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琴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动和发展。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是培养人们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路径,小学体育课堂是人们最初接触体育锻炼的启蒙之地,小学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能训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本文将从认识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分析现代小学生的体质现象,并探讨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和实施体能训练,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论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体能训练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高中三年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身体正常的学生都必须修满12个体育学分,才能获得体育学科的毕业。而这12个学分中有1个体能的学分是必修学分,也就是说不管学生喜欢那一类体育运动,体能都是他必须要经历的体育教学内容,这也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体能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教学对象群体,他们具有注意力不易集中、活泼好动、耐力、力量较若等特点,教学中常出现花大量时间去管纪律而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这一现象,所以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常常会被忽视,体育教学就缺失了它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等意义。
1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俗话说体能是所有体育运动的“母亲”,它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场篮球赛的胜负在很多时候都败在篮球运动员的体能不支,造成的传接球失误,投篮命中率下降;一次100米的短跑也会因运动员后程体能不支无法加速而落后等现象是我们是常见的。体能训练在教学中不仅有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的作用,还具有育人的重要作用。常见的体能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一步步提高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是艰苦和漫长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困难中坚持,在逆境中成长。一次中长跑的训练能够让学生领会坚持不懈带来的成就感,一次力量练习能让学生学会在困难中进步的不放弃,一次柔韧和速度的训练带给学生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体验等等,而这一育人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它用实践创造人的意志品质。
2小学生体能现状分析
现如今的小学生拥有富裕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在饮食上他们可选择的食物种类丰富,往往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大量摄入个人喜好的食物,造成多数学生营养过盛,体重过重等现象。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和家人的宠爱,性格比较自我,习惯性事事以自我为中心,性格特征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很多学生又因为体型较胖而不愿意参与运动,促使体质较差,体能下降等现象的发生,这样的恶循环现象是现代学生体质下滑的重要原因,也是现在体育教学面临的困难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通过集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如教学比赛,课外体育活动中的集体活动训练等,培养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和互帮互助的意识行为。接力跑是我们常见的集体体育活动项目,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进行教学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速度耐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在比赛中认真完成自己参与的那一部分,为提高团队成绩而努力,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看待比赛输赢的结果,为队友和对手加油,这便是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德育教育体现,也是改变当下小学生体能状况的教学要求。
3体能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从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且集中时间较短等特点可以看出,体能训练这一素质要求要在小学体育中发挥作用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课堂,不喜欢从始到终的某一单一活动的训练,所以该年龄段的教学,我们不能像对待初中或高中的学生那样,把内容布置给学生,再强调该内容对于他们个人的重要性,学生就能自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更重要的是思考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每一课教学内容的实施方式,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入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发挥其作用。根据现在教学的模式来看,小学体育教学讲究“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这一观念的产生提醒了体育教师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注重课堂的氛围。我们常见的方式便有游戏教学法,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如在发展一二年级学生跳的力量练习时,教师可利用有阳光的天气,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做“踩影子”的游戏活动,完成学生闪躲的灵敏性和腿部的力量等体能训练,既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注意力也能保证体育课堂的氛围,让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标对各学段水平的要求,完成教学目标,让体能训练在教学中发挥相应的重要作用。
4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不管是从学生健康还是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上来说,体能训练都是重要的,从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来看,小学阶段涉及的项目有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50m跑、坐位体前屈、50×8m等体能测试项目,容括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等体能素质在内,这些项目的成绩反馈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状况,从而反馈出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青少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就是祖国未来的“健康”,所以在各级各类的体育教学中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小学是一个重要的初始阶段,好的体能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还能为学生以后参与体育锻炼打下基础,在初、高中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培养出各运动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