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域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探究

2020-11-19 13:19杨秀莲湖北民族大学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恩施州民族特色双语

■杨秀莲/湖北民族大学

一、恩施州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

恩施州是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目前境内共有29个民族,除了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8个,总人口约4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约占53%以上,尤其以土家族人口最多,苗族其次。恩施州自建州以来,始终把民族教育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山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完整教育体系,民族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多。据统计,目前在州内461所小学里,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的数量达到45所,在171所普通中学里,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的数量达到53所。但是由于受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一)民族教育资源短缺,民族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恩施州民族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教师资源的短缺,尤其缺乏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教师。一个民族延续民族性的关键在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得到传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是主要载体,而民族教师是最主要的传播者,缺乏传播者就意味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后劲不足。而且由于经费不足,专业教师的培训缺乏系统性,无法吸引优秀师资人才,甚至是本民族的教师人才也难以留住,从而导致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源质量也受到影响,很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往往会选择教育教学质量相对较高的非民族学校就读,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造成本民族人才的流失。

民族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教育政策落实有待加强,课程设置比较泛化,学前教育小学化严重,未能结合本民族实际。在课程设置方面,通常也是以国家统一教学大纲为基础,模仿汉族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结合本民族的实际方面反而较少,从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语言的独特性。在民族学前教育专业性方面,部分民族幼儿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学前教育是为小学教育打基础的,以传递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未能关注儿童智力开发,忽视了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发展规律,从而出现学期教育小学化比较严重。

(二)民族教育在主流文化中缺乏存在感,忽视了民族教育的特色

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独有特色。目前恩施州的民族院校数量本来就不多,有些民族中小学虽然改了名字,挂了民族的牌子,但是自我认知度不高,与其他非民族学校没有较大的本质区别。在民族学校教育中,没有更多的体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维系和传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却不断流失,特别是民族语言逐得不到传承,从而失去民族特色。在恩施州境内,土家族人口最多,土家语是土家人的母语,纵观整个恩施州,会讲土家语的土家人非常少,开展了双语教学的民族学校数量也屈指可数,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土家语课程,但是由于请不到合适的土家语教师,课程也就形同虚设。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学习土家语言,需要从娃娃抓起,越早学习越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恩施州民族教育问题的发展路径初探

针对恩施州民族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的学习,完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丰富办学形式,重视双语教学,挖缺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培养本民族优秀人才,围绕“创新”去思考去探索,在民族学校做到民族知识课堂化、校园环境民族化,打造民族教育品牌,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双语教学

加强对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民族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使民族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民族地区所培养的人才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建设者,特别要加强学习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认同感,民族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民族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

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对于民族革命和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和解决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得到了具体实践,逐渐形成了被压迫民族对自身民族和民族问题的认识,这种认识经过探索与总结,逐渐形成了各具持色的民族理论,符合各自的民族特色,深入实践,指导民族教育事业。

恩施州民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导,同时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有效办法。汉语是我国的族际语,学习汉语,接受多元文化,才能拓宽就业渠道,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母语是本民族最基本的语言,学好母语,才能帮助本民族学生更好的了解和传播本民族文化,展示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信,加强自身民族认同,有利于民族团结。开展双语教育需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双语教学能在学前教育阶段就能开始,小学及初中阶段也实行双语教育,同时逐渐扩大班级规模,让更多孩子能够接受双语教育。

(二)传承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是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

民族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懂得本民族语言并愿意在本民族地区工作的优秀人才,不仅需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还需要培养各领域专业人才,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

对于恩施州的民族教育而言,学习民族语言、发展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尤为关键。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财富和瑰宝,民族学校都有责任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民族知识课堂化、校园环境民族化,民族教育的弘扬离不开多样性的办学形式。如学前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智力的开发。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少数民族母语的学习,主管部门积极探索双语教材的研发,完善与国家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本土教材体系,积极研发符合本民族学生特点的乡土教材及课外读物,反映地域特色,提现民族精神,因民族、因学校、因学生施教。对于有条件的民族学校,除了教授民族语文外,还应教授民族历史、民族体育、民族艺术等,以多元化的形式在课程安排中増加学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三、结语

民族教育不仅要培养民族学生适应主流社会的能力和核心综合素养,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增强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地区的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希望恩施州的每所民族学校能尽快落实“五个一”的工程建设:“每所学校都有一套民族常识的乡土教材;有一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每个学生有一套民族特色校服;有一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台民族民间的文艺节目”。传承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打造恩施州民族教育品牌,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恩施州民族特色双语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穿着校服去上学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