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联 唐久乐/湖南工业大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科技的高速更新,未来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才不再是大学的应景之需,而是大学的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的创新需求与国家的发展需求不谋而合。近年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探索,给予了政策和平台的支持,但对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等方面收效甚微。因此,思考何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力,构建基于大学精神下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对于重塑大学精神,培养大学创新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看看,何为大学精神呢?北大教授陈平原说:“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大学精神是大学精神风貌、学术特征、社会魅力的集中反映,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与核心,是大学办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下形成的精神品质,它贯穿于大学发展过程始终。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展现了大学特有的特质、风格和品味,是引导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体现了大学的办学传统和文化内涵,是大学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综合反映,是高校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中的源泉和动力。
其次,何为创新人才呢?创新人才,就是在进行创新活动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创新是大学命题中的应有之意,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其中的核心。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纵观中外大学教育成功的经验,这个“环境”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最为重要的应是彰显大学灵魂、体现大学本质之所在的大学精神。
由此可见,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思考和重塑大学精神的本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启大学精神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而不只是把创新人才培养视为教学整体中的某一个内容或条件而存在,需要将其与大学精神一起提升到理念的高度并作为一个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进行研究。不仅如此,还需要人们对现实中有关大学精神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缺失问题(其症候、根源、后果等)进行较为深入而实际的考察,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路径。
理性是最完全的认识能力,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只有理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全面、具体而深刻地把握事物。重新审视当今大学办学理念、教育作用和文化环境的非理性状态,进而提出大学向科学理性的组织回归。
大学是应该受人们尊重的,因为,那里是人们“心中的圣殿”,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圣地,那里把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视为自己的社会责任,那里是师生沉浸于追求真知和点亮自己及他人心智为使命的教育组织,那里是人们寄望于美学、诗歌、艺术担当起人类精神关怀的支撑体。这些属性决定了大学不是以权力架构为核心的组织。但是,当前,一部分大学已偏离了育人的属性,大学里的官僚政绩性、行政支配学术性、经济利益的急功性等等,引发了大学的官场化、商场化。这样,大学对政绩、权利及利益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大学育人的兴趣。如果大学远离了应该坚守的道德和使命,根本就无法担负起引领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走向进步的责任,更不能培养出超越功利的具有理想、有激情、有创造力,并对社会和人类负责的高尚人才。教育也不再是“使之为人”的教育,而是“使之为物”的非理性教育。那又怎能视创新是大学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呢?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精神内核的体现。
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乳房”,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是用精神点燃学生的心智,给予学生力量学会自我教育。在现代技术为中心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越来越程序化,教师按程序化完成课本内容,学生按程序化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似乎成为一条流水线,产品制造在规定动作中完成。由于产品生产追求量化和程序化,教学成为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授受过程,这种现象从小学教育开始至到大学结束,十几年的教育足以让学生养成以听为主的习惯,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会变成接受、听从,出现思维的局限性和行为的惰性。教育本应给予的生命的好奇和激情在机械的传教式教学中消失殆尽。再加上目前许多大学重视学术成果远于教学,学术是教学的支撑和延展,没有学术的支撑教学难以为继。但是,如果一所大学视学术成绩优作为“量化绩效评价唯一标准”,教师会把研究视为机会,教学视为负担,教学就会简单地成为单向的“授业”即知识授受的过程,而忘却了“传道”即人生引导的过程,那么学生的生生不息和健康成长的生命源泉和活力就会被忽视。因而,由于功利化教育使得大学精神塑造和创新人才培养两者出现主、客体倒置,大学难于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体系也是非理性的。
大学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是大学的灵魂,这种文化推崇的是自由、科学和民主。但由于部分学校文化的非理性,学校注重的是学校规模、学生数量、校园面积,教师注重的是写了多少篇论文、申报了多少项课题。学校和老师游走在各种数字的完成与拥有中,这些数字后面呈现的是效用性和功利性。如果大学过于追求市场利益和政治利益而轻视文化建设的倾向,大学本应负有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职能就会缺失,大学就会因为过于功利而失之文化的厚重,进而失之人们对它的尊重和崇敬。大学之所以能恒久地存在,就是因为大学一直还是、也永远是青年人的文化教堂,那里有彰显大学灵魂、体现大学本质之所在的大学精神。大学的成长和成熟,来源于大学内在文化精神的培养和养成,而非迎合与取巧于外部社会的实用性并运用之。
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拥有精神追求。大学是个神奇的组织,经历千年历史的沧桑而不朽;大学何以一直保持着它对人们的吸引力,因为这里教人“应该怎样思考”,而不是“应该思考什么”。英国著名学者哈罗德·珀金曾经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他认为:人们应该从“大学的希望、抱负和价值”去“真正理解大学”的价值所在。19 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洪堡提出了“创新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和大学精神的价值追求”。20 世纪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托加则强调,“在大学里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体系,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大学的一项凌驾于其他之上的基本功能,大学应该把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人的精神’的人”。近百年来,中国经历了的重大的社会变革,大学精神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形成并发展演变。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应“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大学应有崇尚学术卓越的精神。”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大学应该在精神层面上回归大学本身的高尚”。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大学精神是大学的价值取向,是对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态度和准则。大学精神最重要之处,它还是时代精神的代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走向社会,积极与地方经济合作,合力开发创新项目,许多学校还建立了产业基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实践,创新教育不但引发了现代大学的创业变革现象,还反映了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应当更加明确地成为现代大学运行和建设中的内涵和动力。
大学教育作用是什么?拥有精神力量。在大学里,学生是一群已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可以对话的关系、一种反思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种权威的不信任,并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宜的理解。”因而,只老师和学生在经验和精神的获得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才能珍视到学生激情、勇气、聪慧和创意。只有在师生共同获得经验与精神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教师才能珍视学生所持有的激情、无畏和创意,并从学生身上照见自己当年的风华,从而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实现知识的创新和教育的创新。其实,老师在教育中不只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技能,而是传递和唤醒一种精神力量,那本来属于个人的力量,使生命价值得以实现。所以,大学教育的作用首先应成为师生独立精神、思想自由的保障,它才能给大学带来勃勃生机,教师才得以实现心态的开放、创造性的张扬;学生才能获得自我实现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师生共同激活被体制化与习惯化造就的教育之平庸状态,焕发教育以及教育中人的生命活力。
大学的文化环境是什么?拥有精神敞亮。世界的创造源于人的感悟,置身自然、领悟自然之道才会获得瞬间的开悟和精神的敞亮。感性而为是“道”的幸福。感性体现了一种人性化的自然属性和法则。人的自然属性源于保障人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教育的首要使命就是让学生懂得敬畏和尊重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懂得人与周围世界的生命关联。特别是在今天,一场疫情让所有人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更加深刻地明白人类需要克服以“我”为中心的狭隘主义人性观,懂得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合作和包容,才能发现和成就自我,成就彼此。所以,大学需要开启感性的维护,促成师生的自然自我。如果大学呈现“师生老幼,休戚相关,苦乐与共”的情景,尊崇的是自由、科学、民主的文化环境,教师和学生才能沉潜把玩知识的乐趣、获得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才能有独立思考和敢于提出质疑的勇气,才能从大学及教师那里获得应有的学术精神。有人说:“每当步入著名学府,总能感到校园里有种奔涌的、富有生命的东西在撞击你的心灵,它使你感动、兴奋、激越、升腾”,这种东西不是其他,就是大学特有的无形之精神文化。人们可以感觉到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大学精神是人才终身成就的发源地,对人的一生起着熏陶作用。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恒久性在于大学有着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魅力,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