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艺术魅力初探

2020-11-19 15:51:39
名家名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兔毫建盏釉面

许 杰

一、茶文化与建盏之间的关系

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经千年,饮茶文化伴随其左右,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着大大小小的变化。“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具是人类在饮茶时不可缺少的载体,如今也逐渐成了茶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上千年的饮茶文化中,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煎茶、斗茶、功夫茶,每一种方式都因茶而异,采用不同的器具。为了符合当时的饮茶习惯,茶具的外形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建盏,曾名列宋代名窑之一。其兴盛就是依靠宋代独有的“点茶”文化。得益于当时经济繁盛、多民族融合这个时代背景。无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还是平常百姓,都热衷于饮茶活动,使得茶文化在宋代飞速发展。点茶法广为流行。先将茶饼碾碎成细粉,将茶粉置于盏中,加入沸水,并使用茶筅旋转搅拌,使得茶粉与水相融合,直到出现丰富的细密的白色泡沫。

二、建盏的美学特征

1.建盏雅致的造型

建盏的造型大多秀雅质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束口盏。特征是撇沿束口,腹部略有弧度,下腹部内收,浅圈足,整个造型呈V 字线形。小圈足使得体量大的口沿部更为突出,可以使视觉感更加明确。同样大口沿则将小圈足衬托得更加精致小巧。束口盏的腹部与足部比例协调,外轮廓形状收放适度,从外敞的口边缓缓内收至圈足,这微妙的差别,赋予了建盏更加秀美的风格。

2.建盏的釉色装饰

釉色是建盏最主要的特征。其釉色漆黑发亮,花纹精美夺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釉色有兔毫盏、油滴盏和曜变盏。

兔毫盏是建窑黑釉盏中较为常见的优质茶盏。在宋代,深受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兔毫盏就象征了建盏,是其代表作品。兔毫盏是指在黑色和褐色的釉层中,均匀地呈现出如兔毫一般的自然纹理。

油滴盏的釉面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直径从数毫米之微至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油滴”的形成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却后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所致。在黑色釉面上呈银白色晶斑者称“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者称“金油滴”。

曜变盏的特征是釉面存在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不同颜色的晕状色彩,宛若黑夜里璀璨的星光。

建盏的釉色纹样不是人工制造的,是在控制配方、烧制工艺和温度多种相关因素下,按大自然的想法顺意而生,毫无一丝人工的雕琢。

3.建盏的实用之美

在宋代流行的斗茶文化中,建盏具有很强大的实用性。建盏的造型,底部和口部的差别较大,内壁成斗笠状,在斗茶注汤时,可以清楚地查看茶汤和汤花的情况,从而更加方便地观察斗茶的胜负。建盏的胎质较为厚重,可耐高温,保暖性好。同时建盏的釉色黑而亮,用建盏衬托出来的茶汤,更加色调分明。

三、结语

建盏对宋代饮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日本的茶道文化与宋代的茶文化就有类似之处。在南宋嘉定年间,日本人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随通元禅师来到中国,并在福建学习了黑釉瓷器的制作方法,后来在日本创建工厂制造,开启了日本陶瓷的先河。日本人将建盏视为珍品,现传世的三件曜变盏均收藏在日本。

建盏不仅是一件茶器,它见证了宋代的繁荣历史,也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文化和工艺制作水准。同时也推动了宋代饮茶文化的发展。建盏优美典雅的造型、绚烂夺目的釉色,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在现代社会又获得了重生,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建盏一定会焕发耀眼的色彩。

猜你喜欢
兔毫建盏釉面
沈鹏书法
一种具有闪光干粒效果的釉面的制备方法、砖体及其应用
佛山陶瓷(2023年7期)2023-08-04 08:20:41
兔毫建盏的鉴赏*
陶瓷(2022年7期)2022-07-14 01:28:26
建盏的新发现
陶瓷(2021年5期)2021-12-09 23:00:19
宋代建盏的科学研究
陶瓷(2021年5期)2021-06-29 08:07:18
建盏之初探
陶瓷(2021年4期)2021-01-05 11:39:28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6
黄色兔毫釉的研制
佛山陶瓷(2018年3期)2018-05-16 03:17:58
一种高温镁质无光釉的研制*
陶瓷(2018年1期)2018-05-09 05:27:47
工艺参数对日用陶瓷镁质无光白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