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乡野中的手艺更加鲜活?”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设问,问题背后,有千丝万缕的答案在支撑着它。
随着国家层面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至今,边远乡村等贫困地区成为亟待“活化”的地域。
为了摘去贫困地区“贫穷”的标签,2015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开展中国非遗研培计划、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方式,对乡村贫困地区的生态和手艺进行规模提升。各地将目光重点聚焦于边远乡村、民族聚居地等一系列手艺荟萃之地,并优先组织贫困地区中的非遗传承人参与培训。
仅2018年至2019年间,我国非遗扶贫相关工作的振兴经费突破1.2亿元。非遗扶贫的成效显现,通过传统工艺实现文化事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局面逐渐成熟。
成绩初显的局面之下,“人”是扶贫工作的核心力量。
對所有深入大山的扶贫者而言,手艺的探索之旅可谓是一场修行,或许其间经历的挫败远大于成就,又或许着手的工作好比“摸着石头过河”,但所幸,大家都是期盼非遗扶贫工作向好的同路人,在各自的扶贫领域献计献策,将乡村生态打造成为人们心之所向的山居理想。
就正如本次专题中,深入村落赋活传统手艺的“看见大山”团队和一群朴实而又向往通过手艺被外界看见的乡民们共创手艺一般,大家秉承“平等、参与、分享”的精神,让藏在大山里的传统工艺有了新的味道;也正如通过设计力量焕活楼纳村的设计师一般,在乡村田野的原生环境中,延伸传统工艺与设计的可能,为活态乡村打造可鉴的蓝本。而这些,都是扶贫工作的美好面向。
有了扶贫者与乡民们的亲密关系做背书,大家彼此多了一份亲切和信任,在传统手艺创作与设计理念分享中打造出乡村新的生态,于物于人,都是共赢的模式。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但“收官”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向新而行的又一个起点。我们不必担心发展工作会被按下“暂停键”,大山里的手艺不会消弭,外部设计力量会再进驻,手工艺会保持应有的持续性。
诚然,非遗扶贫工作在持续发展之中,总会涌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限于在乡村固有的容量范围内,如何让乡村非遗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限于创造价值的手艺人如何成为真正受惠者,不限于来之不易的乡村新生态如何延续……或许我们很难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将局面铺开、眼界放远,用心为乡村的改变做些实事,这些才是合作共生的逻辑,亦是解决问题的必选项。
非遗扶贫真正的情怀或许是不管发展到怎样的规模,对每个扶贫团体、每个乡民的关怀与珍重,始终如一,由此实现的乡村手艺与鲜活生态的永续,才是更理性、更长久的生命。
而这,恰是本文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