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菁
/内蒙古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网络的快速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影响变得更广,在带来更多的信息接收渠道与更大的信息量的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干预。作为与网络接触比较频率的大学生,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大学生会明显受到网络上各种思想的影响,那么这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把握和面对新形势,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课题。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上有着海量的信息,大学生也非常喜欢网络生活,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料,为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网络教育平台也已经迅速兴起,为沟通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网络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也可以更为自主的选择信息,可以检索之后择优运用,这样对补充和扩展学生的信息量,拓展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1]。
对于高校思政教师来说,网络时代也产生了信息化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是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学生很不喜欢这样的说教式教学,并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于知识内容也缺少真实感受,很难真正获得学生的思想认同,最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就不佳。但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将多媒体等技术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将知识理论以更加直接方便的形式传达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获得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更加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不但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给予,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世界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一些不良的思想价值观念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思想状况,造成思想政治上出现偏差,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在网络信息环境下,非常注重提倡信息的自主性和平等性,在这种自由的交流环境下,也会对学生的思想习惯产生影响,他们对教师采取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反对情绪,他们也希望在现实学习中也能更加自由和自主[2]。上述这些都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上的探索和创新,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当今网络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思政教师应该首先在思想上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网络时代教育环境的变化,要正视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探索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思政教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从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网络环境下倡导自主性和平等性,思政教师应该进行自身角色的转型,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个主体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师要作为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围绕大学生对网络易于接受的特征,可以探索建立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思想政治风貌和行为表现的机会,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校园及时代主人的感觉,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更加的积极主动。
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对于这种缺乏趣味性的知识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是持逆反态度,即使强迫他们学习记忆这些理论信息,但也无法融入他们的内心,无法获得认同,这样的思政教育是没有意义的。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内容非常丰富,思政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创新教育内容,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感,产生探索欲和求知欲。比如,当前社会出现了犯罪年轻化不断增加的现象,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大学生犯罪的案例,他们有的加入了传销团伙,有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还有的在网络上肆意散播谣言,这些反面案例都会对学生内心产生深刻的震撼,看到如此严重的后果,大学生也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加强自律性,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得到了提高。很多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强,好奇心重,容易被欺骗或者蛊惑,所以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必须要坚持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帮助学生建设一道坚固的思想防线。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向大学生们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促使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跟随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3]。
在网络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都盲目相信网络信息,思政教师必须要建立科
学有效的思想引导方案,帮助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自主辨别能力,才能确保学生在勇于独立自由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认知。教师可以设立专门的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搜索选择相关的网络信息,之后再开展同学之间的分享和评价,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锻炼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和辨别能力[4]。新媒体对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也应该积极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其技术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学习中去。高校要完善校园网建设,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用来学生自主寻找相关专业知识,可以举办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环境,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从而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工具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拓宽教育阵地,不仅仅要开展思政课堂教学,还要将其延伸到课外空间,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思想交流形式,对学生进行更加贴心的思想指导,帮助他们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水平[5]。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中国道路”这个课题,然后组织学生们在QQ群、微信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这样即使是在课外也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网络培训的形式比较易于大学生接受,可以建立思政教育信息平台,师生在线交流互动,这样的网络化教育形式更加新颖,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更容易袒露内心。
总之,网络信息工具手段已经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面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政教师应该探索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完善校园思政网络教育平台体系,增进师生互动交流,更多的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并且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干预,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