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欣露
摘要:唐三彩是中华艺术中的瑰宝,凭借其独特色彩搭配、多样的品种类别、丰满多姿的造型得到全世界的青睐,但它的发展历程却并不一帆风顺的。唐三彩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逐渐淡漠出历史的洪流,直到1920年前后唐三彩的烧制技艺才被一些老艺人成功恢复,经历漫长的传承,2008年终于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如今唐三彩在烧制技艺传承方面并顺遂,本文拟以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创新发展策略。
关键词:唐三彩;陶器;烧制技艺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4-0116-03
唐三彩是我国唐朝时期盛行的一种陶器,属于低温铅釉陶的范畴,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唐三彩”这一名词最早出现于民国时期,常见的唐三彩配色以黄绿白或黄褐绿三色居多。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说法:当时英国人十分喜爱这种陶器,并为其取名为“Tang-Three-Color”,音译过来,即“唐三彩”。[1]
低温铅釉陶源于汉代,历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尤其在唐朝中期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達到历史之最。盛唐时期政治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繁荣,艺术文化的高度开放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给予制瓷业良好发展的外部条件。唐朝以前的社会审美普遍偏向素色,在瓷器的制作方面,通常以单色釉为主,到了唐代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唐人的审美也逐渐发生转变,人们越来越喜爱色彩艳丽的饰物,唐三彩就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统治者将其奉为生活必备品,使得平民百姓纷纷效仿,因此唐三彩在唐代社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由于缺乏史料对其烧制工艺的记载,唐天宝以后,唐三彩的制作数量开始减少,到了宋朝烧制技艺几近失传。直到民国时期王国维和罗振玉在北京琉璃厂见到发掘于唐墓的三彩瓷器,并提出其价值后,唐三彩才被重新发现并被得到重视,在当时获得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2]
唐三彩大量发掘于1900年前后,当时因修筑铁路的缘故,在洛阳地区邙山上勘探路基时偶然发现一些唐墓,墓中随后出土了大批唐代精美器具及唐三彩。但当时唐三彩的艺术价值并未被发现,这批陶器辗转到达北京后,经过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其珍贵价值,一时间唐三彩日渐风靡,但这样的社会现象不免得到一些古董商贩和盗墓人的觊觎,因此深藏地下的唐三彩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于是针对唐三彩的修复行业由此应运而生。
在唐三彩的修复过程中,一些老艺人们发现,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同琉璃相似,唐三彩和琉璃均属低温彩色铅釉陶系统,因其原理相似,高良田在经历不断尝试后,于1920年前后成功仿制出唐三彩,由此唐三彩的烧制技艺得到发展和传承。
1 唐三彩的烧制技艺
唐三彩的烧制技艺使用二次烧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为陶胚,在窑内经过1000℃至1100℃的素烧,冷却后再其上绘制各色彩釉随后进行釉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陶瓷史上最早使用氧化钴进行装饰的陶瓷艺术品,出现在唐三彩中的蓝釉上。唐三彩在着色方面,采用铜、铁、锰、钴等元素,混合铅、铝元素的助溶剂,其中铅的使用可以降低金属氧化物融解和析晶的温度。氧化钴通常在1250℃至1350℃之间的范围内发色,但与铅融合之后其温度范围可降至800℃至900℃之间。这些元素相互作用下最终在器皿上呈现出的颜色为绿色、赭黄、紫色和蓝色。在烧制过程中釉色呈现浓淡之分,各个釉色间色彩相互渗透,或温润或斑驳,色彩和谐,浑然天成。同之前釉陶相比,唐三彩的胎质更加洁白,胎体更为厚重端庄,在造型上也出现了此前未有的大型器件。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使用氧化钴来进行装饰的技法很早就被运用在玻璃器皿上,但是将其大量运用于陶器上是从元代开始,经考古研究表明,唐三彩中的蓝釉和唐青花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史上钴元素同瓷器相结合的开端。[3]
唐三彩具体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为五步。首先是制胎,选用高岭土,以白色为主,小部分由于含铁量较高而呈现淡红色。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使得高岭土细腻光滑,以保证胎体通透无瑕。第二步,使用轮制、捏制以及模制三种方法使之成型。第三步,施釉。胚胎成型后晾干,入窑在1 000℃至1100℃的温度中进行第一次烧制,烧制完成后,运用施釉法、点染融彩法、加彩贴金等法涂染上不同釉色,再次入窑进行第二次烧制,第二次烧制的温度要控制在900℃左右。点染融彩施釉综合了彩点、彩带等多种方式,其中彩点又分浅底深点和深底浅点两种形式。浅底深点是在素胎或浅色底釉上,通过点涂的方式留下釉点,或形状相同规则排列、或随意不规则点涂的手法;而深底浅点的工艺是通过留白的技术处理完成的,使用油醋在素胎上点涂需要形态的蜡点,再将素胎施釉,在完成施釉后先前涂抹过油醋的部分便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白色斑点,这便是彩点的工艺。另一种彩带的工艺,是用不同的色彩着色剂在器物上涂绘各式彩带装的图样,或是在器物上方点上较浓重的釉色,通过其在窑内烧制过程中融化自然下流,形成自上而下条状的彩带样式。第四步,烧制完成后的开相。唐三彩的人物俑在烧制过程中因为人工难以控制色釉的走向,所以通常施釉时要避开人物裸露在外的皮肤部分,待施釉烧制完成后,用毛笔描绘出人物的五官,这个过程称之为“开相”。开相工艺主要是塑造更加丰富的物象,突出物象的具体特征,如人物的塑造,通过面部五官和衣着服饰的刻画,展示人物的样貌和身份。第五步,绞胎工艺。使用深浅不同的泥料制作成型。
唐三彩与以往时期朴素写实的艺术风格相比,更显雍容,自发的流露出大唐的风采,华美高贵。唐三彩器物的造型可分为器具、人物和动物三种类型。人物俑是唐三彩中最经典的造型之一。主要类别分为:仕女俑、武士俑、胡人俑、乐舞俑等。均是唐朝时期体态丰盈,衣着华丽的样貌。值得一提的是,在出土的人物俑中还发掘少量身穿胡服的男装驭手俑,如此潇洒的女性形象,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十分鲜有,更从侧面说明,唐朝时期的自由开放,各区域文化通过丝绸之路在此融合。动物俑方面最常见的是骆驼和马的形象,三彩马常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动物俑的塑造方面,马匹的身体通常浑厚有力,肌肉清晰可见,面部表情刻画入微栩栩如生,可以看出唐代艺术家们高超的艺术技艺。
2 唐三彩中钴料的运用
氧化钴的使用在地中海沿岸和中西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因在于其广泛分布在在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地区,且烧成范围广,对温度和窑炉的要求不高,发色较为稳定。我国最早使用氧化钴的痕迹见于战国时期的“蜻蜓眼”琉璃珠,从其发色和光泽质感上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战国以后,我国没有再出现此类钴蓝彩器物,但也尚未有相关证明其为舶来品。直至唐代中西方交流通过丝绸之路日益密切,一些新颖的陶瓷品种被相继创造出来,唐三彩便是其中之一。与我国高猛低铁类型的钴矿相反,唐三彩上的钴蓝材料的经样本检测属于高铁低锰类型,这种钴矿主要分布于西亚地区,由此看来,唐代青花料属于进口料,其特征也与元明时期青花瓷上的进口钴料特征一致,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对外贸易交流的痕迹。[4]
南朝著名药物学家雷敩在其撰写的《雷公炮炙沦》一书中写道:“无名止楚,截指而似去甲毛。”“无名”是古时对钴料的称谓,唐朝时期又称为“无异名”。五代时期药学家日华子在其《日华子诸家本草》一书中记载:“无异名,无毒。”另有记载:“今广州山石中及宜州南八里龙济山中亦有之。黑褐色,大者如弹丸,小者如黑石子,采无时。”又:“生川、广深山中,而桂林极多,一包数百枚,小黑石子也,似蛇黄而色黑,近处山中亦时有之。”无异名除了分布在阿拉伯地区,在我国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分布。经检测,古人口中的无异名,属于一种软锰矿,含锰量高达50%至60%,,另含钴、镍等元素。
無异名也有药物功效,古人认为无异名有去瘀止痛,消肿生肌,续骨长肉,治跌打损伤之效。经现代医学证明,氧化钴可以刺激身体造血功能,因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疗效。此外,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一类含钴的有机化合物,也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这说明钴的化合物确实有药用的价值。所以将钴料用于陶瓷烧制也许古人看中的是其的药用价值也是一种合理推测。
3 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
唐三彩的传承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1920年前后最初经高良田等老艺人仿制出唐三彩,在1953年洛阳成立了工艺美术合作社,但发展至1959年前后时,由于经济问题合作难以维持,许多老艺人重新返乡自起窑炉,自发生产唐三彩,直到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出唐三彩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应尽早恢复生产,随后出现生产队和复古厂进行生产传承。创新后的新工艺唐三彩在1984年前后诞生,当时许多村民已经可以独自仿制出唐三彩了,也在原料和技艺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主要改变在于,开始使用现代化工原料,在釉料方面用现代的广告颜料代替过去的矿物质颜料,制胚的方法也摆脱了传统的按坯和轮制,采用灌浆法,用石膏制模,灌入灰浆,因其可一次成型的特点,可进行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得以显著提高。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整体唐三彩烧制行业发展十分混乱,许多人只关注唐三彩背后的商业利益,许多仿古唐三彩制品的制作工艺粗糙生产环境恶略,这样的作品流入市场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唐三彩的烧制技艺传承因受一些社会和历史原因,传承历程十分坎坷,在艰难的历程中,血脉传承和业缘传承是主要方式。
传统技艺的最直接传承——血脉传承,依靠血缘关系,对技艺进行传承,世世代代都依靠此技艺为生,民国时期以来,唐三彩的烧制技艺便以血脉传承为主,唐三彩刚得到高良田的仿制时这种手艺仅流传于几位同姓的老艺人之中,他们相互学习交流,他们的后代在长久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渐习得仿古唐三彩的烧制技艺,由此该技艺得到小范围内的传承,随后逐渐演变成家庭为单位,以血脉关系作为纽带的传承。
除却血脉相承,业缘传承也是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业缘传承并不像血脉传承是依据血缘关系的传承方式,主要的业缘传承的手段就是,师徒之间的传承。唐三彩曾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经历过集体化大生产的时期,许多此前从未接触过唐三彩烧制的人逐渐接触并掌握了这项技艺。受时代背景的制约,个人的才能需通过集体来体现,因而许多老艺人将唐三彩的烧制技艺传授给徒弟和工厂的工人。
这样的传承过程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老一辈的艺匠不愿将技艺当中的核心部分传授给外人,而其后代又不愿学习这门技艺,使得传承时遇到阻碍,面临失传的危机。再有,现阶段主要从事这门技艺制作的洛阳地区南石山村的艺匠老龄化问题严重,年轻一代从事这项技艺的人少之又少,十分不利于这项技艺的传承。而市场秩序也相对混乱,残次品和劣质品充斥交易市场,使得精品丧失其艺术价值,更是无人问津等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不断阻碍这门技艺的进步和发展,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应思考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让这门技艺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4 唐三彩烧制技艺的发展
但如今仿古唐三彩技艺的传承也在向好的方向不断发展着,61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传承人高水旺先生从事唐三彩的研究烧制技艺已达40余年,这期间他潜心钻研,经过反复的烧制实验,终于掌握了烧制唐三彩的核心技艺,使得这项古老的艺术形式得以流传下来。关于影响唐三彩烧制成品率的问题,他提出,污染问题是影响烧制唐三彩成品率最大的因素。当前从事唐三彩相关产业近百家,从业人数达两千多人,在政府的鼓励下,通过新兴产业,在网络电商平台上再一次打开市场,帮助相关产业达到新的突破,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为了使唐三彩的传承和发展得到进一步扩大,依旧要寻找新的可能性。以下为笔者总结出的一些相关优化办法。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应紧跟时代潮流,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图片介绍、视频讲解、纪录片等方式加强媒体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项艺术实践的魅力,扩大唐三彩的影响力。政府可以针对这项技艺出台一些帮扶政策,打造旅游文化小镇,同时定期开展体验活动,通过亲身的参与实践,培养参与者的兴趣,广纳人才从一定程度上缓和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从业问题。
制定严格的唐三彩烧制工艺的生产标准,在相关部门的合理监督下,进行高质量生产,打击假冒伪劣。定期开展唐三彩烧制工艺成果的相关比赛,经过品评,指定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一定金额的鼓励,这样的作法会有效促进唐三彩烧制技艺的全面提升,形成良好的风气,对于假冒伪劣的产品也要进行查处,规范市场秩序。
可定期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以公开课的形式,让技艺传承人进入高校课堂,把这门技艺带到课堂,培养学生兴趣,使更多的青年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自愿加入到唐三彩烧制技艺的传承中来,为这一行业注入新鲜的活力。
对于任何一门艺术而言,能发挥其最强大生命力的源泉莫过于创新,如何将传统技艺揉合现代审美,顺应时代潮流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唐三彩在我国非遗文化遗产中占据着不容轻视的地位,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因此继承和发展这项技艺是我们年轻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应在制作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认真把关每一道工序,用积极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去习得这项技艺并更好的传承下去,使唐三彩在现代社会的洪流中依旧绽放其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孟津县史志办.孟津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252.
[2] 高水旺.大唐三彩[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130.
[3] 薛冰.氧化钴在唐代陶瓷中的使用情况分析[J].佛山陶瓷,2020.
[4] 王琼珊.论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活态流变性[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