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
摘要:清末到民初,鸦片始终是云南的一个社会难题。鸦片作为云南境内普遍流行的毒品,除自种自用外,还销到省外。民初30多年中,鸦片从故态复萌到泛滥全省,逐渐流毒省外,从个人私运到商帮买卖到政府支持,不一而足。
关键词:鸦片贸易;云南鸦片;云土
种植与收购
云南鸦片从缅甸流入,早期被当做药材不予禁止。清末逐渐由边疆延伸到腹地。自1906年清政府颁布禁烟谕旨到民初蔡锷政府重申禁令,仍屡禁不止。护国军兴起后,1920年出台“寓禁于征”政策,种植者又复增多。当时云南共有130个行政区,种烟者竟有129个。[[1]]不种植还要征收“懒税”。省政府征收的禁种及禁运罚金等,在全省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民国13年全省鸦片收入90万元、民国14年300万元、民国15年多达800余万元,分别占各年度财政收入的20%、30%和72%。到龙云时期,鸦片种植和贩运都达到了高峰。政府禁止私运烟土,规定“在边地30里内,系向边地运输者,应按照现行税率罚5/10,并勒令交保。”因而一般由小商贩收集运至昆明,经政府特许的大烟商收买,大烟贩再将烟土制成适合销售地的形状,报关销往各地。报关费每100两5元,外抽公路捐25元。[[2]]以文山为例,“每街上市大烟上万两,广东广西等外省商旅,以棉纱、棉布、百货和黄金、白银换取大烟”。[[3]]足见鸦片交易之红火。
二、贩运方式
自清以来主要通过马帮来运输云土。鸦片驰禁后,“王炽即承包广帮运输业务并兼营鸦片,以后鸦片获利,马帮亦因之扩大”。[[4]]马帮多由烟商和土匪民团混合组成。他们自备武装,遇到官方缉查或打劫就武力反抗。自19世纪末重庆和蒙自开埠后,烟商只需向海关申报出口,按程序缴纳烟税就可通过火车或汽船运到广东、汉口等地。但由于云南厉行禁烟,“自1909年4月始就没有鸦片经蒙自海关出口了”。[[5]]20世纪初滇越铁路的通车,使云土运至越南、越南到香港广州等地的路线更为便捷。1925年云南政府与法属越南政府暗中商定,利用滇越铁路运输400吨烟土。后消息泄漏法国就此干涉,滇越铁路公开运输鸦片被杜绝。[[6]]还有将鸦片烟土伪装成货物邮递寄出。1934年《时报》刊登“由云南腾冲县寄至上海法租界”包裹中,“查处鸦片四千一百六十公分”[[7]]。据香港海关获悉近自滇走私往港鸦片为数极巨[[8]],可知邮传贩运也不在少数。
清末烟土尚未弛禁时,主要是云南哥老会人员通过开烟馆从事一些民间零售批发。烟馆查禁后,小商贩多转入贩运行业中。随着清末大中商帮开发烟土业务,小商贩又深入到各村寨收购烟土,再转贩给大商人。两者互为补充,将云南鸦片迅速扩散到全国。云南本地烟帮多分布在下关、昆明和滇东南等地。外省烟帮除集中昆明外,多依据自己经营范围活动。这些大烟商在“寓禁于征”时,把云土运出境外,禁烟时再把外地鸦片输入云南,贩至川藏等地,以此谋取暴利。
政府为筹集军费成立筹饷总局,护运烟帮收取保护费。1919年与玉溪商会合作,将鸦片从墨江景东等地贩运到陆良,每百两抽收60元保护费。云南商务总会也曾与筹响总局订立由楚雄剿匪司令陈萌生武装押送镇西鸦片到昆明附近的协议。[[9]]唐继尧执政初曾派两路军队出征两广、川贵时,将烟土随军运行,整驮或零售与当地人换取钱粮财物。龙云时期,许多官员都通过鸦片聚敛了不少钱财。
三、贩运路线
不同地域的烟土销售方向也有不同。第一种产自滇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是云南烟土主产地。所产“夷方土”系全省质量最好。常见种类有产于镇康、耿马、临沧和云县等地的“包子土”(封子土),用油纸包作长方形,重50、100两不等,系中上货,主要销行四川、湖北、上海等地;产于滇西楚雄、鹤庆、祥云等地的“块子土”系寻常货,呈红黄色,重约20—30两,粗纸裹之销往武汉、广西等地;还有种成色佳销路好的“汉庄”烟,部分由腾冲商帮“茂恒”收购,在下关制作后转运四川、汉口、广西梧州销售。部分由鹤庆商帮“庆正裕”代理,从蒙化弥渡等地采办运往昆明分包,经广西转运长沙汉口销售。此外,保山、顺宁、正康、麻粟坝(缅境)的大烟虽颜色稍差,但油气好、口味香,多做成“叶皮货”,专销四川。[[10]]第二种烟土产自滇东地区,烟色呈黑色,因价较低多供普通人食用,仅少量流向川贵等较近地区。像产自曲靖、罗平及邱北等地的“个子土”,呈黑褐色,多制成重15—16两的饼状,笋叶托底装筐,系中等货,行销贵州、湖南、广西等地。[[11]]第三种产自滇南地区,其中尤以文山的红色烟土最受欢迎。还有种状如小饼的“马屎土”(饼子土),笋叶裹之,重约五六两,系上等货,在1893年每担就现值231两。[[12]]产自澜沧倮黑山的“黑山马屎团”以其色香味俱全尤为烟民所推崇。这类烟土主要行销广东一带。
所谓“军阀得鸦片以生,鸦片得军阀以猖”,便概括出内政问题乃是云土贩运猖狂症结所在。省政府依靠鸦片产销满足军队开支,加之云南军阀自恃长期以来形成的统治根基,使鸦片贩運成为政府的经济行为,终日益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注释
[[1]]白仑.鸦片与鸦片问题之研究[J].云南张平学会会刊,1933(07)
[[2]]云南的鸦片[N].中国农村,1934-1(02):84
[[3]]何廷明.论民国时期云南文山地区鸦片的种植与危害[J].文山学院学报,2011(01)
[[4]]陆复初编,昆明市志长编 卷6 古代之一[M].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1984.03:52.
[[5]] 杨梅.近代云南西文文献[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7.09:73.
[[6]] 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72
[[7]]云南投邮寄上海一大包鸦片[N].时报1934-12-5.
[[8]] 《新闻报》1948年1月8日(0002)
[[9]]徐刚.云南的这点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58
[[10]] 熊清华.百年滇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05:156
[[11]] 秦和平.云南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1840-1940)[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15
[[12]]陆复初编,昆明市志长编 卷6 古代之一[M].昆明市志编纂委员会,19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