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伊娜 陈 瑾 陈俊伟
/衡阳市农业科学院
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这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引导和教育人的观点、思想和立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旨在遵循一定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及道德规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其成员,目的在于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而,作为事业单位的农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响应国家深化改革及十九大报告的号召,与时俱进,切实推进对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改革措施,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出“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水平的科技人员工作队伍。
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是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开展的,积极有效的开展对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逐步提升其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整个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最终促进整个农业科研院所内部的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1]。
另外,在国家大力推动各项改革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之下,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推进,是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更好完成科研任务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潮的涌入,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思想有着一定冲击。因此,为有效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对科技人员的诱惑,避免产生的不利影响,农业科研院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势在必行的。为保障农业科研院所自身的良性发展与建设,只有加强科技人员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其在科研工作方面的坚定性和积极性,在保障其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提升业务水平,进而提升科研院所的整体工作水平。
目前,部分农业科研院所受到自身性质的约束,编制上“党委书记”的缺失,常常是由行政负责人党政一肩挑,形成了以所长负责制为主,党组织保障监督为辅的局面。由于当前大部分所长都是由优秀科技人员提拔而来,缺少对具体党建工作的经验,因此更注重相关科研工作,对党建工作建设缺少重视。而专职党务的领导的缺失,使得当前科研任务和党建工作走入了“一手硬、一手软”的困境,进而使科研工作与党建工作之间难以有效平衡。党组织的核心政治作用难以体现,更难以对农业科研院所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思想政治工作综合性强、工作面广、难度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考验。作为农业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需要基于知农懂农的基础上,拥有一定人文情怀,能与科技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同时还需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包括:领导学、人力资源学、组织行为学等。目前,在编制管理、岗位管理的约束下,专职政工人员的缺失成为常态,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常是由相关管理人员兼职,基于此背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科技人员的思想素质的提升、思想意识的交流都受到一定阻碍,进而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另外,农业科研院所对政工岗位的要求高,但其实际待遇却有待提高,从根本上导致了政工队伍专业人才的缺乏[2]。
随着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型信息传播媒体的崛起,使得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进一步拓展,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认知产生了一定冲击。但当前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仍旧沿用工作会议、报纸、报告等传统形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单一、陈旧,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引发科技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难以形成实效。
首先,农业科研院所应该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纲领,加强党组织建设并从严治理。对外积极争取,在编制上增设党组织书记一职,形成党建活动由专职党务人员负责机制。对内则需要加强对党组织工作制度的制定,积极整顿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状态。另外,对农业科研院所内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重点抓、专人管。其次,为落实党政领导负责制,还必须加强党组织领导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职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融入党建工作责任范畴和相关考核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党建组织对农业科研院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同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可以加强党委对系数工会、工位、共青团组织的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
积极构建以固定政工队伍与流动政工队伍相结合的形式以满足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要重视对专业政工人才的引用,将其放在重要工作岗位利用其专业知识及高素质水平吸引科技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另外,要加大对政工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知识讲座、相关思想政治文件的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水平[3]。
新时期,各类思潮、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涌入我国,这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思想意识形成了一定冲击。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做好对科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了解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念、利益需求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其思想动态和切实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人员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另外,为避免科技人员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确保农业科研院所全体科技人员对国家政策的熟练掌握,同时形成高度的思想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设,加以完善的考核机制,刺激科技人员提升对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单一、陈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当前思政工作开展的壁垒,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当前,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尽量避免“灌输式”教育充分融入互动式、参与式等被科技人员乐于接受的方式。另外,在新型传媒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还可以借助微博、农业科研院所的公众号等传媒手段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以提升对科技人员的吸引力,令科技人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是具体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为避免一刀切的现象,在实际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根据人员需求的不同有策略、有方法、有针对性的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技能型人员要以提醒、商讨为主,耐心平和地为其详细地讲解理论知识;对于科技管理人员则需要多倾听、多建议;老专家、老学者则要以耐心宣讲为主、细心指导为辅;而针对高学历、专业素质强的技能型人员更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采取引导的方式、多讨论,避免其负面情绪的产生。还可根据年龄划分通过固定政工人员与流动政工人员相结合,分工明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由此可见,农业科研院所对科技人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切实推动农业科研院所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提升农业科研院所内部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和工作积极性,为农业科研院所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