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肖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推行教育强国的本身计划,并且在逐步落实和贯彻的过程中,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民受教育的普及状况。国家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国内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进行了科学的等级与类型划分,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前大多数本科院校实现转型的重要目标。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国家想要提高对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质量,那么首先需要帮助部分本科院校完成向应用型的转型。同时,在已经完成转型的院校中建立起良好的课程体系,帮助本科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使我国教育的发展能够遵循时代变化与自然发展规律,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效果。
课程体系和教育结构是本科院校展开相关教育活动、完成对学生体系化和标准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拓展时应首先关注如何构建其有效的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和发展空间。同时,在进行课程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教育研究者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教育普及情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受教育程度进行综合的考察和评估,这样有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课程呈现方式的科学性。此外,本科院校还应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由于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刚刚完成对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转型,因此在教学基础、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的本科院校会存在着不足之处,然而这是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得更加高效的教育成果,应用型本科院校便应该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和师资配置,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本科院校的硬件设施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同时,还要注重对院校文化沉淀的积累和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然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充实的教师资源和良好的学生条件共同促进下才能够完美呈现。而对于“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则需要依据各本科院校不同的教学风格及教育特点合理制定实施计划和优化措施。其中,本科院校涉及到的可以构建的教学平台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人文素质教育平台等多种基础教育平台,而教学模块的内容则需要分为必修课程教学模块和选修课程教学模块两类以供学生选择和参考。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严格规定学生对教学平台的选择标准及参考方法,为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块平台提供更多的便捷。此外,还可以利用平台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不同专业进行合理的教育平台选区划分,指导和引领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积极拓展自身的学习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从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应用型院校教育平台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可以适当参考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各专业的发展前景,本科院校的管理应该积极的吸收与分析当前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改变与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提高本科院校教育的针对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向教育课程体系中增添国家新时代发展的内容来提高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融合贯通,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实现对国家发展有利、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的定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院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社会基层力量的培养和人才的初步选拔,因此无论是哪一个类型的本科院校都应该将学生发展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良好的课程体系构建和科学的教学模式实施是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校教育普及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平台+模块”教育课程体系的提出最初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早的接触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和在社会中所占据的地位,而这种课程体系的实施有助于学生更早的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观和社会价值观,这样在以后进行人生道路规划时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充分结合当前我国推行的教育观和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全体学生和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培养与关注。具体来说,每一个教学平台的构建都应该做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合理搭配,应尽可能保证从课程在平台内所占的比例符合本科院校发展的需求。同时,课程体系关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互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类型课程的开设时间和教学时长引领学生做好专业学习的准备和调整,通过一些选修课程加强对专业岗位及学习内容的了解与认识,这样学生便能够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与天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而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成果将会格外显著,学生的发展也会受到良好的指引和充分的保障。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重视教育、以教育强国作为重要发展理念的先进国家,我国的发展特点便是教育开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与联系,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而社会的进步也会同样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充足的资源,而这种良性循环便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富强的不竭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社会中培养人才和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其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建立的方向自然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尤其是一些一线工作的实际需求是直接影响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目标的关键原因。因此,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和系统性,使从应用型本科院校走出来的学生,都能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完善的职业发展潜能。这类学生对于本科专业的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充分的就职心理准备,因此在加入实际工作之后能够更加快速的完成身份的转换,顺利进入到自身所适应和适合发展的职业领域中。此外,社会需求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立的重要影响还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类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传统的本科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思想的养成,由于社会需求导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计划造成的影响,使得大多数该类型的本科院校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种以能力输出作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创造出了更具有实际价值和对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新时代科学生。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及教育模式的优化很好的实现对学生的分流,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稳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要求教育应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开阔眼界、广博学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应用型人才,而这一社会要求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便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造具有扎实基础的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除了包括思政、英语、体育等基础学科之外,还应该包含一些内容丰富、涉及专业范围较为广泛的选修课程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积极拓展学生的人文教育、经济生活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综合素质,学校要要求学生最规定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可以以学分制的方式促进学生接收和贯彻通识教育。
实践能力当代学生个人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创新能力则是国家乃至民族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通过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极其重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大量开展与科技竞赛和创新研究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开发潜能和拓展实践能力,学校管理者还可以通过构建奖励制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国家和社会重点关注的教学力量,应该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做好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与改革。而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要承担起重要的社会发展责任,以科学教育作为发展途径,以定向培养栋梁作为业绩表现,坚定不移的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道路,富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