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抗寒”能力

2020-11-18 08:43卢进郑玉竹
速读·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抗寒就业毕业生

卢进 郑玉竹

◆摘  要:2020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高校开学时间延迟,企业无法正常进行招聘,学生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受阻,这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处于特殊时期,为了转危为机,多方面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抗寒”能力。

◆关键词:疫情;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年攀上,2020年将再创新高,达874万人。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受疫情冲击毕业生的期望行业、岗位、工作地点等发生改变,线上招聘面试成为疫情期间求职的主流方式。处于特殊时期,为了转危为机,应多方面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

一、毕业生需充分认识自己

作为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受疫情的影响下就业的严峻形势,要认真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做好就业的相关规划。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积极主动的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到基层、到西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客观真实的分析兴趣、专业和能力等自身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化规划方案,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的放矢的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现有资源,积极主动的联系校友、应聘企业。

3.根据自身的就业意向,积極和充分利用自身和周围的资源,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二、辅导员需主动关心学生就业

辅导员是学生的引路人,需积极的关心学生的就业,主动的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做好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1.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0届毕业生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时刻保持战时状态,时刻关注毕业生尤其是疫情学生的动态,通过抗疫知识、防疫“云班会”和战疫“微活动”,激励学生成长成才、互助共进,全力帮扶学生普遍关心的考研复试、就业创业、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千方百计保障学生就业“不掉线”。

2.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和诚信教育。强调就业纪律,毕业生求职期间,应严格遵守各地疫情应急指挥部的相关工作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求职规划做一名遵纪守法的毕业生。谨防就业过程中出现的诈骗事件,提醒学生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学生的契约意识,慎重签约,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毁约,对于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毕业后,按照相关政策如期偿还贷款。

3.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一环。采取多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学生就业观的指导工作,厘清每位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端正学生的就业观,要把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深入到学生心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到到基层、到西部、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4.做好就业相关工作信息收集和宣传。做好招聘信息的收集和宣传,及时更新和发布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做好重点企业的招聘工作,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受疫情影响,许多工作都相应的进行了调整,影响了公务员考试、研究生面试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时间等,要及时的将相关信息通知到学生。

5.鼓励学生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参加三扶一支、自主创业、应征入伍等,加强对西部计划,援疆计划的政策宣传,鼓励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采取资料转发、榜样学习和政策解读等方式,使毕业生明白三扶一支、自主创业、应征入伍等项目对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6.分类指导,精准施导。根据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动向,将毕业生就业分类,可将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为升学、企业就业、创业和其他(含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三扶一支、应征入伍、自主创业、选调生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工作。

7.充分利用大数据,创新工作方式,搭建就业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做好线上就业服务。利用QQ视频、企业微信、学习通、等软件,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帮助和追踪。通过“云就业”线上招聘网,关注企业招聘信息和学生就业过程。

三、高校需多方面的提供服务和机会

1.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拓展就业渠道。开展新的就业渠道,关注招聘信息,对企业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推荐。针对目前的疫情情况要多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建议采用灵活的招聘机制,采用电话面试,线上面试,视频面试等多种方式。做到从面试到、派遣和维权的“全链条”精准服务。

2.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阶段,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创造条件,克服为企业招聘和学生应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各类线下招聘活动都已暂停或取消,做好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服务,协调用人单位按疫情联防联控要求适当延长招聘时间、调整和推迟办理体检及签约手续时间,支持毕业生以信函、传真、网络等方式签订就业协议等手续。

3.建立就业帮扶制度,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对于就业困难学生要建立帮扶制度,实行“一生一策”制度,即“责任清、问题清、需求清、措施清和去向清”,经常与问题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想法和意愿,要求学生积极就业;经常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4.做好就业经验总结工作。在促进学生就业工程中,既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用以前积累的资源和经验,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又要注意在2020届学生就业过程中积累经验,为以后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疫情叠加对就业形势的影响,高校应秉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和守土尽责的工作态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防寒”能力,为自身升温加热。

作者简介

卢进(1988.07—),男,四川邻水人,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抗寒就业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抗寒特色新品系‘枣红李’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等春天
科技抗寒保春种