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与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的结合应用分析
——以连云港革命传统资源为例

2020-11-19 07:08:24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长江丛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连云港革命德育

■李 青/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一、前言

高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是引导学生思想走向正轨的主要方式,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高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能够取得有效成果有密切的关系。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时的年龄相对较小,而在该校学习的时间则是较长的,因此,在学生思想尚未成熟的阶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德育课程的关键。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而革命传统文化则体现了优秀的精神,革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武装自己的头脑。

二、革命传统文化资源与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合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中国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支撑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也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桥梁,更是个人发展的无限推动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爱国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而愿意做出自己的贡献。革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的精神人物代表,能够为学生生动展现革命文化精神,例如在连云港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众多烈士们,他们为学生们充分的展示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德育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现在很多高校都是注重学生的成绩,没有真正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没有过多要求。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层次参差不齐,高低不一。有些学生的集体观念比较薄弱,有些学生比较自私,没有奉献精神,当他们走入社会后则会表现为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而革命传统文化有着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精神值得学生学习,连云港在革命道路上出现过很多的名人志士,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这些时代楷模,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中学习优秀精神,将其转化为自身道德品质。比如在培养无私奉献的时代楷模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他身为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同妻子王仕花二人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坚守孤岛三十余载,他舍小家为国家,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用无私奉献、艰苦卓绝、扎实苦干的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革命传统文化具有优秀的精神以及内涵,他们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人民都保持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气势。优秀的民族精神以及革命传统文化只有传承和发扬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才能让后人继续坚守积极向上的心态。将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高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中是传承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三、连云港革命传统资源应用到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现在很多高职学校都是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技能的培养,这就造成了高职学校的重心更偏向于专业,却忽视了德育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学校并没有为了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而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环境缺乏了革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得高职学校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革命传统文化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高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重视革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积极将连云港的革命传统文化融合到德育教学中。

(二)教师对连云港革命传统资源了解不深入

老师是德育课程中的知识教授过程中的灵魂,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了指明灯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高职学校的德育老师对连云港革命文化的内涵了解的不够透彻。此外,虽然德育老师都是专业出身,对于德育课程的理论知识研究的比较透彻,但是却对连云港的革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够强,在正常德育教学过程用,没有主动积极地将连云港的革命传统文化和德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当教缺乏对当地革命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时,如何在课堂将这些优秀文化传授给学生?学生更加缺乏了传承革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副作用。

(三)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由于德育课程并不是主要课程,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对于德育课程不是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足够高的兴致,以至于德育课程老师一直都是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基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式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氛围也是比较枯燥。在科技发达的网络时代,有很多德育课程都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手机APP、多媒体等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内外的趣味性。但是高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师们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多媒体将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生动、有效地结合到德育课堂教学内容中。这就使得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空泛,对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的没有进行提炼、融合,德育教学效果不明显。

四、连云港革命传统资源应用到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的推动措施

(一)高校应该提高重视程度

高职学校应该重视德育课程,也要足够重视革命传统文化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的重要性。高职学校为了能够给德育课程提供良好的革命传统文化氛围,可以将连云港的革命历史、文学作品中的警句以横幅的形式悬挂于校园各处,让同学们能够随处可见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其次,学校还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班会、团日活动以及讲座的形式弘扬连云港革命中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敢前行的精神。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连云港革命烈士纪念馆,主动联系馆内讲解员为学生系统、全面、细致地讲解连云港革命历史故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连云港优秀传统文化。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这些活动,可以为革命文化走入德育课堂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老师在弘扬革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他们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为了提高老师对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认识,高职学校可以对老师进行统一的革命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从而提高德育老师的文化素养,让德育老师可以在正常教学过程中融入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德育老师自身也应该主动学习连云港的革命传统文化,多阅读相关的书籍、多观看革命纪录片、多参观文化古迹,提高自身的革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修养。只有老师对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将连云港革命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中进行灵活应用。

五、结语

革命传统文化融合到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引入到高职德育教育课程中,能够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弘扬传承中国优秀革命文化。将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应用到高职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需要加大德育课程重视程度,教师也应深入学习了解革命传统文化、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连云港革命德育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纺织报告(2022年8期)2022-08-25 08:14:40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5.连云港卷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 03:48:26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上海建材(2017年5期)2018-01-22 02:58:52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