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大山一半甜

2020-11-18 08:50彭一
中华手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手艺手工艺大山

彭一

高校入乡

重庆市酉阳县、安徽省霍邱县

扶贫亮点:

·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创建『有实效、可闭合、易复制、便推广』的扶贫『四部曲』

·因地制宜、定点帮扶,实现非遗活化项目87项;返乡就业率增长78%

不少人问过范炜焱,“‘看见大山到底要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真正道明要义,在他看来,“看见大山”的今天,不是一次次设计出来的,而是因一时一地而起,用双脚丈量着大地,一步步脚踏实地走过来的。但要说,这些年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力量在推动着“看见大山”往前走,想必,整个团队铆足信心为传统手工艺赋能,是理想的答案。

“看见大山”是苏州大学师生共建的一个公益帮扶实践项目,也是设计赋能的帮扶平台。通过非遗“活化”及衍生品设计、农产品品牌孵化及产业培训、文旅融合实践创新3个层面,对贫困地区进行因地制宜的定点帮扶,以实现其经济、文化生态的全面优化,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贡献智慧。

重庆酉阳,是“看见大山”团队乡村扶贫的第一站。

2018年12月,在团队负责人范炜焱和郑丽虹的带领下,“看见大山”团队的29人在经过36小时的绿皮火车和连续大巴颠簸的车程后,走进了连绵起伏的武陵山区,来到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来重庆酉阳之前,范炜焱就给大家做了心理工作,因为田野调研的艰辛并非短时间内能克服。当整个团队实地到访酉阳之后,才被贫苦的乡村实景所震惊。12月正是酉阳多雨潮湿的月份,大雨连绵,山路泥泞。团队入住的棚舍既无热水,又相当狭窄,对于在城里住惯了的同学们而言,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在艰苦的调研环境之下,团队依旧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

团队做了丰富而细致的田野调研,收集了近百份珍贵的苗绣资料,发掘了苗绣的71种色彩组合形式,考察了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苗族银器锻造技艺,日织半尺纯手工挑花的西兰卡普织造技艺,以及保存火种的柚子龟,生态原木桶蜂蜜提取技艺等。

在乡村田野中摸索,才能看清传统手工艺的真实面容。在时代唱新的今天,传统手工艺的“再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实情况是,隐匿在大山里的非遗项目,或多或少与当下前沿的设计语境难以契合。如果现代设计师们将流行的思维方式带进山里,村民们能否理解,着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山里代代相传的“原生模式”,设定了手工艺“传统”的属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山里的手艺人,仅是“靠着山”长大的。

如何突破村民们固化的思维,成为难题。无论是将手艺融合设计,还是将手艺与生活对接,“转化”的过程注定困难重重。这并非是贫困地区所面临的痛点,它其实是整个传统手工艺行业所面临的难题。那么“看见大山”团队希望做的,就是将设计与理念带给他们。“去看见手艺,手艺才更容易被大众看见。”对于范炜焱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也正是在亲身地探访中,团队才在求新求变中为传统手工艺赋能。

“看见大山”团队把用于收纳种族火种、寓意吉祥的柚子龟重绘为卡通形象,设计开发了儿童座椅;用盘金绣、叠针绣和平绣等多种技法做成了衣服、帽子、围脖等可爱的“诞生礼”;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苗绣技艺与经典纹样结合,设计制作出一系列简约时尚却又千变万化的首饰系列作品;西兰卡普将土家族织锦制作眼罩、护照夹或传统蜂蜜包装,转化出来的产品既实用又带有当地特有的文化属性……经过“看见大山”团队与当地手艺人1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一批家具、家居、服装、户外用品等8大系列的71件帮扶成果初步显现。

绣娘们的内心,是希望“往外看”的,对大山外的世界是充满渴求的。她们对大自然的语言有自己的解读,那么,“看见大山”团队希望能将她们的解读进行重新梳理与分析,归纳总结成为一套传统工艺某个门类的研究体系。通过将当地绣娘们常用的色彩和现代流行的色彩趋势进行重组,发布当今时代最新的趋势报告。而这些设想,在团队的专注调研下得以实现。

对于团队中的师生来说,这是一次深入民间手艺现场的社会实践课;对于酉阳浪坪乡的手艺人们来说,这是一次突破传统、跨界创新的全新尝试。传统手艺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交织迸发出了创意的火花。

“看见大山”不仅仅是看见风光旖旎的平林山野,或许也可以作为‘精准扶贫的另一个视角。应当从根源上焕发手艺人在地文化的自信心,配备相关财力支持,加上高校产学研结合设计转化,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运用,融合政、产、学、研、商联合发展,大山里的传统手工艺才能从容启航。”范炜焱说。

巫山云雨下的品质打造

范炜焱始终认为,“‘植入设计的方式,其实有些简单‘粗暴。还是需要有因地制宜的思维方式循循善诱,用强有力的说服力去感染手艺人。若非如此,传统手工艺与当今艺术的融合将难以为繼。”

“看见大山”的扶贫步履从未放缓。

巫山云雨,闻名世界。

从2019年5月起,“看见大山”团队深入重庆市巫山县腹地,从考古探源、文学遗韵、非遗资源、舌尖美味、百草识养、巫文化风等6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为巫山当地设计出品了81个系列的近400件单品的文旅产品,全面升级了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形象。“智力扶贫”成为整个团队工作的核心,以此为巫山县打造出城乡IP系统,设计建设出旅游景区标志性文旅打卡点“云水依——恋城巫山文化交流传播中心”,并创造性地开展大地艺术规划,以构建当地城市色彩系统,用“高校智囊”助力巫山县的经济发展。

2020年受气候影响,巫山当地的支柱型产业“脆李种植”深受其害,受当地政府邀请,“看见大山”团队再次发挥了复合型团队的优势,给当地脆李产业带去了食品设计与深加工技术,为当地脆李产业保驾护航。目前,团队设计开发的“脆李月饼”已为当地销售企业带去15万个的订单,“脆李有礼”月饼系列礼盒更是收到了三峡集团4万份订单,将为当地带去650万元的收益。

“看见,大山”

“所有扶貧的成果一定是从当地‘生长出来的,从当地切切实实走出来的。这样的设计才能贯穿当地文化的语言。如果说,扶贫工作者们将自己的思想‘嫁接于当地的传统工艺,这种简单直接的输入,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发展而言,都是不太可取的。”范炜焱始终认为,深度了解当地传统手艺,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

“看见大山”团队之所以能够在传统手工艺行业被看见,是整个团队用专业眼光瞄准了大山里“鲜活”的手艺,并将脚步迈向乡村田野。实地驻扎远胜于不走心的“打卡”。“做出成绩,就会得到很多人的‘邀请,但如果只做面子工程,我们宁愿谢绝他。”“看见大山”团队始终秉信,为贫困地区带去切切实实的落地转换,且让传统工艺不断向好地持续发展,才是非遗扶贫工作真正的价值与愿景。同时,也是身处这个行业的人们的心里话。

从脚踏实地的基层调研开始,到紧锣密鼓地开展实施工作,近2年来,团队探索非遗项目87个,研发单品1 100余件,注册品牌23个,受益农户达1630人,人均年收入增长4800元……

“看见大山”这些年,尽管走得跌跌撞撞,但始终保持向前的姿态,团队内心希望传统工艺“被看见”的渴望,始终没有丢。

团队持续在乡村田野展开具备创造力的工作和生活,以坚定的内部力量去应对传统手工艺行业所面临的的纷繁复杂的难题。也正是在创造中,团队与外界发生着更深刻、更广泛的连接,保持与世界的息息相通。

未来,“看见大山”将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公益角度切入落地项目,从市场角度输出商业价值。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继续完善自己的帮扶模式,积极推广“看见大山”扶贫品牌以及扩大帮扶过程中的品牌孵化成果,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关注到项目,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优秀成员加入到团队中,以便更有力地参与到不同扶贫需求实践中去。

农产品牌 ——脆李有礼

“脆李有礼”是“看见大山”团队针对重庆市巫山县当地的支柱型农产业“脆李”而延伸孵化的新品牌,以解决巫山脆李保质期短,产品形式单一的弊端。“脆李有礼”涵盖了脆李酥、脆李酱、脆李月饼、脆李酒等深加工产品与全案设计方案,从而解决了农户残果或滞销果损坏的隐患,极大程度地保护了这一产业,使农户避免了返贫的可能。

非遗活化 ——抬工号子

“抬工号子”系列产品的灵感来源于重庆市巫山县国家级非遗项目“抬工号子。团队将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唱词朴实、风趣幽默的歌声、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可视化转化,设计出全新的“抬工”IP系列文创产品,如波普艺术化风格的方巾。

文旅融合 ——云水依

“看见大山”团队通过对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特色的深度剖析,创新性提出了“恋山——巫山”这一城市IP,并以“云水依”为名,帮助巫山设计建成了“恋城巫山——文化交流传播中心”这一地标性建筑。目前已收入各类产品近千件,其中还包括设计赋能后的10余类农副土特产品。

猜你喜欢
手艺手工艺大山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手艺
春天的大山
最贵的不是手艺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