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君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五实验小学
阳光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健康、阳光、运动为教学宗旨,其目的就是促进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由于体育课堂有限,因此现在各小学提倡体育大课堂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运动场,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在阳光下参加体育锻炼,享受快乐的小学生活,通过阳光体育大课间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来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制定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体育大课间活动在目前制定的总目标为:一是,面向全体师生,吸引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进行研究,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二是使学生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战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体育锻炼能力,为学生提供生理负担保障,以满足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发展水平,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三是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内容。[1]选取满足时代要求和小学教学需求的优秀体育素材,吸引广大师生踊跃参加,丰富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知识的重要价值。
2.体育大课间课程内容的构建以及组织形式结构。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课程的内容以校本活动为主,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活动教学文化。基于广播操掌握熟练的情形下,针对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新兴体育项目和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在组织形式上采取五步走策略,第一步入场;第二步集体做广播体操;第三步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锻炼;第四步按年级和班级划分的区域体育项目;第五步结束。
主体模式开发,包括广播体操、校操等经常性的体育项目;春季和秋季跳绳、踢毽子;夏季组织强度不大的小游戏;冬季长跑的季节性体育项目;低年级的丢沙包、转呼啦圈,中年级跳皮筋,锻炼身体柔韧性能,高年级跑步+柔韧性锻炼的年级性体育项目。通过经常性模块、季节性模块、年级性模块的主体模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核心+选修区域的体育项目选取开发。以各项目区域的主体把课程内容分为核心区域和选修区域,将核心区域设置为必修内容,而选修区域则可以通过学生进行资源选择。[2]另外,针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民族舞蹈的开发。
1.明确培养目标,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项目,针对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体育教学资源制定体育活动的发展方针,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快乐、阳光的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阳光体育大课间校本课程的开发。
2.明确制度规定。
学校要制定明确的制度,保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切实实施,一是要从时间上保证,不能随意被其他文化课程所占用课时;二是全体师生要积极参与,进行相互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体育活动的实施力度;三是规定并强调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性质,不能将其作为是体育课程的延时课。
3.阳光体育大课间课程要体现校本特色。
抓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体模式,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环境和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将体育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切实做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制定出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灵活性的体育活动课程,体现校本特色。
4.提高教师素质。
要想使阳光体育大课间校本课堂的开发顺利进行,要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撑,首先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要自觉加强学习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反思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3]其次,还要加强教师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为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5.开设业余选修课程,延伸校本课堂特色。
除了主体课程以外还要加设业余选修课堂,使每个小学生都能走出教师,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对大课堂体育活动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校本特色,使学生的特长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展示,实现校本课堂特色的延伸。
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和实施工作落到实处,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保证小学生每天都能得到体育锻炼的机会,对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校本课堂特色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思想引导和制度上的明确,并在阳光体育大课间课程要体现校本特色,注重教师素质的提升,同时开设业余选修课程。在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下,才能更好地构建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