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攀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班主任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德育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促进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成果的提高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激励策略是教育行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提高德育教育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德育知识,同时推进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2-01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80
当今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影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全的人格,从而引导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这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德育教育成果的有效提高。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及激励策略的主要内容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全方面考虑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促使初中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提高,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传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过多重视自身在课堂中的中心位置,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因此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促使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效的提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并充分理解掌握德育知识,促使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采用激励策略能够较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向更高一层的学习层次,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德育学习的过程中,推动自身更好地成长[1]。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激励策略,能够较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的实施现状
激励策略的实施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动力,使得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地努力的心理过程。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过程中,班主任对激励策略进行有效的应用,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部分班主任的应用方式往往比较单一,采用口头表扬或奖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这种激励形式所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对于促进学生长期学习动力的产生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单一的激励策略所起到的教学成果往往比较的小,因此班主任应当充分地结合学生的性格与学习特点,制订一套完备的激励策略,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推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成果的有效提高。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
在当前的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每一名学生的生长环境以及成长轨迹不同,由此造就了学生不同的性格和人格特点,因此在实施激励策略中班主任也应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对于基础好,学习效率高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量身定做教学目标;对于基础差,学习效率低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适当地降低学习目标,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巩固,从而使得学生知识水平不断地提高[2]。在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自身的学习动力呈正比状态,因此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班主任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基础得到不断的巩固,并结合学生的进步状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推动德育教育成果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给予学生适当的奖惩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实施激励策略,能够较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但为了较大程度上促使激励策略的有效应用,应当制订适当的奖惩制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适当的规范,能够较大程度上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适当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适当的奖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应当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与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地制订奖惩措施,从而积极推动激励策略的有效应用。
在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提交课程作业等情况,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批评,但不要采用过于严重的批评方式与惩罚方式,否则极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产生厌烦心态,对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容易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表现非常好、进步比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程度不能过大,不能过小,在激励学生学习的同时,不能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应当促进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教师还应促使激励策略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本身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教学成果的有效提高[3]。
(三)及时有效开展激励策略
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励策略,应当充分注意时间,把握时机。当课堂上出现比较好的时机时,班主任要进行及时的把握,对学生进行鼓励,能够较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励策略的应用时机直接影响着激励策略的效果,对良好时机进行把握,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因为生长环境、遗传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性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时,不同性格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为基础,把握不同学生的激励时机,从而使激励效果更加显著,从而促使德育教学工作成效的有效提高。
教师在展开激励策略的过程中要注意一点,如果学生表现良好的时间与班主任的实际激励时间二者相隔时间过长时,极有可能引发学生不好的心理体验,从而对班主任的激励方式丧失信心,对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非常的不利。因此,班主任应当充分地把握时机,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及时的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德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促进学生人生观念与道德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于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
(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开展德育激励策略
德育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首要内容,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质与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德育知识,还应当充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促使学生道德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实际生活案例对人物行为进行分析和讲解,促使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之后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入手,对于学生在生活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能够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荣誉心理,从而促使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加强生活化教育,以真实生活案例为依托,促使学生正确行为习惯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当以身作则,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行为举止。
例如,教师在教室中看到垃圾随手捡起,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树立榜样形象,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不随手乱丢垃圾的生活习惯,之后在教室中看到垃圾也能够随手捡起,对于这些积极表现教师要充分记录下来,在开展班会或活动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并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如一本课外书、一个笔记本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积极行为的表现,帮助父母进行家务劳动、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等,与家长建立紧密的沟通关系,从而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充分的掌握,进而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德育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促使学生自信心的提高。通过采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激励策略,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促使学生道德品质与个人品质的快速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人生理念与道德思想能够逐渐全面、初步形成,因此班主任应当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普遍接受的教育方式推动德育教育的开展。班主任通过实施激励策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德育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的渗透,从而提高德育教学的成果,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宗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才智,2019(36):75.
[2]杨林.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3]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