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11-18 08:43张锐
速读·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锐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层面出发,对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加以关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阅读的价值及乐趣。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阅读教学环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敢放权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及合作探究的精神。目前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阅读、享受阅读,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滋养与知识的智慧,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更新的标准,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阅读认知习惯的形成与自主阅读维度的切实提升,实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

一、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激发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高中语文课程拥有丰富的文学内涵,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充分激活学生的自主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魅力,或者是在课堂上适当穿插生动有趣的文学知识或小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主补充课外知识,获得阅读兴趣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例如:讲述《鸿门宴》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于无形中获得自主阅读兴趣的提高。即:教师先展示故事例文,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诵读与理解,并将其设计成短篇故事,与同学进行合作表演。这样不仅能通顺朗读,概括各部分内容和精彩情节,如刘邦谢罪、项庄舞剑、范增示意、樊哙闯帐等,还能积累丰富的文言词语,掌握通假异读,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二、优化教学设计

高中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十分感兴趣,能产生探究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然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加上篇幅相对较长,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为此,教师只有从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出发,巧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方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引发学生积极的阅读期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教师在课堂伊始环节可以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即:别里科夫死于他杀还是自杀?若死于他杀,是谁杀了他呢?若你是本案调查人员,你会怎样调查该案?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文本情境中,仔细调查别里科夫的人生经历及人际关系,对死亡现场进行模拟和勘查,并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别里科夫的死既可以说是死于自杀,也可以说是死于他杀,杀死他的就是他自己,因为他甘愿成为统治者的牺牲品,心灵僵化。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再只一味依赖于教师的讲述,而是有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思考,获得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指导阅读方法

要想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钥匙”,具体要做到:①引导学生感知教材。当前高中语文教材的各单元都有思想主题,教师在阅读教学环节可以不同的文体为依托进行分类,让学生对各类型文章的表达方式及特点有所了解,学会将阅读中习得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提高读写能力。如:议论文强调讲道理、摆事实,侧重于意见的发表和主张的阐明;说明文侧重于说明对象成因、特征、用途、功用等方面的介绍;记叙文侧重于抒情议论或叙述描写等。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该实施多遍阅读法,通过多次反复阅读来理清文本脉络、把握作者情感。以《故都的秋》为例,学生通过第一遍阅读要理清课文的层次,即:作者按照“总起—分写—总括”的方式描写故都的秋;通过第二遍阅读,学生要抓住“清”“净”“悲凉”等词句,把握情与景的关系,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通过第三遍阅读,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虽然作者对故都的秋极尽赞美之情,但为何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作者的忧伤、寂寞、悲凉、孤独呢?故都的秋在当时也不乏繁闹景象与明艳之色,为何作者不写这些呢?为何作者写的是“故都的秋”,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处都写南国之秋?通过这样的阅读指导,有利于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质疑中探索知识、解答问题,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又如:讲述课文《老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幸运在何处?不幸指代的是什么?文中的“愧怍”指什么?然后鼓励学生反复研读这些语句,从而掌握课文脉络,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体会。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循新课标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教学设计,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实现情感、技能、认知等教学目标,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谭顺译.自主学习,自我成长——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4):46.

[2]肖九辉.基于新课标下自主学习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7):138.

[3]何文斌.浅谈互联網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考试周刊,2020(16):35-36.

[4]李柳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自主性之管见[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9(12):178.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