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 张奉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引擎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各个领域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已经成为当前探讨的主要内容。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小学教育教学,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小学生教学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开阔学生数学思维空间,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时,发现新规律,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的能力。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想象空间更加开阔,在学习态度上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索;在学习行为方面,能够综合、灵活运用自己所学数学知识,找出新方法和新思路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能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将正确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结合小学生成长发育规律和思维特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构建适合小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促进小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将会更加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融汇贯通,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学生能够在运用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感悟,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3.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加以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思维特点和成长规律,还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探索,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结合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将生活经验融入到数学问题思考中,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获得直观反映,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从而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阴影部分面积,长方形面积周长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内的建筑,向学生提问,学校花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学校的花圃,长为8米,学校为了绿化建设,决定加宽花圃的面积,花圃的面积比原来多了12平方米,那么现在花圃面积是多少呢?”在对这个问题进行提问的同时,让学生动手画出题目中所包含的内容,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也让学生形成了画图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自主思考,形成头脑风暴,逐渐找到最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考虑到各种计算的可能性,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小学生创新能力。
(二)利用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数学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找出数学中的规律,不但能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源于生活,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提升小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在进行“梯形面积”教学中,教师准备了方格纸、剪刀和格尺等实验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验证。
学生利用直尺在方格指上画出梯形,然后用剪刀将梯形剪下来并进行拆解和拼接,经过学生实践操作,找出了三个验证梯形面积的途径。
1.将梯形拆分成了两个三角形,经过拼接后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版型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方法;
2.将两个梯形进行拼接,得出一个大的平行四边形,根据梯形面积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得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3.将梯形拆解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通过大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加,得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利用数学实验方式,能够将枯燥的数学公式推导过程变得更急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找出多种方法,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体验到数学知识魅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
(三)通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共同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通过群体效应,让思维空间更加开阔,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相互辅助,对自己的想法积极尝试,形成创新的主观愿望,从而促进小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
三、结束语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以及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时刻肩负起自身的教学职责和育人重任,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有效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心理特征以及认识规律提高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为小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祥杰.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6):166-167.
[2]于葆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0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