“西秦腔”皮影戏。它是在秦腔皮影戏不断往西传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支派。由于其流行的中心地区为凤翔府(府治在今宝鸡市凤翔县),而凤翔府旧称西府,因此得名。据考证,西府秦腔皮影戏源于宋金时陕西、甘肃一带民间曲调和饶鼓杂剧,元时就已形成。西府皮影在表演时,通过梆子敲击产生节奏,音调高亢、激越,善于表现雄壮、悲愤的情绪。其表演板式大致可以分为塌、滚、摇、代、尖五部,细分的话有二十四类,其中除滚板(纯哭音)外,都有喜、哭、傲三类,节奏也分快、中、慢三种。西府皮影的锣鼓乐谱有五十多种,伴奏乐器原以二腔弦为首,整套弦乐组成;后以胡胡领头,二弦、三弦、月琴、笛子、笙管等配合,曲牌(唢呐、丝弦)有三百余首,其中融进不少昆曲的曲牌。据考证,西府秦腔皮影戏有许多流派,传统剧目共有四千七百多个。西府秦腔皮影戏与西府秦腔在表演形式上相同,唱段必须有偶句,奇数句的末字为仄声,偶数句的末字为平声,并要协韵。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角色分为十三门,即所谓的“十三头纲子”,实有二十八类角色。西府秦腔皮影戏历史非常久远,由于过去视戏子为下九流,其多不入传,致使其资料大量缺失,我们所知道最早的资料是明万历年间,宝鸡市眉县人创办的华庆班,距今已有450余年历史,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西府秦腔皮影戏剧目很多,以历史题材为主,仅传统剧目可达一千多个,不仅有连台本戏,目前还在演出的有七百多个剧目。
眉户皮影戏也叫“曲子戏”“迷胡戏”“弦子戏”,是宝鸡皮影戏中较大的剧种,它不仅流行在宝鸡,也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眉户皮影戏于宝鸡市眉县发源,也因此得名“眉户”。据传,眉户皮影表演时,曲调缠绵悱恻,常常使观众迷胡,因此又被称为“迷胡”。另外,其主要乐器为三弦子,因此也被称为“弦子戏”。眉户皮影戏以演唱为主,是在清唱基础上发展而来,与南北曲子关系甚密,常见的调名有“耍孩儿” “风入松” “梅花落”“混江龙”“满江红”等。其与南北曲中的套曲规律相近,如果起腔是“月头”,尾声必是“月尾”;起腔是“背头”,尾声必是“落头”;起腔先“背”后“月”,尾声必然先“月”后“背”。眉户皮影戏曲牌极为丰富,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之说,现在已经整理出的曲名就一百二十余个。眉户皮影戏剧目很多,以传统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可达七百余个,在宝鸡、陕西西部和甘肃、宁夏、青海一带都有较大的影响。
西府曲子皮影戏属于宝鸡皮影戏中较常见的剧种,以宝鸡市凤翔县为中心,主要流行在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岐山县、凤县、千阳县、陇县和扶风县一带,是由原来坐台清唱的形式发展而来,并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和小调,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据考证,西府曲子皮影戏形成在明朝末年,发展相对较快,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基本曲调,唱腔特点和风格与“眉户剧”在许多方面相同,演唱时曲调结构都用越调开头、结尾,故被称为“越弦曲子皮影”;二是旋律平顺,一调到底,故被称为“平弦曲子皮影戏”。西府曲子皮影戏表演伴奏时原以三弦为主,配有箫、笛、竹板(四页瓦)、碰铃,后发展到使用二胡、板胡、牙子(板)、干鼓等。这种皮影戏的伴奏乐器在使用上非常讲究,不仅要求符合剧情、人物,还要与人物的细小动作配合得恰如其分,很完美地把西府曲子的伴奏特点运用在人物表现上,为西府曲子皮影戏的剧情展开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西府曲子皮影戏的曲牌非常优美动听,十分丰富,仅在宝鸡市凤翔县城周围流行的“越弦曲子皮影”的曲调和词牌就有八十余首;“平弦曲子皮影”的曲调和词牌就多达一百余首,通过时代的不断变迁,在传承之上也经历了创新,不断地丰富,赋予了新的内容,为宝鸡皮影艺术增添了无穷无尽的魅力。
宝鸡老腔皮影戏,也叫“拍板灯”,属于宝鸡皮影中较古老的剧种。其元时源于陕西潼关、华阴一带,明代时传入西府,当地人称之为“老腔灯影”,是宝鸡碗碗皮影戏的前身和源头。宝鸡老腔皮影戏较宝鸡碗碗腔皮影戏在人物造型上略显高大。在唱腔上以字定腔,声调比较高亢豪放,激越动人,类似“西路梆子”,但与碗碗腔皮影戏有别。宝鸡老腔皮影戏在表演时,演和唱的人各负其责,但挑皮影的人要与唱腔的人配合,形成一体,其余人与唱者帮腔。宝鸡老腔皮影戏在乐器上只用二弦(又叫牛筋弦)、胡琴。老腔皮影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在唱到戏情高潮时,会有领头表演乐器的人用力地拍打拍板的节奏,把皮影舞台内外的气氛推向高潮,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宝鸡老腔皮影戏音调高亢,所以表演的剧目多以《三国演义》《春秋列国》《水浒》等两军激战的剧目为主,一般没有才子佳人戏。据有关资料统计,老腔皮影戏原有剧目五百余个,但是由于其面渐窄,又加上其他皮影剧种的竞争,现已慢慢失传了,现在可以表演的只有二百余本,笔者有幸看到过三十余本,也算饱了一下眼福。
碗碗腔皮影戏是宝鸡皮影戏中较大的剧种,其最早起源于华县、华阴二县,所以又称“华剧”皮影戏,明时传入西府,曾是宝鸡皮影戏中的主要剧种之一。宝鸡碗碗腔皮影戏音乐唱腔婉转优美,柔和细致。其乐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铜钟)、边鼓、云钹、手锣、大锣、马锣、梆子、唢呐、大号等,因其以碗碗为主要击节乐器,所以故名“碗碗腔”。碗碗腔皮影戏板路主要有“紧板”“头回南路” “东路” “滚板”“相句子”“花花腔”等。碗碗腔皮影戏的唱腔有两种,即“时腔”和“老腔”。宝鸡碗碗腔皮影戏虽从二华(华县、华阴)传入,但由于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已与东路的碗碗腔皮影戏有明显的不同。演出时,挑皮影者双手拿竿,用来表演人和马的各种动作。文场中,影人的身段动作与真人无异;武场中,展示跌打厮杀,上马下马,生动形象。宝鸡碗碗皮影戏现传承下来的剧目有四五百本,其中有清中期剧作家李芳桂作的《香莲佩》《春秋配》等。碗碗腔皮影的曲调大都由“昆曲”演变而来,所以通俗易懂,流传较广,曾为普通百姓所喜爱。
弦板腔皮影戏也是宝鸡皮影戏中较大的一种,除了流行在宝鸡、凤翔、岐山、扶风、千阳、陇县、眉县、凤县一带外,还流行在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正宁、宁县、泾川、天水、清水一带,据历史记载,这一艺术形式在民间流行起始于18世纪40年代。弦板腔皮影戏采用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弦子,另一种叫板子。板子在演奏的时候,会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因此人们又把弦板腔皮影戏称为“板板腔”皮影戏。此外,宝鸡的弦板腔皮影戏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伴奏乐器,如三弦、二弦,后来还增加了板胡、二胡、笛子等。弦板腔皮影戏常用的唱腔有“滚板”“气死人板”“慢板”“紧板”“二六板” “撇板”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弦板腔皮影戏的慢板分为“花音”和“哭音”。有六种“上音子”(即带词叫板),是以“慢板”和“紧板”的首句为基础,再加上花腔延长而成。表演的时候,常常在唱了几句之后,就用不带字的假声进行齐唱帮腔,叫“接音”。唱词结构为七字句和十字句。据不完全统计,宝鸡弦板腔皮影戏剧目约有七百余本,已挖掘整理出的有四百余本。从整理出的剧目来看,题材大多为历史故事演义,其中尤以关于“三国”和“列国”的情节最多,武戏要比文戏多,连台本戏多,折戏较少。弦板腔皮影戏在宝鸡、甘肃东部、宁夏南部有着较大影响,至今仍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宝鸡道情皮影是关中道情皮影戏的一种,也是宝鸡皮影戏中较古老的剧种之一。道情,顾名思义,原从属于道教艺术,它源于道教音乐,以其音调特点,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法曲道情”,来源于道观的器乐曲音乐,以法曲为音调,表演形式为大型歌舞,形成于宋末元初,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二为“俗曲道情”,起源于道教的唱曲音乐,以俗曲为音调,其形式有皮影、歌曲、说唱、戏曲四种。这种道情皮影多在宝鸡道观庙会上演出,后逐渐在当地民间广泛流传开来。道情皮影戏的器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一个人要同时演奏多个乐器。一个道情皮影班子,通常有5人即可表演,一人负责挑竿,两人负责丝竹乐器,另外两个人负责打击乐器。道情皮影戏分为文场和武场。武场主要是由打击乐器来承担伴奏、起奏效果的。制造气氛用的主要乐器有干鼓、战鼓、大锣、小锣、大钹、铰子等。文场则是在唱腔中起伴奏作用,起掌握音乐节奏作用,主要乐器有渔鼓、简板、水梆等。这类打击乐曲相对简单一点,所以被称为文场面打击乐。道情皮影戏表演时,由一人专唱,唱时左手击简板,右手按渔鼓底,随唱击节,凡至落音拖腔处,众人相和,以增加气氛。据考证,道情皮影戏有五百多个剧目,但由于其流传较为特殊,均属于老艺人口传手教,而抄本很少,所以面临失传的危险。
皮影艺术作为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其娱乐性、审美性的功能深受广大底层社会民众的喜爱。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落后,农民长年从事农田劳作,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只有农闲时间和年节之际来安排自己的文化生活,得以消除疲劳,满足精神享受和喜庆情绪,便于各村社之间的相互交流。而宝鸡皮影艺术造型精美,携带方便,用人不多,花费较少,并且能烘托场面气氛,特别适应农民的欣赏心理,动人的唱腔、激情的伴奏、深情的演绎从古至今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也是当地普通民众的精神食粮。道德教化也是宝鸡皮影另一个代表性的功能。不同剧种演绎的故事场景中,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居多,这里表现的关于神话中的英雄崇拜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忠孝、仁义、贤良等情节会对当地底层民众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民间艺术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悄然地显示着它独特的寓教于乐的功能。
集观赏性与表演性于一体的宝鸡皮影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皮影艺术的典型代表,它是宝鸡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明创造的令人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当地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