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0-11-19 13:19刘海涵王宏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思政心理健康

■刘海涵 王宏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延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一、前言

在新时期,社会环境变得愈加复杂,致使高校学生开始承受学业以及就业等一些多重压力,很多学生具有一定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关注心理健康层面的教育,在平时的思政课中,加强对积极心理学方面的讲解,让学生心理能够更加健康,运用积极态度处理或者面对挑战,让他们树立积极且良好的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可以促进思政教学活动开展

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他们要想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必须要有比较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避免他们道德观出现扭曲,影响日后发展。在大学阶段,如果学生可以具有积极的心理,不仅能对学业进行有效拼搏,学习好各门专业课,还能促使他们对校园或者社会活动进行积极参与,在提升个人眼界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锻炼实践方面的技能,丰富生活阅历。而思政教育属于高校教育比较重要的内容,在以往的思政教育中,经常忽视心理健康方面内容,既没有对学生健康心理进行有效构建,同时也缺少相关课程的渗透。但在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始认识到心理教育的价值,逐渐关注学生心理状况,并把心理教育作为整个思政教学的依托,开展心理教育一方面能让学生心理变得相对健康,对他们心理问题给予解决,另一方面可以为思政教学做出准备,强化与心理教育的科学融合性,促进思政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大学生一旦毕业后,需要他们有效融入社会,对职场环境进行适应,但由于长期接受来自学校的教育,使得他们缺少社会教育,不能很好的适应目前社会环境,在此阶段,思政教育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开展思政活动既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能避免他们出现某种焦虑[1],从而运用良好态度面对社会环境。

(二)可以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在以往的思政教育中,主要通过树立良好榜样,让学生加以学习,并对学生给予耐心引导,促使他们道德水平可以提升。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育经常被忽视,没有得到良好体现,不仅造成学生行为认知水平没有提升,还降低了思政教育最后阶段的教学效果。从认知心理学进行分析,如果学生在心理层面出现一些问题,也将很难提升道德水平,一方面会使思政教育价值发生下降,不能展现出思政教育各方面价值,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心理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致使他们心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必须从专业角度开展心理教育,这样既能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进行纠正或者解决,还能增强道德水平,进而强化教学效果。由于心理教育方式相对多样,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思政内容对心理教育方式进行选择,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法进行教学,良好的心理暗示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学习或者就业的信心,促使他们可以进行自我鼓励,从而迎接挑战,对困难进行有效克服。再如疏导法可以学生心理垃圾进行清除,让心理得到清扫,从而使心理变得纯净,实现全面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

从思政教育内容情况来看,“两课”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其不仅作为主阵地,培养学生个人道德的主要场所,还是思政活动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但受传统模式中的一些影响,没有对心理问题进行时刻关注,使得教师无法科学的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降低了“两课”整体教学效果。基于此,要想对思政教育进行改善,必须对心理教育有效落实,使其能够在“两课”中得到体现,在尊重学生个人主体地位的同时,可以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并对他们心理某些问题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合理掌握学生心理有关的变化规律,科学的选择心理教育相关方式,这样既能使心理教育具备针对性,使心理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还能促使学生建立起较为健康的心理[2]。所以,在开展“两课”教学时,应该创建心理健康课程,对于一些非心理学专业中的学生也能让其学习,例如,选修相关课程,这样既能让校内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强化他们心理学知识,还能有效增强心理意识,让他们有着良好的耐受力,进而有效承受学业或者工作压力。

(二)加强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

在思政教育时,应该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且系统性的开展,使其进入到高校学生群体中,在增强学生心理认知的基础上,强化心理素质。很多学生都规避心理问题,不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沟通,使得他们产生心理疾病,导致他们学业也深受影响。所以,必须完善思政教育,通过心理咨询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开展心理咨询一方面能强化师生进行紧密交流,让学生可以有效的放下心中防备,向教师倾诉个人苦恼,另一方面可以科学的带领或者指引学生,使他们走出心理困境,从而健康成长[3]。由于心理咨询主要是以谈心或者交流等方式,可以真正处理学生遭遇的心理问题,这样既能使心理教育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发挥心理教育内在价值,还能让学生行为或者情感可以发生转变,从而拥有健康心理状态。另外,高校应该聘请心理专业的相关教师,让其加入到心理咨询活动或者工作中,不仅可以从专业角度给予良好建议,还能使学生进行自我行为的反思,以此完善自我,从而使性格更加健全。在思政教育期间,心理咨询会起到一定作用,会让学生正视自己内心状况,促使思政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增强。

(三)构建心理教育平台

如今处在微时代下,在思政教育时,应该积极搭建起心理教育平台,这样既能强化与高校学生的深层交流,对他们心理状况进行系统了解,还能增强对学生科学有效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从思政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德育以及心理健康等层面,如果学校通过构建微体系、建立心理平台,不仅能对师生联系进行有效巩固,加强彼此间的交流,还能推动思政工作可以有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对心理教育保持正确认知,使得他们在教学时,不能有效沟通,因此,心理教育平台能够强化线上以及线下的交流,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学生个人信息状况进行有效掌握,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实时关注心理教育平台,从而对平台动态进行全面了解。由于心理问题相对隐私,很多学生都有一定顾虑,不愿意与身边同学交流,但线上交流能够对该问题进行一定解决,基于互联网虚拟性,不仅能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表达,可以讲述自身心理困惑[4],还能使他们心理得到释放,强化思政现有的教学成果。

(四)强化思政队伍的建设

从现有思政队伍来看,很多教师都是思想政治相关专业,并非是心理学专业,使得他们对心理学有关的知识认知不足,导致思政教育受到局限。因此,应该加强思政队伍有效建设,聘请心理学相关的教师,丰富思政队伍,让思政教学有序开展。作为思政教育重要引导者,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能够对学生给予积极引导,而教师素质以及思想认知关乎思政教育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践行党的领导,树立正确职业观,这样才能把心理教育中的重要思想渗透到思政日常工作中,让学生形成优良作风。其中领导层素质也是较为关键内容,所以,在素质培训工作中,高校领导必须身体力行,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做好一定心理准备,不怕吃苦,从而踏实工作,戒骄戒躁,能够对权责进行有效分明,进而为教学工作做出有力保障。另外,应该强化培训工作,例如,可以开展岗前培训工作,对思政人员与心理学知识加以融合,在强化思政人员自身专业的基础上,还能丰富心理学内容。

四、结语

对于思政教育而言,科学的渗透心理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的掌握心理知识,明晰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能使思政内容得到丰富,使他们拥有一个相对健康且积极的心理。

猜你喜欢
心理学思政心理健康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没有用”的心理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心理学会前身中华心理学会会刊《心理》封面
思政课“需求侧”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