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劳动正义及其现实意义

2020-11-18 08:54钱欣蕾
速读·下旬 2020年8期

钱欣蕾

◆摘  要: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实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仍存在一系列较为特殊的劳动问题,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出场语境、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并详细论述了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现实意义,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哲学;劳动正义;出场语境

一、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出场语境

(一)发展过程

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历史的产物,且都拥有自身的出场语境,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自然也不例外,而为了深入了解马克思劳动主义思想的出场语境,应首先了解该思想的发展历程,具体发展历程如下所示:①萌芽阶段。受黑格尔影响,马克思早期对劳动正义的关注较少,其仅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莱茵报》相关报刊著作中对劳动争议有过描述,这一时期马克思对劳动正义停留在人文主义道德关怀层面。②形成阶段。随着马克思退出《莱茵报》,其思想发生了剧烈的转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法年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系列著作的相继出版标志着马克思开始重新反思自己曾坚信的自由主义正义观。③成熟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稿对自由主义劳动正义观进行了深刻批判。《哥达纲领批判》完成于1875年,其标志着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正式形成,劳动正义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由此实现,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双重特征也在其中有着至关体现。

(二)出场语境

结合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发展过程,可发现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与德国当时的环境存在直接联系,但英国和法国发达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同样对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形成造成了深远影响,因此其也可以被视作为国际的产物。作为“国际的产物”,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和问题,这使得其基本原理具有与历史条件和出场语境相适应的普遍性,因此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运用必须结合具体历史条件,这也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资本主义劳动非正义现象的批判

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非正义现象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和异化劳动的非正义性,这里的批判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①劳动不正义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认为私有制是劳动不正义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也因此被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称作处于“物质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状态。②雇佣劳动制度催生劳动生产不正义。在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中,劳动被视作“人与人、人与自然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联系活动,人们以一定形式交换劳动成果并开展相互合作”,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雇佣劳动制度的无酬劳动支配权本质则展示了资本家与劳动者地位的不平等性,这种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和统治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的不正义,雇佣劳动制度本质上属于非正义的经济制度。

(二)资本主义学者劳动正义观的批判

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具备批判性特征,这一特征在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多数论著中均有着较为直观体现,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对蒲鲁东劳动正义观与拉萨尔劳动正义观的批判则属于其中典型,具体批判如下所示:①对蒲鲁东劳动正义观的批判。作为批判文字最多、空间跨度最大、批判时间最长的对象之一,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对蒲鲁东劳动正义观的批判主要围绕原则和路径展开,对比马克思正义思想提出的每个劳动者“平等”占有生产资料诉求与蒲鲁东劳动正义观提出的“小私有产权”回归学说不难发现,蒲鲁东劳动正义观本质上属于一种“空想的科学”,其提出的“小私有产权”回归学说无非是资产阶级的幻想。②对拉萨尔劳动正义观的批判。拉萨尔劳动正义观属于封建社会主义思想、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混合产物,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对其进行的批判主要围绕“劳动构成正义基础”和分配方式决定论、“正义依赖于平等权利”观点展开,生产和分配不应进行人为的割裂,改变生产资料占有制才是实现劳动正义的关键。

三、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提供重要的劳动视角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提供的重要劳动视角不应被忽视,其渗透的尊重工人劳动、承认工人权利认知将较好服务于我国底层社会成员的劳动和权利保障。因此,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可以用于我国劳动层面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处理,更公正、更幸福社会的创建也将由此获得有力支持。

(二)服务于公平正义社会打造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果,但工资占GDP份额较低的现状却直观揭示了劳动者生活水平提高不明显的现状,这一现状不仅使得广大劳动者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反差,更标志着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劳动异化现象,劳动者在进入市场前便处于劣势地位的情况也因此出现。

(三)加强对劳动者的尊重

我国现阶段存在着不断提高正义程度的可能和条件,劳动与资本之间关系也能够由此不断良性化,而为了真正实现该目标,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的支持必不可缺。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权利保障不健全是我国现阶段有效劳动难以兑现的根本原因,房地产扭曲、实业不振、经济发展速度也将也与权利保障不健全存在一定联系,为避免社会主义丧失自身根基与凝聚力,应用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实现的对劳动者尊重加强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南湜.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一种可能的建构[J].哲学研究,2018(05):9-21+127.

[2]贺汉魂,许银英.马克思劳动正义观視域下体面劳动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实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3):34-41.

[3]毛勒堂.劳动正义:马克思正义的思想内核和价值旨趣[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03):50-5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