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在趣方逸 欢馀情未终

2020-11-18 08:54陈丽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说

陈丽

【摘 要】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小说体裁的文章是重头戏。在具体的小说阅读指导中,笔者尝试以“趣”字贯穿全程,采用读前“引趣”、读中“生趣”、读后“探趣”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阅读阶段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助力学生克服阅读整本小说中遇到的重重障碍,把整本书读下去,使其积累阅读整本小说的经验,提升小说阅读的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说;整书阅读;趣读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整本书阅读尤其如此。学生如果感受不到阅读整本书的乐趣,那整本书阅读教学只能是镜花水月。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领学生持续阅读,就成了整本书导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当前的整本书导读教学,主要分为“读前导”“读中导”“读后导”三个阶段。

一、读前“引趣”,唤起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欲望

起始导读课,是在学生全面、系统地阅读整本书之前的引导阅读,侧重点不是引导学生读懂、读透整本作品,而是激发学生打开书阅读的欲望。那么,教师就要把如何唤起阅读期待作为起始导读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导读内容。

书名往往是接触著作的第一步,可以此入手引发学生的阅读趣味。书名的阐释能激发起学生打开书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例如,《水浒传》的命名,难道仅仅是因为梁山位于水边的地理特征吗?当然不会那么简单。“水浒”这一词出自《诗经·緜》“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緜》是讲述周王朝先祖带领族人在水边创业的诗篇。施耐庵选取其中的词来给书命名,是蕴含着深意的。在作者眼里,一伙强盗聚义梁山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全书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会是排名第23的“史进”了。从“水浒”这个书名就可见作者对梁山聚义持有的立场了。

一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往往藏着许多故事,如果学生对小说的作者或创作过程产生了兴趣,那阅读兴趣也会大大提升。例如,《红与黑》的创作契机:1827年,司汤达在《司法公报》上看到了一则家庭教师杀害女主人的报道,这触动了司汤达的创作灵感,就此写出了被誉为“心理小说”先河的《红与黑》。再如,叶圣陶曾说:“九如巷中张家的四个女儿,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沈从文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个人就是“四个女儿”之一的张兆和。叶圣陶盛赞的名门闺秀是怎么和来自湘西只有小学学历的穷教师喜结连理的。教师可以用这段文坛佳话去吸引学生打开《边城》,领略沈从文笔下的爱情和人生。

引趣点可选的角度很多,可以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甚至作家精心雕琢出的开头。但由于是读前导,引趣点不能太零碎,过程不能太繁琐,否则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读前“引趣”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主线集中,点到为止。

二、读中“生趣”,促进学生持续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精彩的“引趣”让学生兴致盎然地翻开了厚重的名著,可对阅读量小、阅历肤浅、能力不足的学生,起始课引起的阅读欲望很快就会被陌生的时空、隐晦的语言浇灭不少,甚至繁多的人名都会成为压垮阅读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时候,教师就要利用读中导读,及时让学生生产生探寻、发现的兴趣,以真正领略文本的精妙之处,产生美好的阅读体验,把阅读持续下去,最终达到引领学生进行持续、深度阅读的目的。

例如,《红楼梦》出场人物975个,有姓名称谓的732人,这在彰显著作包容性的同时也给学生阅读造成了困难。教师可以把人物名字作为生趣点,从人物关系表中引导学生发现贾府的五代人命名的规则,探究这一规则是否有深意。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文化常识、诗词积累探究《红楼梦》众丫鬟的命名。学生就会发现众丫鬟、小厮的命名体现了各自主子的审美品味。贾母房里的丫头,有珠宝(珍珠、琥珀、翡翠、玻璃)、鸟类(鸳鸯、鹦哥)两大系列,顺口、喜庆且有长寿富贵的好兆头,是贾母福寿双全的老人家的爱好。贾府“四春”的大丫鬟——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合“琴棋书画”,也正是贾家“诗礼之族”的雅趣体现。而黛玉的丫鬟雪雁、紫鹃、春纤,既体现了黛玉纤弱敏感的诗人气质,又有泪尽啼血而亡的预兆。丫鬟的名字不仅体现主子的审美品味,有时还是她们性格命运的写照。当然,《红楼梦》中诸多人物、器物、地名的谐音以及包藏机关,饱含寓意的诗词、曲赋、对联、谜语、酒令、花名等都能成为让学生读中生趣的原因。这样的引导不但能帮助学生清除阅读障碍,还能让学生获得发现的喜悦,并在兴趣盎然中体会鸿篇巨著“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高妙写法。

又如,在读《水浒传》前几章时,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发现好多有趣的点。第一回洪太尉上山遇到了跳涧猛虎、白花大蛇,吓的魂都没了,可真人却告诉他“本山虽有蛇虎,却不伤人”。而在第二回里出场的三个好汉朱武、陈达、杨春,陈达和杨春的绰号分别是“跳涧虎”“白花蛇”。两处对照,有深意吗?朱武七十二地煞排名第一,山上的碑文是“遇洪而开”,那朱武“遇洪而开”就是朱洪武,朱洪武就朱元璋。朱元璋打天下的左膀右臂是徐达和常遇春。再联系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他如此写有什么用意?三十六天罡排名第一叫宋江,是不是同样也有深意呢?在读到林冲的章节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名字分析陆谦和林冲这对发小的关系。“谦”,为虚心,不自满,而“冲”,《道德经》上说“大盈若冲”,“ 冲”有空虚,谦虚的意思,可见他们二人虽异名但同义,都有谦卑的一面,这应该是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体现。两人的姓合在一起是“绿林”的谐音,表明二人与生俱来都有反抗因子。“谦卑、反抗”应该是当时面对黑暗官场的两种人生选择,在人生的风云际遇中,选择让两个好朋友分道扬镳,陆谦选择谦卑,投靠黑暗,走上了卖友求荣的不归路。林冲选择谦卑、隐忍,却在一步步的紧逼下走向反抗。共同分析完这些之后,学生戏称陆谦是林冲的黑化版。这些烧脑的细节,每个都能成为持续阅读、深入阅读的生趣点。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关注像这样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明白这些著作之所以能成传世佳作,是真正做到了“无一处不用心”。要多引导学生从这些细微之处入手,在发现中体验读名著的乐趣,在尋幽探奇中生成阅读的真趣味、深趣味,使其真正感受到整本名著的魅力。

三、读后“解趣”,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阅读

整本小说阅读完之后,还需要帮助学生深入探究解读,把书读懂读深,领会小说在写法和思想上的精妙深刻之处。名著内涵丰富,因此,对深入探究的解读点的选取很重要,它既要适合学生的阅读层面,又要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读完《水浒传》之后,就可以设置这样三个问题,以引起学生深入解读的兴趣。第一,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一部大书七十回,将写一百八人。乃开书未写一百八人,而先写高俅。”这是为什么?第二,助力高俅一步步得志的人有哪些?(细读,学生就会发现有“小苏学士”“小王都尉”“小舅端王”)如果你是金圣叹,你会在此处写下怎样的点评?第三,金圣叹曾经评价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那么,林冲到底是不是一个如金圣叹所说的够狠、使人怕的好汉呢? 这三个探究点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全书“乱自上生,官逼民反”的主题,同时领会鸿篇巨著构架上的精妙。

在设计解读点时,还要多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能从中切入,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读完《百年孤独》后,几乎所有学生的困惑都一样:名字太多、太长、太重复。笔者就以此入手,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探究名字高重复率背后的深意,并启发学生思考:这又何止是拉丁美洲,中国历朝历代的故事,仔细读来,莫不都是一场场百年孤独,一场场循回往复!最终,学生发现,从书中不断重复的名字入手,才是《百年孤独》的破题点,才是看懂马尔克斯的开始。

读完《红楼梦》,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认为哪些红楼女子可以上正册,顺序怎么排,再与作者写的进行对比。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书中的重要人物王熙凤会排在第九位,甚至放在妙玉之后呢?为什么其中没有品貌绝佳、才情出众的薛宝琴,却有还没成年几乎很少出场的巧姐。这样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探究排序标准的兴趣,促进学生再度阅读,深入思考,让文本阅读抵达深层,进而逐步体会红楼世界“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内涵,理解其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成为破解全书主旨的探究点。

四、结语

一部名著的阅读是一场思想盛宴。导读课就是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迪学生不断思考,把学生的阅读引向文本的深处,引出对整本名著真正价值的思考和追问,进而提升阅读品质,让阅读带学生走进他人,走进社会、走向自我。

参考文献:

[1]李耀伟.中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踐,2019(23).

猜你喜欢
小说
比照联想:小说教学中理解感悟的新探索
谜地(小说)
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小说三题)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识“心”术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致亲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