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辰
文以载道,道不离生活和健康。
我们如果要寻找古希腊哲学的智慧之道,就需要透过古代文献去了解哲学家的言行,“道”不是虚幻和抽象的,“道”实实在在地指导着伟人的生活。经过历史尘沙的洗礼和筛选,两千年来还能受世人敬仰的哲学家是屈指可数的,其中苏格拉底(Socrates)无疑是最重要的。
既然德尔斐神谕(Delphic Oracle)指出,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智慧、最自由、最正义、最自制的人。苏格拉底被人诬告引进新神、抛弃旧神、毒害青年,并被送上法庭,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在雅典劝导青年过一种合乎道德的生活,一生并没有留下著作和金钱。由学生记录的苏格拉底之死以及当庭申辩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柏拉图对话集》(The Dialogues Of Plato)和色诺芬(Xenophon)写的《回忆苏格拉底》(memorabilia)里。
苏格拉底为何而死?判决爱智者死亡的雅典民主和法制有错吗?谁有资格判决苏格拉底必死?面对死亡苏格拉底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几十年之后雅典人民要为他树立雕像?苏格拉底从死亡手中拯救过什么人?苏格拉底为了挽救堕落青年过一种道德的生活冒犯了谁?苏格拉底为了寻求智慧、明辨真理而不断地揭穿伪善者又触怒了谁?为了城邦利益苏格拉底数十年如一日免费地教导青年难道是出于自己的名利?苏格拉底为何要托孤给仇人?——如果孩子日后没有德行就以我之道还治我子之身,责备他们不成器而自以为成器,这是对我们父子公平的待遇。苏格拉底坚持过一种热爱智慧、追求真理、揭露无知的生活,宣扬正义和节制,反对无视城邦的法律而苟且偷生,哪怕是无情而错误的判决他也欣然接受!苏格拉底快乐地谈论死亡,从容赴死,有几人能做到?
现代学者滥用了达尔文( Darwin)的进化论,认为现代文明远远优于古典文明、现代学术优于古典学术、现代人的智慧超越了古人的智慧,因此就对圣贤妄加评判。
中国学者对苏格拉底的研究存在讹误,包括苏格拉底言论的翻译者刘小枫教授和吴永泉先生。
学者对苏格拉底的误读举例,如认为苏格拉底有同性恋倾向。中国人民大学刘小枫教授翻译的柏拉图写的《普罗塔戈拉》,在引子部分,苏格拉底对希珀克拉底谈论说,他忘记了阿尔喀比亚德的存在是因为外邦来的普罗塔戈拉吸引了他,“难道最有智慧的不是显得更美吗?”这句话一语中的,指出智慧的美高于外表的美。在此刘小枫教授在阿尔喀比亚德的注释里堆砌了很多西方材料,如福科和拉康等大师的观点,暗示苏格拉底和少年有同性恋关系。此处影射苏格拉底与阿尔喀比亚德的关系。关于两人的关系,最有名的莫过于《会饮》最后一部分(212d—223b)。在《高尔吉亚》(481d)中,苏格拉底声称自己爱阿尔喀比亚德和哲学。此处的玩笑似与同性恋有关,暗示了阿尔喀比亚德不再是被爱的少年。这场对话发生时,阿尔喀比亚德 17 岁,苏格拉底37 岁。一般说来,年轻人从开始长胡子起,就不再是被爱者(eroumenos),而是情人(erastes)。以福科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和后现代学者追求身体的快感,竭力要找到20世纪性解放运动的古希腊渊源。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古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古典哲学的根基,哲学的希腊文本义是爱智慧,苏格拉底自称爱智者。从米利都的自然哲学到雅典的道德哲学和伦理学,都是为促进人类智慧的开启。对人体结构和夫妻生活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西方性解放运动追求的生殖器快感会导致人体能量和体液的流失。能量的通道也是智慧的通道。自古东西方圣贤教育都反对纵欲的生活,主张节育保精,这样才能促进生命力的提升,才能开启智慧。现代学者反其道而行之,鼓吹纵欲的生活和短暂的快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福科因艾滋病而死,却成为反传统的斗士和英雄,受到学术界的礼赞。福科抨击现代学校教育,称学校为现代权力的“规训机构”,但是矫枉过正!
如果学者不追求圣贤教育的真知,左脑思维导致的魔性的自由不仅会毁掉自己,还会毁掉整个社会。爱智者懂得节制,所以苏格拉底称自己是节制的典范。希腊人崇尚的男子间的爱慕是建立在战友情谊和师生恩情之上的。希腊人普遍反对男女之间的情欲关系,追求的是建立在精神之上的男性友谊,认为这是保卫城邦的基石。古希腊的同性恋观念完全不同于罗马人腐化糜烂的纵欲,是一种精神的友谊。所以,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而言,爱智和爱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爱智可以提升我们的精气神,开启智慧。爱欲导致体液和生命能量向下流失,绝对不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有识之士首选的生活!所以,古希腊的同性恋文化和时下流行的同性恋酒吧不在一个层面,前者和追求智慧有关,青年人向年长者求学,而不是去求性快感,年长者欣赏的是青年人的朝气和阳刚之力!并非恋童。希腊人否定女性那种柔弱和病态之美,崇尚的是力量和智慧之美。
这种精神层面的交往造就了古希腊的一批伟人。正因为如此,全希腊最美貌的阿尔喀比亚德才愿意和最丑陋、最节制、最智慧的苏格拉底交往,而苏格拉底在面对一个智者普罗塔戈拉时,完全忘记了阿尔喀比亚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