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的有效运用

2020-11-18 08:47孙艳喜
种子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运用策略

孙艳喜

摘   要:当前,我国在农作物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基于此背景,人们对于农业高产栽培技术的关注也逐渐提升,对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与运用,可以充分提升我国的农作物产量。简单分析了农业种子栽培作业中的常见问题,介绍了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常用的方法,并提出农业种子栽培技术在农业种植作业中的运用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运用;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8-0058-02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B

农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活动直接影响着国计民生,只有保证粮食产量,才能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决定农业生产活动效率与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种子栽培技术,如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作业的过程中,专业知识不足、没有科学应用栽培技术,则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进而对农户的经济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加大对相关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

1   农业种子栽培作业常见问题

种子栽培工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对我国农业种子栽培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种植密度不合理。一些农户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为了提高作物产量,经常选择密植的方法。但是,根据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分析,产量和种植密度存在一定关联,但如果种植密度超出极限值,则无法有效提高产量,同時还会增加种植生产成本,影响农户的经济收益。其次,灌溉方法不合理。种子类型不同,其灌溉方法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前农户在开展灌溉作业时,对于种子的实际情况缺乏考虑,主要以传统灌溉手段为主,导致高产种子的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1]。

2   实现农业种子高产栽培的方法

2.1   科学播种

播种条件会对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如一些条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则会影响种子吸收营养的能力,在后期生长中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概率也较高。其中,比重作业层分子、温度以及气候条件均属于关键影响因素。在一些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环境方面的要求较高,如遇低温不能满足播种要求时,可以适当延后播种期;而对于在温度方面没有较高要求的作物,可以适当放宽低温条件考量,主要关注种子病虫害、水肥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另外,农户进行种植作业时,还应对气候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防止由于气候原因造成地温波动,影响种子发育。

完成播种作业后,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育温度,可以在地表覆盖营养土,为种子发育提供营养保障。另外,也应对播种密度进行严格控制,密度过低产量会受到影响,而密度过高则会影响种子发育,需要确保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农户只有在充分了解种子发育特性的基础上,才能提高密度控制的科学性。以玉米种子为例,玉米的最优播种密度为5 000株/667 m2,密度过高或是过低均会影响其产量,同时应选择双行播种的方式,1.2 m开墒,保证株距在27 cm左右。

2.2   科学灌溉

在高产种子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传统的灌溉手段已经难以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若没有结合种子的具体情况选择灌溉手段,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也造成高产种子的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在农业生产中引进高产种子前,相关人员应该指导农户掌握正确的灌溉方法,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合理选择灌溉方法。如对于玉米而言,在播种过程中应确保土壤湿度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及时开展玉米所需水分分析工作。在玉米生长的前期,可以重点观察玉米根部的发展情况,保证根部强壮,进而确保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玉米也可以健康生长。还应定期检查排水情况,避免发生涝根问题。长穗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玉米在该时期对水分与营养方面的要求较高。在灌溉过程中,应该对本地区的降水量进行分析,以科学制定灌溉计划。由于玉米在水分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开展玉米生产时,还需要确保灌溉的持续性,以提高玉米产量[2]。

2.3   适当予以技术帮助

在农业生产中,操作方面具有较大难度,同时部分方面的理论性较强,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时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较大,因此还需要为农户提供一定技术帮助。对此,相关部门应该安排技术人员指导本地区农户,可以通过讲座或是逐村培训方式进行,主要涵盖种子处理、播种方法、灌溉以及施肥等内容。若条件允许,技术人员应该积极走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展开现场指导,让农户充分掌握种植方法,以提高作物产量。只有保证农户直观感受到作物增产,才能够提高其对科学技术的信任,因此给予技术支持也是保证农技推广的重要途径。

3   高产栽培技术在种子种植方面的应用策略

3.1   种植前的技术应用

首先,应该选择土壤深厚、肥力好的土地进行农业种植,该类地块的灌溉与排水条件更加突出,可以充分提升农作物的种植效果。另外,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选择农业种子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严格依据种植区域的地理环境,对气候及土壤因素等进行充分考虑,以保证农作物可以充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进而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比如,在山东地区,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应选择地瓜、小麦和玉米作为主要农业生产作物类型。

其次,在确定作物种类之后开始甄选种子,种子质量会对后期出苗率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幼苗生长和发育造成间接影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在同一作物中,不同种子的质量也存在一定的优劣差异。因此,要经过充分筛选,选择优质的种子,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促进作物增产。甄选种子时,要将瘪种、死种挑选出来,确保种子具有饱满的状态,也可以使用专业筛选设备进行筛选。另外,为了降低病虫害的影响,也应在播种前作拌种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在玉米种植中,针对丝黑穗病,可以选择20%萎锈灵,按照1%种子量进行处理;针对蝼蛄与金针虫,可以选择呋喃丹与乐果乳剂进行拌种处理。同时,要进行种子包衣,以保证幼苗可以避免病虫害的侵害[3]。

最后,要对土壤进行精耕处理,合理调节土壤肥力。在播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调整,保证土壤的物理性状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板结地块的土壤,应该有效改变土壤性质,进而提高其蓄水能力,保证农作物的呼吸通畅,为种子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此外,在播种前,还应对土壤肥力进行调整,保证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充分提升。比如,针对玉米种植的深翻应达到25 cm左右,避免出现没有立垄或是漏耕的问题。基肥可以施加有机肥,用量为3 500 kg/667 m2,并适当施加钾肥、磷肥与氮肥。

3.2   后期管理中的技术应用

首先,对于山东地区,在完成播种之后,由于气温较低,为了保证种子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充分发芽,应认真做好保温工作。一些农户会选择铺设地膜或建造大棚等方法实现对种子的保护,防止由于气温过低对种子生长造成影响,进而为作物产量提供保障。同时,通过大棚种植作物,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温度条件,还可以通过大棚进行反季节作物培育,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山东省日照地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大棚种植方式可以充分防止由于太阳辐射过于强烈而出现灼伤作物的问题,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有效控制外部环境对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

其次,认真开展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作业时,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所以,病虫害防治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手段。在病虫害频发期需要积极喷洒农药,还要注意在阴雨天气条件下,雨水会将作物表面的农药冲刷下去,不仅会影响农药效果还会污染土地资源,因此,需要保证农药喷洒的适当性,并适量补喷农药。另外,对于地下部分也应该加以重视,根部是发生病虫害的高危部位,并且难以被发现,如发现较晚则会造成营养不良以及枯萎等问题。比如在玉米种植方面,若玉米蚜虫数量超过50头/株,可以选择5%啶虫脒药剂进行防治,用量为300 g/hm2;针对纹枯病,在大喇叭口期可以选择5%井冈霉素2 000倍液进行防治;针对丝黑穗病,需要拔出病株,同时采用40%多菌灵或是25%粉锈宁开展防治;针对地老虎,可以选择50%巴丹与炒熟的麦麸、米糠,以1∶50比例进行拌制,并均匀撒在田间。

再次,科学选择施肥方法。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营养有着较大需求,并且在不同生长时期所需养分种类与数量也会存在差异。比如在玉米种植中,不同时期的施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个方面:①施足基肥。基肥通常配合施用速效肥与迟效肥,迟效肥即农家肥,包括锌肥、钾肥、尿素、普钙等,可以采用条施的方法。②早施苗肥。在玉米植株长到6~7叶时,可以通过施圈肥的手段进行追肥处理,但需要注意尿素与植株应保持4 cm的距离。禁止直接向苗株施加肥料,并尽可能在雨后施肥,如气候较为干燥,完成施肥处理之后还应适当浇水。③拔节肥。通常在播种60 d后施加拔节肥,也可以通过玉米叶片数确定施肥时间,通常在11~12片玉米叶时,即可施加拔节肥,可以选择钾肥与尿素同时施用,采用圈施方法,并适当浇水。

综上所述,在保证科学运用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才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合理性。所以,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种子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科学途径进行宣传与推广,保证农户可以充分掌握前沿栽培技术,进而实现科学播种、灌溉、施肥的生产目标,有效促进农作物的增产与提质。

参考文献:

[ 1 ] 孙所荣.农业种子高产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19(30):97-98.

[ 2 ] 单辉,邢立成,夏广军.浅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问题及策略[J].种子科技, 2018,36(9):33,37.

[ 3 ] 王普优.玉米种子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28):273.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运用策略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