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兰
摘 要:随着我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影响力的逐渐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挑战。高中历史教师要以良好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为进一步提高我们国民的文化自信,不断研究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而研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2-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65
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逐渐被教师发现、应用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取得的良好效果表明该教学方式值得推广。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组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开展各项历史教学活动,提倡学生运用辩证的思维进行历史问题的审视,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各项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概述
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这里的素养不单单指的是学生的技能与知识,更加侧重的是在给定环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自身技能和知识,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1]。在此基础之上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中,可以灵活利用合适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技能。同时,这种能力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知识以及其他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适应自身发展条件的必备能力。在新时代进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得到了教师们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了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中,素养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国民的素质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世界体现。最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加强国民的素质建设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与话语权。依照新课改的具体要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重点关注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培养,学生不仅仅要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要时刻注意家国情怀以及人文意识等的培养。同样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实就是在历史学科的知识学习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自身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具备一些必需的品格及能力,这种素养也极大地将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等内容如实反映[2]。
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历史知识的学习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存在的目的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民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在高中教育进行改革的大前提下,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是想要满足新时代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中的缺陷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有的高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价值、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再加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必将打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进而降低学习效果。其二,部分学校没有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依旧将重点放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面,对于教学中的评价机制也没有进行更新使之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有的学校虽然紧跟时代潮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却没有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现出来,这就容易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也就是学会将考试分数放在第一位,从而忽略自身在其他方面的培养[4]。其三,很多历史教师并没认识到将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另外,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仅仅以成績为唯一的目标,并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考核形式,进而影响了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在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与观念早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的研究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更加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从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基于核心素养概述,以下内容将重点讲解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自从将创新精神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一概念早已变得深入人心。创新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必将受到广泛师生的关注、应用于研究。关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历史人物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就是历史人物的活动、事迹、伟业等,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其二,挖掘历史史实。也就是教师通过树立榜样途径来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宋代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结合历史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基于此,历史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掌握的知识,结合自己收集的关于该任务的资料来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同教师一起再次对其进行论证。在论证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学生可以发散思维,通过原有的历史知识来对空缺的历史进行填补。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在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便于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帮助学生切身追求真理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有很多历史任务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反面形象,对于这类任务历史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给出相反的结论,让学生突破传统的观念束缚来重新对其进行认识。然后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资料。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人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应该因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单单从一个角度出发。同时,在教师参与之前学生可能会因为结论较大的相反性而对历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理,这必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深层次认识。而这个深层次认识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切身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到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这种科学情感也可以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三)对学生美育的培养
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对学美育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过程中逐渐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并逐渐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美。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活动中,认真研究不难发现历史教材选用的历史史实体现的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美、记录的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正是这些美与知识才得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底蕴。这也正说明了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在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今天,教师将多媒体技术或者是其他新兴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以便于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达到加强美育培养效果的目的。历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将美妙语言的讲述作为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开始、为学生提供新鲜知识和事物作为帮助学生沉浸在感受美育的最佳手段。因此,教师更加应该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教学的必备技能,以便于可以利用网络教师在历史课程上将历史读物、史实记录等展现给学生。其二,帮助学挖掘历史史实中的社会之美、艺术之美和科學之美,并引导学生将之作为载体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的目的。社会之美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美、人物美、劳动美和社会斗争美等。而人物美作为社会美中的核心,人物较高的素养作为人物美的核心自然在历史课程中是少不得的。艺术之美指的是站在艺术形象的角度在艺术作品上体现出来的别样的审美特征。科学之美指的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客观存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特别的美。
(四)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教学评价这一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积极构建一个科学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从评价形式上来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形式,逐渐融入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等内容,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另一方面,从评价内容上来说,必须要在知识评价的基础上,将能力、情感、方法等内容融入其中,进而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价,以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是新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我们国民文化自信的关键途径。而核心素养作为学好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更加应该通过不断研究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来达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目的。高中历史应该结合时代的诉求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关键的能力和优秀的品格。
参考文献:
[1]朱俊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适时运用[J].学周刊,2019(28):144.
[2]油小丽,薛星星.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外语教育,2019(4):63.
[3]付丹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探究[J].青年时代,2019(20):251.
[4]李丽娜.融入思维导图的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初探[J].中外交流,2019(1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