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互联网+党建”模式下党建工作路径探究

2020-11-19 11:29程媛媛
长江丛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党员思想

■程媛媛/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1]充分利用碎片化阅读时间、运用新颖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对促进高校党建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与平台。在新形势下,高校要充分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改进传统党建理念,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互联网+党建”的模式已经在高校内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产生了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对于更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拓宽工作路径、创新工作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体现了高校党建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状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信息获取来源广泛化、党建工作创新形式化等具体问题,使得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产生新特征

随着“零零后”陆续进入高校校园,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出现新的特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得到飞速提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的社会环境也愈加复杂,思想的独立性、选择的多样性也不断增强,反映到“零零后”身上,体现在个性特征强烈、接受能力强、思考更趋多样,产生了一系列新特点,一是易于接收新兴事物,但缺乏纵深思辨能力;二是个性日趋独立,但价值取向自我化;三是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但理想信念模糊。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考虑面对的新局面,同时也对当下高校党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充分把握大学生思想行为新特征,才能发挥育人实效。

(二)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机制亟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是推进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顺利进行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但就目前高校内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制度规范、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难以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对“互联网+党建”出现了思想上重视,制度建设滞后的情况。缺乏健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就党建工作队伍而言,缺乏专门组织员和党务工作人员,辅导员承担了大量学生党建工作;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有待划清,在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维护、日常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2]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强,缺乏党建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够,这些问题导致高校“互联网+党建”预期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高校“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有待更新

高校党建工作需要精准把握师生思想特点,精准施测。传统高校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更多在于单向输出模式,依然主要依靠讲座、宣讲、培训会议等传统方式进行,反馈渠道不畅通,很难调动起参与者的积极性,教育实效性不高。在高校“互联网+党建”的过程中,仍有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存在,通过“两微一端”平台发布的内容多在于转发相关政策、发布新闻等,内容缺乏吸引力,更新不及时,互动性较低,无法发挥互联网在党建工作中的优势作用。[3]在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仍然固守原有工作模式,很难满足教育的实际要求,使得高校党建工作流于形式。

二、高校“互联网+”模式下党建工作的路径

(一)适应新形势,加强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挑战,要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养过硬,且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党务工作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相对成熟,有熟悉党建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的专门人员,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要组建一支掌握网络科学技术、能够熟练应用新媒体的党建工作队伍。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党务工作队伍责任意识,作为“互联网+党建”工作的主力军,必须明确主体责任意识,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可通过网络技术培训加强对原有党建队伍能力的提升,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过关的新型党建骨干,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决策和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二)搭建新平台,完善机制建设

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和完善党员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推动党员日常管理规范化、系统化,使“云党建”能够充分反映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管理状况,为党建工作决策、工作指导提供数据支撑。平台建设既要体现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政治性,也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丰富平台内教育内容的发布,使党员教育学习与互联网充分结合。通过网络建立党建工作考核模块,建立合理考核评价标准,通过网络工作记录、“云端支部生活”、党员互评等功能,实时、动态考察高校基层党务工作状态,及时发现不足与差距,督促改进,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党建工作中集中补记录、造数据的情况,强化流程管理和过程监督,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三)开创新品牌,加强交流协作

推进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对于加快高校党建信息化、网络化进程具有重要推动意义。要增强高校“互联网+党建”

工作的影响力,就需要立足学校特点和党建工作实际,对党建品牌建设进行整体性规划,夯实党建品牌培育环境,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形成符合高校工作实际、特色鲜明的品牌性党建活动,加强高校师生对于党建工作的了解度和参与度。[4]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和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联动的党建教育传播平台,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打造新观念,创新教育手段

高校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必须紧跟时代不发,立足社会发展实际,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利用高新网络技术,结合当代大学师生思想特点,[5]构建“微时代”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微信、QQ、腾讯会议等通讯手段,开展“微视频”“微党课”“云支部会议”等教育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习讨论、自我评价、民主互评等工作。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党建工作中时间、地域的限制,真正做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无死角,消除高校党建工作的“盲区”和“空白点”;另一方面,将“大思想”和“小平台”充分结合,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新思想,充分释放党组织和党员活力,利用“小平台”交流与参与的便捷优势,改变传统党建工作中单向灌输的状况,通过充分对话、留言互动等功能增强党员的参与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党员的阵地意识与责任意识

面对新形势,高校要直面党建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重视党建工作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结合高校自身和党建工作特点,积极完善“互联网+党建”模式下工作管理机制,利用大数据强化党员管理。通过交流协作,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传统党建工作优势与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新工具拓展新空间,更富有参与性和感召力,为高校党建工作注入新动能。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建党员思想
我是党员向我看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实践
党员标准是什么?
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