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

2020-11-19 05:13翟幸娟西安外事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政治思想

翟幸娟/西安外事学院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沉淀后形成了优秀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精髓,包含着丰富多元的思想内容,对推进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国民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是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铸魂固本,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涵义及其对高校学生的价值、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积淀、嬗变传承至今的产物,是人类历经长期的生产生活所逐渐形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念和文化教育资源。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界定主要包含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广涉社会交往、个人价值追求以及国家治理等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智慧源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环境复杂,价值观、文化形态趋于多元化,一些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还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当前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人格教育思想出现了诸如主体价值错位、理想信念缺失、意志薄弱、诚信丢失等问题。为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将对引导、规范、教育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凝练、传承了许多古代文明,其包罗万象、形态多样,有曲艺、文字的修身养性,也有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有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为人之本,也有忠君孝亲、民族团结的爱国传统;有吐故纳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也有崇尚和谐、经济发展的发展理念。这些多形态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育素材,同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的文化积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厚度和全方位,用形象具体的历史典故,通俗易懂、直入人心,深化教育,不仅能够使高校大学生产生文化共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民族共同的文化,是各民族成员公认的价值追求,并在各民族血脉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更新。个人的价值追求、民族精神的价值导向都在应时代的需求,有意识地扬弃、创造性地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核心的传承,而且还能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促进其创新发展,实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继承,同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形成积极、健康的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催生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创新

鉴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联系,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内在桥梁,使二者形成渗透关系,并以西安外事学院在处理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举措为借鉴,切实提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一)丰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四门基础课程为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入不仅丰富了教育的理论素材,同时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通过民族歌舞、民间故事以及生动、形象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学生间产生影响,增强感染力,潜移默化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其次,地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众多的交叉,两者碰撞所产生的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关键在于对丰富的地域文化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于实践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例如西安外事学院地处“鱼化寨”“化鱼成龙”之地,其衍生的地域文化成为该校的核心校园文化“鱼化龙”精神,学校从建筑风格到办学理念上都紧随文化核心,倡导“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精神追求。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根据本校的需求,创新课程结构。以西安外事学院为例,在传统思政课程基础上加入富有本校特色文化的《化鱼成龙》。

(二)开设传统文化的校际通识课程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学习,不仅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进思政课堂,更要开设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际通识课程,限定所有专业学生都要进行选修,所得学分记入最后毕业成绩。西安外事学院在此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目前通识课程主要有《古琴与音乐修养》《关学与人文修养》,学生以网课的形式进行线上学习、互动,深入了解文化内容,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当然后期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的生活学习特点和地域文化,编写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刊物,在全校形成普及性读本,与传统思政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全方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不仅集中于思政专职教师,同时还可以吸纳本校道德品质高尚、有志于为学生德育教育服务的其他学科的教师扩充教育队伍。一方面专职教师主要进行课堂的理论解读和价值观引导,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其他学科的教师可以以“导师”的身份进入宿舍,在学生熟悉、放松的生活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有用信息,实现“育人”功能。当前西安外事学院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正蒙育人队伍”,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任务,突出“鱼化龙”校园核心文化和所处关中地区“关学”儒家文化的文化特色,深入学生宿舍,拓展沟通渠道,由浅入深,身体践行引导学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四)营造优良的校内外文化环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获得更好的成效,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作基础。大学校园作为广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必须利用好这片沃土,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新媒体手段,向本校学生推送生动活泼的文化信息,构建浓厚的文化校园氛围,使学生时时熏陶、处处感染,让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当然校外复杂的文化环境不能忽视,要引导学生自觉防范、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在西安外事学院校内建立的七方书院,为全体校内师生构筑了一方品茶、下棋、感受文化的净土,全天候免费开放,在这里可以得到心灵的净化、压力的释放,还能感受到文化的洗礼。

猜你喜欢
传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