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旭 陈 璐/.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越来越深入,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传统音乐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音乐种类在五千年的积累中,种类越来越丰富。在20世纪地方非遗文化表演团队人员多、活动范围中等,但传播的范围较小。在社会不断发展的21世纪,非遗文化表演团队的人员减少较大且活动范围在不断的缩减,其传播的力度与范围相较于20世纪更加微弱。非遗文化未来的传承与发展使非遗文化表演团队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作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且与殷商时期的牧野大战有一定联系的牧野战鼓最具有代表意义
牧野战鼓又名中原大鼓,其历史渊源同3000年前的牧野大战有一定的关系。据《新乡县志》记载是在商纣王当政期间,由于商纣王昏庸残暴,激起民愤,所以周武王带领民众起兵造反,在大战期间,姜子牙为了鼓舞将士士气,命令军中乐师俞秀编排了鼓舞将士士气的战鼓。在牧野大战中,战鼓的鼓声响彻天地,使对方的将士无心恋战,纷纷逃窜,从而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取得了牧野大战的全面胜利,推翻了商纣王的暴政。武王因带领八百诸侯伐纣,所以诸侯在同盟山上修建了武王庙,并将鼓谱收藏于庙中。后武王庙经历了多次的损毁与重修,在明洪武年重修武王庙时一位叫荆顺的老者斥巨资修庙,由于在修建庙宇时荆顺出资最多,所以牧野战鼓的鼓谱便由荆家后人从武王庙中抄录,并进行演练,传教后人。
牧野战鼓根据用途分为路鼓、战鼓、祭祀鼓三种。牧野战鼓演奏乐器有大鼓、铙、镲三种。路鼓是在行军途中演奏,韵律优美,节奏缓而细腻,给人以愉悦和激励的感受。由于现在社会发展欣欣向荣,所以路鼓的演奏意义与作用逐渐消失,仅剩下现今97岁的荆怀民老人一人可以将路鼓完整的演奏。战鼓适用于战场,节奏爽快激昂,如晴天霹雳,因演奏时氛围与效果浓厚,所以成为现今演出表演的主要形式。祭祀鼓是古代祭祀天地、拜宗庙时使用,节奏缓慢,庄严深沉。
该表演领队为荆怀民,现今已有97岁,作为牧野战鼓的领头人,带领100余名村民组成演出团队。该鼓队队员均为兼职队员,大部分身份都是农民,在农作闲暇之余,队员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工作。目前牧野战鼓的非遗文化表演团队在社会快速发展、多元化以及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下,活动的范围在逐年的缩小。由于牧野战鼓的队员都是中老年农民,所以未来发展的前景也不甚堪忧,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又知之甚少,导致非遗文化表演团队的人员也在逐年的减少,在队员减少和社会快速发展双重的压力下非遗文化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观众群体也在不断的减少,除了在庙会上作为其中一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外,其余的时间表演队员基本都是闲置在家。偶尔村庄中有婚礼或者喜庆的事情,附近进行小范围的表演。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发展空间,使得非遗文化表演团队的生存现状越来越艰难,即使是新乡市本地人对于牧野战鼓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
牧野战鼓在发展传承上来说,一方面是因为牧野战鼓本身地域性的限制,另一方面一是因为主流音乐的变化。牧野战鼓当前都是由主要传承人荆怀民对村民口传心授学起来的,所以缺乏专业性和长期性。作为牧野战鼓的领队人,荆怀民老先生生活在相对比较落后的村庄,并且文化水平比较低,音乐知识构架也很单一,也是通过先人的口传心授进行的学习。而高学历人才经过了长期的、系统的学习后,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也有相应的音乐素养。经过音乐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表演团队的实际经验两者的结合,可以对牧野战鼓可以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规范制度化的传承,既可以保证牧野战鼓表演团队的音乐文化的整体性和原生态性,也可以保证牧野战鼓表演团队在以后传承中的完整性。其次,在收集、整理和传授牧野战鼓的鼓谱方面,音乐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进行现代化的教学,他们通过传授方式的改变,使更多的人对了解牧野战鼓产生兴趣,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体验和感受牧野战鼓,并且从中获取专业的音乐知识,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同样,在非遗文化的历史的整理方面,相较于农民来说,拥有历史方向专业性人才可以对牧野战鼓的文化、历史作出相对较为严谨、系统的整理。部分历史文献资料多涉及文言文,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在解读资料上就会出现许多的困难。近些年来,我国在国内高等院校开设了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新学科——音乐管理专业,该专业的专业人才既具有艺术的音乐鉴赏能力,又具有对音乐市场经营和管理的能力,是音乐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音乐管理专业人才可以为牧野战鼓非遗文化表演团队提供既符合市场又符合非遗表演团队的项目,并且具有非遗文化表演团队不具备的营销、公关、法律等专业知识来实现作品价值的最大化。
牧野战鼓主要传承人正在筹备河南省非遗文化的申请,迫切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承牧野战鼓流传下来的鼓谱,同时对历史文化作出细致入微的整理。
牧野战鼓目前传承下来的实用性和在村里小范围传播的方式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让新鲜血液注入,才能使牧野战鼓更好地走向当代。鉴于牧野战鼓现在的主要传承人及表演队员大多数是高龄且观念保守的农民,但现代社会的主体人群无论是从文化、生活方式、还是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牧野战鼓与除了村庄之外的环境下出现脱节的现象。
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除了传统的庙会演出方式,可以使用新媒体与多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对牧野战鼓进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使牧野战鼓更快更好地传播。例如当下年轻人流行的短视频APP,又或者在微信的公众号进行推广、宣传,同时线上的传播人员与线下的受众群体也可以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由此使逐渐消失的牧野战鼓重新出现在大众的眼中,新媒体传播或将成为牧野战鼓未来五年保护计划的巨大助力。此外,相关单位可以将牧野战鼓的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推进中小学课堂,设置民俗文化音乐兴趣课,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群体(中小学生)架起一座和牧野战鼓沟通学习的桥梁,在学习观摩的过程中让学生对牧野战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统音乐等有所了解,同时对牧野战鼓产生兴趣进而担负起保护和传承牧野战鼓的责任。也可以通过和省内各大高校合作,首先在各大高校音乐学院设置传统民间音乐必修课程,在修习了非遗文化的相关内容与技能后,各大高校可以和非遗文化表演团队合作,在实习期间让学生进入到表演团队中实习,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又可以解决表演团队人员日益减少的问题。
在新的社会形态、审美观、价值观和牧野战鼓所拥有的价值观、历史性、社会形态两者相比之下,只有拥有相对应的艺术知识和一定的人文修养,才能使古和今有一个相对平衡的链接。曲水村的牧野战鼓以及其表演团队在传承发展和创新等方面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所以新乡市及附近其他省市的高校毕业生或者高学历人才都可以和牧野战鼓的表演团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解决牧野战鼓表演团队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