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碗中的药与食

2020-11-18 11:02闫晗
西藏人文地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藏医学李瑞松茸

闫晗

今天,在藏式美食中加入藏药材共同烹煮,已经成为了一种保健趋势,松茸石锅鸡、萝卜炖牛肉、天麻羊肉汤是藏餐馆中的明星菜肴。在拉萨的土特产店里,天麻、手掌参、藏红花等藏药材受游客欢迎的程度,并不亚于牦牛肉干和奶条、奶贝,人们试着在家中烹煮藏式药膳,还原高原美食的美味与养生功效。

药食同源,平凡食物中的神奇力量

在柳梧新区开藏药公司的李瑞来自四川泸州,1989年就到了拉萨,至今讲着口音浓重的川普。李瑞最早被藏医藏药吸引,是因为 “圣康香”。制作圣康香使用的是非物质传承下来的方子,藏族不杀生,点这种香可以只驱除蚊虫而不伤害生命,李瑞被其护生精神和神奇效果所吸引,选择了从事相关工作。

2008年,李瑞工作的藏药厂由一个校办企业改制成公司,通过竞聘,他成为了一把手。十几年生意做下来,李瑞坦言,公司效益一般。虽然大家都知道藏药好,但要走出西藏还是有挺大阻力: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不够,不具备鉴定药材真假的能力,不了解服用方法,销售渠道也没建立起来。

李瑞不气馁,他坚信手中握着一把好牌。藏医与中医同样相信“药食同源”,药材品质更好。比如同样种植天麻,西藏海拔高、早晚温差大,西藏天麻的活性成分就比内地产出的要高。他计划打造一支以“健康之旅”为主题的接待团队,引领游客体验用西藏天然药材做成的美食,以生动直观、更易于接受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藏医药与健康的关系。

不仅天麻,雪域高原的日常饮食青稞糌粑、酥油茶、牦牛肉、羊肉等,都与独特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为了增强体力,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高原食物多高热量、高脂肪,在拉萨吃的寻常藏餐,到北京去享用,吃多了会出现过上火、流鼻血的情况。

藏医学在最初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结合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藏医祖先发掘了饮食疗法。

依据藏医理论,藏医有两大任务,一是预防疾病,二是治疗疾病。其“治未病”的理念,与传统中医不谋而合。历代藏医在研究疾病预防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累积了很多案例,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归纳为“饮食疗法”。

藏医认为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特性,例如同为谷物,大米滋润、柔软、性凉而轻,补中养胃、益精强志;青稞被视为性平凉,下气宽中、壮精益力。牦牛肉、野牛肉性温热,黄牛肉则性凉而润。如今家庭藏餐常见的牦牛肉、羊排、糌粑粥、蔬菜粥、奶渣包子等都跟藏医食疗观念有关,具备相应的食疗功效。

自然造化,健康的奥义是平衡

家住北京昌平区的聂晓彤,在看着说明书指导丈夫老马泡发松茸干片,想煮一锅松茸土鸡汤。晓彤怀孕四个月了,不久前在《西藏人文地理》公众号的线上店铺购买了罐装的干松茸。老马将干松茸放入40oC 左右的温水浸泡了半小时,松茸很快恢复了弹性。斩成大块的土鸡、生姜、大葱、枸杞被丢入砂锅,泡发松茸的水也被小心翼翼倒进去,舍不得浪费一滴。

在松茸的重要产地西藏,有孕妇吃松茸炖老母鸡汤的传统。炖好一锅松茸鸡汤需要两小时,在等待的时间里,聂晓彤打开《西藏人文地理》的微店,仔细研究新上架的白肉灵芝。

藏医药的神秘造就了别样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苦于没有途径。药膳安全、美味,为普通大众与神秘医学之间创造了简易的关联。

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多杰仁青对藏医药有深刻理解,他认为食疗养生看似浅显,实为藏医学精妙所在。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第二部,专门有讲饮食疗法的章节,将藏区的食物做了分类,描述了食物的性、味、功效以及食物间的相互搭配,并进行了理论阐述。仁青院长讲 “藏医敬畏天道,尊从自然的变化”,藏医会配合季节轮转给予人们相应的保健建议,例如夏天吃凉性的食物、冬天吃热性的食物。

第一代藏医学家对如何预防疾病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诱发疾病的第一大因素是饮食不当。藏医有四大疗法:饮食疗法、起居疗法、药物疗法、外治疗法。所谓外治疗法,即从人体外用手术器械治疗方法疗愈疾病,如穿刺、放血疗法等。外治疗法看似技术含量最高,却是当前三种疗法都没有效果时,不得不采用的下下之选。靠健康饮食激发人体的自愈力,才是高明医师的首选。

“饮食不当”在《四部医典》中有很多记载。藏医讲求人体的平衡,没有按时吃饭、按时喝水都对人体的平衡有影响。一年365 天,天天都要吃饭,必须要讲究,不合理的吃法,比如吃饭多了、吃少了,喝水喝多了、喝少了,会成为疾病诱因。更为严重的是,性质完全不同的食物搭配食用,甚至会引发中毒的严重后果:鱼肉与奶不能同吃,鸡蛋与鱼肉不能同吃,牛羊肉同煮后,在密闭的容器中放好几天再吃,都可能会食物中毒。

仁青院长总结说“适量合理的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保障”。要身体健康,首先要做到按时吃饭、适量吃饭、合理搭配。藏族谚语有云,“一个变质的食物可破坏人体的里外平衡,一位卑鄙小人可损坏一个地方的上下利益”,可见合理饮食观念影响之深。

医药奇书与东方秘馔

人们认为藏医学神秘,藏医更为神秘,只有喇嘛才能成为了不起的医师,这是错误的观点。旧時代的西藏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要接受教育只能到寺庙去,藏医也不例外,历史上很多藏医都是寺庙培养出来的僧侣。西藏解放后,国家设立了藏医药大学。

在藏医药大学里,学生们能学习到藏医学知识,也能了解到藏医文化的传承。 “藏医史”课程介绍,藏医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3800年前象雄时期。当时人们信仰原始宗教苯教,苯教祖师敦巴辛饶是藏医鼻祖,进行过医学典籍的宣讲。敦巴辛饶的儿子常松·杰布赤西继承了父亲的医学理念,并进行了继承与丰富,写就了《医学四续》。《苯经格言》记载:“在魔王冉巴土吉传播疾病令众生疾苦时期,祖师辛饶将其《甘露九经》传授给杰布赤西,后者治愈了众生疾病并带去健康的福音。”

仁青院长介绍,关于藏医的由来,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公元6世纪随佛教传入西藏后,藏医药得到发扬光大。文成公主入藏也从内地带来了中医师,促进了不同医学体系间的交流。公元7世纪,被称为玉妥宁玛(“老玉妥”)的著名藏医学家玉妥·云丹贡布写就了《四部医典》,其第十三代传人玉妥萨玛(“新玉妥”)又进行了完善与修改,编撰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堪称一部健康宝典。藏医理论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在正常状态下保持着协调平衡的关系,一旦平衡打破,即会有疾病出现。藏医的治疗,就是要将三大元素进行调整,恢复到健康状态。在科技水平与物质条件普遍低下的时代,通过食用牦牛肉、奶茶、酥油茶调理身体,无疑是最简便易得、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手段。

人类能在突破生理极限之地生生不息、世代繁衍,与藏医们的贡献密不可分。猎猎罡风在青藏高原吹拂千年,斗转星移,一代代藏医探究人与自然深层次的关系,将高原食物与药学建立起微妙的关联。人们世代口耳相传的食疗养生法背后,是藏医药学幽深精微的世界。

以多杰仁青为代表的当代藏医,和以李瑞为代表的新时代雪域商人们,试图传承、敛纳藏医药文化,并为其在当代社会找到更广阔的的施展空间,与世界触发全新的关联。藏医藏药市场化起步晚,将藏医药文化 “请进来、 走出去”的工作举步维艰,却是前路可期。

无论拉萨街头小贩的手掌参,还是《西藏人文地理》微店里的白肉灵芝,辗转到世界某个角落的餐桌上,都在昭示着古老、神秘的藏医药传承脉搏绵长而有力。

在距离拉萨3600公里的昌平金域华府小区,结束了两小时的漫长等待,聂晓彤迫不及待地将调羹伸进香味浓郁的松茸鸡汤,调羹磕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声音——那是从“老玉妥”流传至今的养生观念,与新世界碰撞的声响。

猜你喜欢
藏医学李瑞松茸
我和香格里拉松茸
Molecule opacity study on low-lying states of CS
Wimbledon Tennis
Highly accurate theoretical study on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SH including spin-orbit coupling*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藏医学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浅述藏医学对传染病的认识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