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莎莎 王晓晶/张家口学院教育学院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前教育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受到广泛重视,而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人才的师范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调查法,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界定的专业能力的七个方面编制问卷,对Z学院已毕业的三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96 %。具体调查对象教龄情况为毕业一年以内的毕业生占46.88%,毕业两年的毕业生占37.5%,毕业三年的毕业生占15.63%,全部已考取教师资格证。
一日生活的常规与生活组织是幼儿园的基本工作,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调查中毕业生认为一日常规的建立,更多需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关于一日生活的组织的考虑方面,76.04%的学生认为应考虑有序的常规、83.33%的学生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78.13%的学生考虑幼儿活动兴趣、67.71%的学生考虑安全、只有40.63%的学生考虑方便教师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基本能够胜任组织一日生活流程的安排。
幼儿安全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幼儿园重中之重,基本所有的学生都表示正在熟知幼儿园的安全应急预案,掌握危险情况下幼儿安全与救助的基本方法,教师自身也能认识到其重要性。面对幼儿出现的意外事故,97.92%的毕业生会首先确保幼儿安全,89.58%会报告领导,85.42%会通知家长,而有47.92%会求助于同事,只有5.21%遇到危险不知所措,虽然他们都是刚入职的新教师,但是基本上可以很好的处理突发的安全问题。
作为一名毕业生,应该熟练地掌握弹唱舞美讲等基本技能,同时这些良好的基本功也是教学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调查结果中选择谈、唱、舞技能的老师只占35%左右,很多毕业生只停留在会最简单的讲故事(61.46%)、手工(57.29%)等方面。其中对某毕业生的访谈中提到,幼儿园要求其只担任音乐教师,学生觉得无法胜任而拒绝。一方面,学生要拥有弹唱舞美讲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需将这些技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设计能力方面整体能力较强,调查显示毕业生能很好的制定阶段性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在制定教学目标方面,81.25%的学生能够以幼儿为着眼点确定目标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并能够根据《指南》和本班幼儿年龄发展水平来确定目标。教师的教案内容的选择89.58%的毕业生只按教材,69.79%参考网络,59.38%选择自己原创。
毕业生的交往沟通能力包括:师幼交往、与家长之间的交往、同事之间的交流。大部分毕业生在师幼交往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有些教师与幼儿交流的方式有些不妥,会忽视幼儿的主体性,比如会采用说教、希望等方式。 与家长缺乏主动的沟通其沟通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通过访谈调查毕业生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大多是面对面的沟通还有微信沟通,其较少的人主动打电话沟通。同事间的帮助与合作,能够有效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新入职的学生与同事的相处更多的倾向于学习。很多学生表示只能通过听课、教研活动、观察、模仿等形式学习,有局限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孩子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习。游戏分为自由游戏和有组织的游戏。自由游戏是孩子自发的自己组织的没有一定的目的性,有组织的游戏是毕业生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为了促进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有计划有目的组织的游戏。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环境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是幼儿园对孩子实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的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幼儿在参与环境创设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在环境创设与利用方面,考虑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环境创设材料方面明显偏高,普遍能够考虑活动主题占92.71%,考虑到毕业生自己的比例占40.63%,但考虑到幼儿园要求的比例也在84.38%。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对幼儿潜在的影响作用,仅仅把这项工作当做是完成幼儿园交代的任务而已。同时,在毕业生在布置环境中,幼儿的参与度偏低,调查中仅有40%能够让幼儿参与班级布置。
毕业生在日常活动中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和表现,对孩子的表现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评价,而每个孩子从心里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幼儿园老师要从日常观察中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对每个孩子做出合理的评价。经过调查数据显示,“怎样评价幼儿的方式”从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活动中。
毕业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包括自我反思、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研究能力等方面。仅有21%的毕业生能够每天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坚持写教育日记,大家普遍表示初入幼儿园还无暇顾及这些。在教研、科研方面,涉及的更是较少,访谈中,某学生表示“一日工作繁琐量大,每周还要教研活动,真是忙上加忙,还要搞科研,根本无暇顾及,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必要,甚至觉得成为负担。”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强能力的人才,就必须对标。《专业标准》的出台强调专业技能与专业文化两者兼顾,为高校确定了具有专业导向性的培养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应以《专业标准》为蓝本,并作为学生考核和评价的重要内容。
1、增加课程间的联系
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顺序时,在按照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科逻辑的基础上也要多吸取专业任课教师和学生的适当意见,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课程顺序安排在遵循学科逻辑的前提下,更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
2、技能类课程设置建议
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类课程与艺术专业的课程还有着本质的区别,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学习技能知识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做辅助技能,对于达到某种艺术造诣的要求要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不能要求全部学生都达到。技能类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实用且幼儿化的内容上,如幼儿舞蹈编排,即兴律动,即兴伴奏,儿童画,卡通画等。这些技能的掌握在学生进入幼儿园后便会派上用场,增强技能类课程学习的实用性,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
3、专业实践有待继续加强
实习问题是师范生实践的最主要环节。专业标准中要求毕业生教育实习不少于18周,建立规范稳定的实习基地,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准毕业生可以随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保证每一名毕业生的实习时间,提高实习质量,从源头上培养符合专业标准要求的教师。
在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七个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各种能力的均衡发展,从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到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逐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