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晶晶/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
现今,日本的少子化现象异常严峻,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致使人口比例呈现倒金字塔结构。自2018年起,日本18 岁人口数量出现历史拐点,呈现持续下降趋势,高等教育生源预计将从 2018年的65 万人降至 2031年的48 万人,降幅达26.15%,150 所左右高校将面临淘汰,这就是令日本恐慌的“2018年问题”。鉴于高等教育市场由增长竞争转向残量竞争,大学生源招收不满的危机之下,日本大学迎来了竞争激烈的“战国时代”。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日本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正经历重大变革。如何应对这两个问题关系到大学的生死存亡。
日本私立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捐助、财产收入和附带事业收入。不同于国立、公立大学的办学经费来自于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国内少子化趋势下“2018年问题”的出现以及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海外留学生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将对私立大学的招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为确保生源的稳定,私立大学的品牌化经营势在必行。如何基于自身的建学理念,独辟蹊径开展特色教育,重视产学研合作,谋求差异化经营,是当今日本私立大学的共同课题。自2016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立“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项目无疑是各私立大学解决这一课题的最新尝试,探究日本私立大学的“研究品牌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学界就“少子化与大学危机”这一问题关注度颇高,早在日本私立大学的繁荣时期便已经开始居安思危。日本学者两角亚希子认为日本的18 岁人口自1992年达到顶峰后便开始逐年下降,而与之相反日本的大学数量却在连年增加。断言必然激化各大学之间生源竞争的矛盾 。山崎彻· 渡边千鹤· 井上久男 、安田贤治、平山一城均认为大学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私立大学的淘汰进程将加速。另一方面,存在对少子化与大学危机持积极观点的学者。坂本幸一认为“虽然受到2018年 18 岁人口锐减的冲击,日本私立大学面临经营危机。但也可视作是各私立大学基于自身建学理念,实现私立大学创立之初的特色教育、个性化教育目标的机遇” 。
我国学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方面:(1)梳理我国民办教育自身的发展史,总结经验教训;(2)分析美国和日本等私立教育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图借鉴;(3)以日本的少子化和私立教育发展轨迹为对象,研究日本私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王君 、张国娟较早关注日本“2018年问题”,剖析了日本“2018年问题”产生的根源,阐明日本私立大学面临的深刻经营危机,但尚未对日本私立大学的“研究品牌化”战略进行探究。综上可知,针对2018年问题与日本私立大学的品牌重塑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本文拟以201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立“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项目开展迄今为时空背景,依据4年间,日本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相关研究著作、各私立大学的招生文件和研究品牌化战略成果、新闻报刊等资料,解读日本私立大学的品牌重塑问题,分析在少子化趋势下日本私立大学的运营模式,进而总结日本私立大学的转型之路,为我国民办大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私立大学在日本的发展历史悠久,其肇始可追溯至1899年日本政府颁布的《私立学校令》。1918年日本政府颁布的《大学令》与《高等学校令》正式赋予私人创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合法地位。现今世界驰名的早稻田大学与庆应义塾大学均是1920年首批得到正式认可的私立大学 。此后私立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1947年日本已成立28 所私立大学” 。但是,二战前私立大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日本政府所颁布的《大学令》对创办私立大学的规定:“创办大学需具备必要的设备和资金”,“至少能维持大学所需收入的基本财产”,“基本资产需以现金或国债证券以及其他文部大臣认定的有价证券形式交付国库”,“单科大学需要50 万日元,每增加一个学部需追加10 万日元” 。鉴于当时创办私立大学的严格限制,私立大学距离在全国范围内的开设尚有距离。
1949年日本政府颁布《私立学校法》,为私立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详细完备的法律保障。当时日本一方面由于培养各行业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使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使日本国民更广泛地接受高等教育,从而对私立大学的设立采取了“放任主义”,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自1950年至1975年,“日本私立大学数量由1950年的106 所发展到1975年的420 所,增加了近4 倍,在全国大学的所占比例也由52.5%发展到72.6%”
在这样的增长态势下,日本的高等教育在 2005年便已完成了高等教育的第三阶段——普及化阶段,入学率达51.5%。可以说,这个数字的背后占日本大学总数八成、拥有全日本七成学生数的私立大学功不可没。私立大学中也诞生出如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为首的著名学府。
20 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大幅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法》,放宽了兴办大学的审批条件。因此,大学不断增设新名称和新教育课程的院系。国内大学的数量,一度增加到780 所。在大学数量增加的同时,18 岁人口在90年代末期却减少了40%,致使生源不足的大学陆续出现。日本的大学曾在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报考人数超过招生能力,只能通过严格的入学考试来调控。但是,随着少子化程度不断加剧,适龄入学人口持续下降,供大于求,大学为了争夺生源而展开激烈竞争。
进入21 世纪,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前景日益严峻,凸显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生源危机:根据2006年文部科学省的统计显示“550 所四年制私立大学中,入学定员不足的为222 所,占40.4%;373 所短期大学中定员不足的为193 所,占51.7%,触及经营危机警戒线的大学17 所,短期大学16 所” 。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现象已经凸显。私立大学招生人数超过了入学报名人数,进入了“大学全入时代”。(2)财政赤字:日本私立学校振兴与共济事业团的一项调查表明,2011年,共有 250 所私立大学深陷财政赤字,所占比例高达42.2%。其后虽有下降,但仍连年高居35%以上。长此以往,日本文部科学省不得不发出“停止招生令”,并关闭了几所大学。其中私立大学5 所,甚至连7所公立大学也难逃厄运;(3)国家财政支持降低: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低迷,作为 OECD 34 个成员国之一的日本,2015年教育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5%,低于平均值 1.2 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排名最低,五成 OECD 成员国实行了大学教育无偿化,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在为学生提供无需偿还的奖学金,但学费最高的日本却没有。
不利因素的多重叠加,致使日本私立大学入不敷出,而许多私立大学为削减经费只能通过降低老师工资和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科研支出来维系。这如饮鸠止渴的应对方式无疑降低了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使得高等教育生源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弱化。最终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出现废校倒闭现象,正式进入“大学倒闭时代”。
日本政府为应对“2018年问题”与私立大学危机,多次召开关于振兴私立大学的讨论会议,就私立大学如何应对经营困难、私立大学应有的责任及领导力、如何支援私立大学等方面加以研究。长久以来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的经费援助,主要依据各私立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人数等量化的指标进行分配。这一方式的弊端在于,不同地方的私立大学生生源不足的原因各异,地方及中小规模私立大学是否具有吸引力受到诸如地域及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自身教学质量和学校魅力不足,仅依据量化指标分配很难惠及最需要资金援助的大学。有鉴于此,文部科学省主导的“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这一新型援助模式应运而生。
“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是指“在大学校长的领导下,以大学特色的研究为基础,促进私立大学发挥更大的特色。对致力于大力推出全校独具特色研究的私立大学、私立短期大学,分两种类型即A 型(社会展开型)和B 型(世界展开型)进行重点援助” 。该援助模式的特点在于不是支援个人和团队研究本身,而是在校长的领导下,利用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谋求各大学的品牌力提升,实现对学校整体的援助。目的在于引导私立大学重新定位,根据自身特色调整研究方向,实现大学在社会的价值重塑,进而获得社会认可。
文部科学省将通过展开对“研究品牌”的援助,引导地方及中小规模大学将未来发展着眼点放在地域贡献和招生实际效果方面,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私立大学的选拔,选定重点援助学校。其中,A 型即“社会发展型”,选定对象为对地域经济、社会、就业和文化发展以及某些领域的发展和深化做出贡献的私立大学。
着重支援那些有地域合作亮点的中小规模私立大学。B 型即“世界展开型”,目标是通过建立尖端科研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为全国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着重支援那些有创新能力的大规模私立大学。
自该事业开展以来,2016年 “198所私立大学中, 40 所大学入选该项目,其 中A 类 型17 所,B 类 型23 所” 。2017年“188 所申请校中33 所大学入选A 类型,27 所入选B 类型” 。2018年“157 所申请校中11 所大学入选A 类型,9 所入选B 类型” 。文部科学省积极接收私立大学的申请,通过评估私立大学如何与地域社会展开文化和经济密切合作,给予2000 万日元至3000 万日元的专项研究资金支援,受资助年限为3年或5年。值得注意的是,“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中的“研究”,不限定于一般的学术研究,它更侧重于“产学合作”研究。其目的在于,集中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的私立大学集约优势资源,通过“研究”带动私立大学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增加私立大学的认可度与知名度,向社会展现其独具特色的“拳头产品”,实现私立大学的品牌重塑。
选定标准重点在于考察私立大学如何将远景规划和品牌策略结合,如何将具有特色的印象渗透到目标阶层。远景规划本应是各私立大学、短期大学应具备的,文部科学省旨在通过推进“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让各大学重新思考未来的定位。在私立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学受经济利益驱使在短时间成立,建校理念模糊,更妄论清晰的远景规划。即使在建校时的理念和愿景是明确的,鉴于时代变迁,重新思考建校理念和其他因素是否已经契合当下势在必然。
“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无疑是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发展的一次重要调整与反思,通过政策引导私立大学根据自身办学理念,考虑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探索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以2017年入选A 型(社会发展型)的冈山商科大学为范例,其根据自身条件与地域特点,展开了满足地域社会多元需求,提供学校认可度的“产学合作”研究。
冈山商科大学由经营学部、经济学部、法学部联合所提出的“通过依偎型研究提高地域价值” 计划,旨在汇集学校社会科学的睿智,致力于提高社区价值的研究。学校与冈山县的8 个市町村签订全面合作协定。在传统的学术研究之外,进行研究成果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学生和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冈山县特定产品的开发、销路开发、旅游和社区活动。通过产学合作,使大学的品牌渗透当地,建立“与地区有联系的大学”,通过研究将学校塑造成有助于城市创新与发展的大学。
另一方面,针对拥有悠久建校史,颇具规模的私立名门大学,文部科学省给予资金援助,通过扶持建立尖端科研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为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实现日本大学高水平国际化与获得国际学术发言权的有效途径。以2016年入选B 型(世界展开型)的庆应义塾大学与2018年入选B 型的同志社大学为范例,政府利用两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名校的坚实科研基础,通过持续投入资金援助扶持其在先端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致力于提高日本私立大学在国际的知名度与话语权。
庆应义塾大学由文学部、经济学部、法学部、商学部、医学部、理工学部、综合政策学部、环境信息学部、护理医疗学部、药学部以及各研究生院的各学科,整合全校资源提出“确立提高地球社会可持续性的研究型大学品牌” 计划,旨在以大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即长寿、安全、创造3 个领域研究为中心,集中投入资源,提高庆应义塾大学作为全球品牌的地位。致力于在高等教育研究全球化潮流中,将庆应义塾大学由引领日本现代化的大学,打造成为引领地球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全球性研究型大学。
同志社大学则动员该校的理工类学科,由理工学院、生命医学系、体育健康科学系、脑科学研究系、空间医学研究中心、能量转换研究中心、纳米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联合提出“建立利用空间生物医学延长健康寿命的综合研究基础和国际合作中心” 计划,旨在同全球范围内的空间生物医学相关研究机构进行的国际合作,为“空间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为地球上的行动困难患者提供新的运动方式以及康复设备、预防方法和治疗药物的实际应用,通过“QOL quality 延长健康寿命”,为应对超老龄化社会做出高质量的贡献。
综上可见,“私立大学研究品牌事业”是日本私立大学面对“2018年问题”,选择实行自我革新,参与全球教育市场竞争的新策略,尝试从品牌重塑的角度,探索适合私立大学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此外,各大学在稳固财政基盘、加强领导能力、突出大学个性化发展和大学的职业能力培训功能、培养高中生对大学的好感度、提升国际化办学,加大对留学生的开放度等诸方面也在进行着积极改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的民办大学现状,一方面中国进入了“未富先老”的少子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在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政策和浙江省自 2017年作为大学按专业招生的试点双重改革下,作为起步晚、发展慢的民办大学,潜伏着发展的危机。
日本的“2018年问题”是一面映射出民办教育未来的镜子。因此,民办大学应深入反思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参考日本在应对“2018年问题”时所采取的策略,活用自身机制灵活性、办学多样性的特点,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职业能力培训、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的优势,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量规避潜伏在未来的危机。合理配置高校建设资源,促进良性的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制定法律法规及政策为民办教育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注释:
①胡国勇.市场化与保护网——日本私立大学经营危机对策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