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丽
背景:竹竹在班级中是小年龄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发展方面都相对的比较弱,尤其是自理能力。所以在午睡前和起床后,竹竹总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因竹竹年龄小,所以老师经常动手帮助竹竹,慢慢的发现从小班到中班竹竹在睡觉时,养成了坐等老师的习惯。
行为产生及分析:
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时期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便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身体动作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手的动作能力。
我们都知道观察幼儿的自能能力如何,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①是否有自我服务的意识;②有了意识后动手能力又如何。然后再去判定孩子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水平。竹竹是班级中小年龄的,他缺乏自我服务意识,精细动作发展比较迟缓。发现孩子存在这样的情况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
穿脱衣大计划:
发现问题,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思考并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针对竹竹情况,我拟定了一个“大计划”。在这个大计划里,我设立了三个阶段培养目标。
第一阶段:大哥哥
在午饭后散步时间,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到托班、小班去参观,引导引导两个孩子和弟弟妹妹比一比身高,有时看到有小弟弟小妹妹没吃好饭,还引导他们去帮助弟弟妹妹(喂饭)。这样的方式大大的激发了竹竹大哥哥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后,我再将意识转移到午睡中的自理方面。以大哥哥都会自己脱裤子来激励他们自己动手。当孩子在脱穿裤子遇到困难时,进行个别指导,引导用正确的方法去脱穿。每当竹竹有了点滴进步时我还会用夸张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扬,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自己是大哥哥,什么事情都会自己做,从中真正的体验到自我服务的快乐。
第二阶段:我能行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慢慢的开始有了竞争意识。根据孩子们的这个年龄特点,我在午睡中也会组织孩子们进行脱穿衣服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脱穿最快,对于竹竹,只要他们能独立的脱穿衣服,就会以不同的物品进行奖励。这样的方法很有效的激发了竹竹动手的欲望。在他们穿脱衣服后,我们就会大声的告诉他:“竹竹真厉害!”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阶段:自己来
自理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在学校里要培养,家里也要培养。家园共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边尝试让孩子充满自信的对老人家说“我能行,自己来”,一边找到家长与其沟通自理能力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让家长首先和我的教育观念一致,然后利用空余时间,将孩子脱穿衣服的要求及正确方法都按照步骤先后拍摄成照片发送给家长,并配上儿歌。让家长也了解我们的教育方法,做到家园教育观念一致,方法一致。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孩子的手部动作并不是很灵活,从而也会影响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动手能力。在日常活动中,我更多的引导竹竹多参与不同形式的游戏来锻炼手部的灵活性。如:拍皮球(手部力量及控制力量)折纸、剪纸(手部小肌肉的发展)橡皮泥手工制作(精细动作的锻炼)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和培养,竹竹的自我服务意识和动手能力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个月后……
這是一个月后孩子的穿脱衣服能力的观察记录情况。
由此可见,竹竹的自理能力发展弱并不完全因他们是小年龄的孩子,主要还是由于缺乏意识和锻炼机会较少而受到的影响。所以,针对不同的孩子情况,要具体的分析原因,并采取多样式的策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