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松/淮南师范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拥有较强的综合性(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综合)和应用性(实践联系理论)特征,能够为培养并提升青年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奠定基础。然而为切实地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我国高校普遍通过“机构实习”、“情景教学”、“研讨学习”、“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升专业课程的学分学时,并注重各类实践平台及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工作。然而许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并不满意,难以有效地契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如何融合师资力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在核心课程群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理论教师过多,实践教师不足。现阶段,社会工作专业逐渐面临着“案主需求复杂化”、“福利体系多元化”的挑战,传递和链接福利资源在我国社会工作中的关键性已经日渐明显。学生的基础能力和知识需要在专业课程开展中得到锻炼和培养,这便需要高校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过半的教师都不具备在社会政策部门、福利机构工作经验,致使其难以将切合社会现实的实践经验传授给青年学生。其次,授课模式滞后,实践情景缺失。现阶段,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课程的教师普遍采用宣讲的、填鸭的授课模式,使得教师无法将理论知识整合到学生群体所感兴趣的案例中,使学生难以形成实战性的理念和实践意识,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最后,实践与教材相脱离。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现有的教材体系主要以偏重理论传授为导向,难以对社会工作、福利体系及福利资源等教学案例进行探讨和介绍,导致教师局限在教材层面,无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与更新,无法让学生群体汲取到最新的、最全面、最具有时代价值的知识。因此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更需要高校构建出双师协同授课师资队伍,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为有效落实并推行双师协同模式,首先应将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知识点、难点及重点进行梳理与官,并将其划分为“校外+校内”知识点、校外教学知识点、校内教学知识点三类,并重点发挥校外教师在人才培养、案例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指导等层面的促进作用。其次,根据培养方案,定期要求校外教师或专家参与核心课程群备课活动,通过明确课程与课程群的协同授课目标,围绕课堂授课的不同教学环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或计划。最后,积极邀请校外教师或专家参与到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录制的活动中,逐步实现案例引导、任务布置及作业辅导等导向式双师互动目标。
首先结合实践基地的发展特点,明确核心课程所对应的实践基地。譬如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中心相对应。社会保障与救助管理站相对应。社区工作与街道办事处向对应。其次,谋划实践内容,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应为每个社会实践小组配备一组校内和外教师,并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兴趣偏好及学习程度,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最后,青年学生可通过顶岗实训、科研训练、参观实习等形式,参与到核心课程群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并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及教师参加模拟面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择业能力与就业能力。
为了通过校内与校外协同授课的机制,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高校首先应构建校外教师的评价、考核及聘任机制,明确要求核心课程群中的“课程“必须配有实践教师,并且定期地培训并评估校外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实践经验。其次,定期开展校外交流活动,具体包括“期末总结”、“授课反馈”及“备课准备”等活动,构建QQ 和微信课程群,以此实现教师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及课上课下的无缝衔接。最后,高校应通过双师授课的方式衔接学生实训实习、探索实践、理论知识和就业工作,并通过整合实践基地和校外导师的动态资源,解决学生就业凑合、择业模糊等问题,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群双师协同模式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与多位业内专家、本科生及教学督导进行了访谈交流活动,深入省内各大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进行实地调查,并通过文献收集的方式,对比国内外双师授课模式的真实案例,甄别不同授课模式的失败教学及成功经验,进而总结归纳出能够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双师协同模式成功的因素及因子。除此之外,还根据已开展并落实双师授课模式的院校的实践经验、实践成果及实践问题,明确双师授课模式的注意事项、基本原则及主要方向。
结合高校实情与学生实践现状,构建涵盖学生不同实践学习环节的周期型核心课程群协同教学方案,确定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层次、实务案例与实践基地的有效挖掘、实践与理论衔接点的充分串联、多维评价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统一等内容。随后通过学生访谈、实地调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围绕“协同什么”、“能否协同”、“怎样协同”的问题进行挖掘、探讨,并聚焦学生反馈、课堂组织、教学案例、授课目标、课程理论等要素,策划出具体的双师授课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情景模拟”、“实地参观”、“现场授课”、“案例讲授”等形式。
在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群中,可选择《社会福利》作为双师授课的试验课程,在教学实验中,高校应结合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情况,引导校外教师或专家逐渐参与到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并通过案例展示、实习调查、案例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丰富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随后根据该实验课程的应用效果及问题,先后开展基于《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保障》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活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总结或反思实验效果,确定问题所在,并返回“授课方案制定”阶段,重新调整双师授课模式的应用体系,使双师授课更好地、更有效地提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作用。
高校在构建核心课程群和教师团队的基础上,推广并普及双师授课模式。即在各专业班级中应用不同的双师授课模式,比较其效果差异和过程差异,明确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存在的优点及不足,确定其适用的教学范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推广与落实双师授课模式。除此之外,高校可通过调整培养方案,构建教学组织、扩容师资团队,改革课程体系等方式将双师授课推广并普及到“社会工作”其它的课程群中。除此之外,高校应将教学实验结果、双师授课模式的落实情况共享到网络空间中,通过信息传输与资源共享的方式,让该模式推广到其它高校的课程群建设及教学体系之中。
将双师协同授课模式应用到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群中,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发现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缩小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距离,使学生在实践训练、课程实习、职业规划、毕业实习及就业推进的过程中,更好地、更深入地、更有效地结合课程群的知识点,分析并解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然而要想真正地落实并推广双师协同授课模式,则需要高校在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注重教师团队的构建工作,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延伸教师的社会阅历,加强教师的评价体系等方式,优化高校现有的师资队伍,使其更契合社会工作专业现代化、信息化、持续化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