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焕锋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改革以后,传统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改进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作为教学基础的课堂导入环节,应怎样进行合理设计、提升操作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学人士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的作用入手,提出现阶段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导入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2-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2.063
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就是做好课堂导入工作,缺少合理的课堂导入,难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可见课堂导入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能否顺利进行。通过精心设计这一环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从松懈状态快速切入到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强烈欲望。现阶段,大多数教师的课堂导入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并未充分重视起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一、简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
1.课堂导入的含义。现阶段,在教育界有关课堂导入的定义并未形成统一规定,一般情况下,将课堂教学的前3~5分钟视为课堂导入环节,也可以称之为“开场白”“导言”,采取怎样的课堂导入方式,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正是因为“导无常法”,所以导致其不受教师重视[1]。具体来说,可以将课堂导入看成是教师开始进行教学时做出的一种举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学习准备工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明确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和重点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积极参与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如果缺少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就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其参与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要通过创设相应学习情境的方式,激励并调动学生的智力情绪[2]。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科学、合理进行课堂导入设计,通常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可以将课堂导入划分成课程导入、单元导入和课时导入三种类型,本文主要针对新课讲授时的导入环节进行深入研究。
2.课堂导入的作用。(1)拉近学生与历史学习的距离。和其他学科进行比较,历史学科独具自身特色,历史知识和现代学生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时代的差异、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导致学生难以深刻理解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再加上受应试教育影响严重,高中生学业更加繁重,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大多数学生都缺少学习历史知識的积极性,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无疑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更大难度和挑战。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既要把学生带入到历史教学情境中,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起始环节的课堂导入,在此时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3]。教师通过将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条热点新闻等加入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中,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到有关教学内容的那个历史时代和教学情境中,无形间拉近了学生和历史学习的距离。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德国著名教育学者第斯慧说过,假如让学生习惯了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接受知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不正确的;假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正确的[4]。相关教育心理学者们也说过,教师务必要运用对个体和群体动机、行为的理解,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倡导学生开展积极的社会互动,积极踊跃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形成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教师发挥怎样的作用。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影响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3)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开展教学活动必须要考虑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务必要重视起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已有观念。”不论是进行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学生在学习之前,多少都会了解或掌握一些有关知识,不断强化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和联系,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和作用。人类进行学习都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依托于联想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以此完成对新知识的掌握。课堂导入就可以被看作是新旧知识间的“桥梁”和“纽带”,基于此,通过做好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工作,可有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有机联系,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4)助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需要对自身教学目标进行明确认知,才能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同样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进行高效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主导者,大多数教师惯于采取“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倡导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把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转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明白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设计,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做好获取知识的心理准备,像灯塔一样给学生指明前进的道路,这种方式下取得的教学成效远高于盲目听从。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多数历史教师未真正重视导入。通过进行实践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日常开展教学工作时,只有40%的教师注重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认为其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有25%的教师表示,通常都是在上公开课时,才会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其成为一大教学亮点,平常也不会进行精心设计,大多会忽略这一步骤。只有15%的教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设计课堂导入,足以说明,大多数教师都没有真正重视起课堂导入的应用,仅仅是在口头上表示其重视程度,但实际行为却背道而驰。
2.导入素材匮乏。现阶段,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收集导入素材的渠道较为单一,以至于导入素材严重匮乏,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教辅资料、网络平台等渠道收集教学素材,受到教师更多青睐的网络渠道包括高中历史教学园地、高中历史学科网、人民教育出版社等。网络资源更加丰富多彩,操作起来省时省力,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广泛应用,愈发多的教师选择通过互联网查找和收集教学资料、下载课件以及教案,虽然使用互联网技术具备显著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轻易获取教学课件和教案,在无形中让教师形成了不愿自主构思、独立设计制作课件的惰性;互联网上的教材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有些内容早已过时,根本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3.导入环节的设计不符合学情。开展教学工作面对的主体是学生,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采取针对性教学措施。然而,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忽视了这一点要求,单纯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内容华而不实。如在某学校中,以“主体课堂”模式上课的班级和普通班级课堂授课模式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导入环节的设计并没有根据实际进行调整变化。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研究
1.温习回顾式导入策略。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这里所说的温故知新其实就是再次学习一遍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在重复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新的收获。历史的存在并不是孤立无援的,事件与事件、事物和事物间多多少少都会存在有迹可循的联系,学过的旧知识和未学的新知识间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衔接和过渡。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也应给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间双向互通的“桥梁”,使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旧知识引导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2.故事型导入策略。虽然高中生心智发展愈发成熟,但是其对故事和历史事件依然存在强烈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兴趣,高中生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就可在课堂导入环节采取故事型导入策略,通过应用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上。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是,采取这一策略时,要牢牢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不要给学生讲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对学生而言没有新鲜感,最好选取一些学生没有听过的故事,进而带动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其次,很多故事背后都和历史重大事件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展开联想记忆,将相对难懂的历史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3.现代技术型导入策略。现代技术型导入策略的应用是指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缺少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进来,例如多媒体设施、微课等。大多数学生自控能力不足,缺少自主学习意识,一味采取单一的导入策略,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难以发挥其作用。基于此,教师就可结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导入工作,给学生打开通往新知识的大门。应用多媒体、微课进行课堂导入的优势在于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有机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并对历史原貌进行还原,将学生从现实生活带入到相应的时代背景,激发其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
4.设置悬念式导入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对某一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进行探索。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时,采取设置悬念的做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设置悬念时,要结合学生实际,考虑其思维认知水平,难度要适中。一旦设定的悬念不合适,很有可能引起消极作用,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导入环节的设定,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沙红菊.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51.
[2]朱琳.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132.
[3]王姗姗.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9(7):26.
[4]李德鹏.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